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第5届京剧艺术节>最新报道
站内搜索:
菊苑人语:掌声从何而来?
2008-11-04 08:01:00 作者: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于国鹏

    在11月2 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京剧艺术继承创新研讨会”上,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刘连群研究员谈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为一些名家大师的演出进行“音配像”时,后人只听到某处有掌声,却不知道掌声因何而起。他感慨,京剧艺术中一些传统手段流失严重。

    刘连群举了个例子。在为《失·空·斩》配像时,名净侯喜瑞饰演的马谡,中间赢得一次热烈掌声,但掌声因何而来,至今无从知晓。侯喜瑞先生“唱念做打”中有哪一个细微动作,或者是“手眼身法步”何处匠心独具瞬间出彩,能引发观众如此热烈的掌声呢?他说:“至今也不知为何。像这样的情况,甚至连后人及亲传弟子也不知道原因的,并不鲜见。”

    刘连群说,京剧博大精深,梨园界前辈们悉心钻研,有许多独到的创造,可惜很多都已失传,或者虽有,但现在的演员们因为学得不够,还没有学到。所以对于“ 继承创新”,他提出了四句话:立足时代,尊重传统,面对现实,有的放矢。“现在,我们不是继承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所以有时候创新起来才会感觉缺乏基础。”他说。

    他认为,“继承”中就包括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创新的传统”,正因为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才成就了京剧的辉煌,“现在创新还要照顾到时代等多方因素,考虑京剧艺术的吸纳度。若是一味拿过来,都往京剧艺术里装,就可能造成消化不良。”

    在这方面,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也有相似看法。她说,她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排过一台叫《爱甩辫子的姑娘》的戏,出演其中的一个女主角,其中有一场雨夜的戏,想用舞蹈来表现,通过身段来表现环境、表达感情。可这段舞蹈该怎么设计,颇费一番琢磨。她说:“当时要是学过《潇湘夜雨》,里面有现成的程式动作,不就可以借鉴过来了吗?可就是没看过,没学过。”

    刘长瑜认为,在京剧程式中,很多成熟的东西,其实是完全可以借鉴过来,用到今天的舞台上。“创新改革不能离开京剧的根本。新的元素不是不可以用,但要学会‘化’,化为己有,化成京剧的味。法度之内,新意自出。”
编辑: 王晓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