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大众报业集团联合采访>媒体聚焦>鲁中晨报
站内搜索:
淄博:转型下的产业新思维
2008-11-05 13:36:00 作者: 大众网--鲁中晨报

    编者按:经济、文化并举的双重战略正在为山东注入强大的推动力。7月26日至28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省各地都在探索新型的发展路径。日前,大众报业集团9报1网组成联合采访团,对省内17市进行了巡回采访。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专栏,力图全景式地为读者描绘一个全新的山东发展格局。

  晨报记者 王昭 王墀
    今年是张齐在淄博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他说,他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拥有博士学位的张是淄博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科研人员,两年前,刚毕业的他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了淄博。在他看来,与刚来淄博时相比,这座城市已然是一张全新的面孔。“从粗老笨重到高新技术,从环境恶化到环境友好,从资源枯竭到节能降耗……经济结构在调整,发展取向在转变,政府决策在优化。淄博的转型令人尊敬,这座城市将为更多像我这样的外地科技人员创造机会。”10月13日,张告诉本报记者。

    就在张说这番话的当天,中共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在接受包括本报者在内的大众报业集团旗下10家媒体集体采访时也公开阐述了淄博传统产业转型的方向性问题。在他的描述中,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然深入。而在外界看来,享有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淄博,在未来的区域经济格局中,仍将扮演不可或缺而举足轻重的角色。
老工业基地转型
    普遍的观点认为,发生在11年前的那次并购事件,是真正把淄博推向转型前台的起点——1997年11月,齐鲁石化以承担36.5亿元债务的代价,将已濒临绝境的淄博石油化工厂和淄博化纤总厂实施兼并。
    这成就了当年国内最大的一桩企业并购案。其现实影响与深远意义,使其最终获选当年新华社评选的年度国内10大新闻。“尽管一片喝彩,但人们一直在追问:如此大规模的并购行为,是否出于一种实用主义的决策选择?”在一切都已风平浪静的4年之后,国内一家主流财经媒体在评价那宗轰动一时的并购案时,曾发出如此追问。
    这样的描述耐人寻味。而自此之后,淄博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系列举措则使得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去年山东出台的省会都市圈规划中,淄博成为仅次于济南的都市圈经济副中心。“以石油化工及其制品、陶瓷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链为内核的,服务业相对发达的现代化制造业城市,以及以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旅游名城。”成为对淄博的最新定位。
    事实上,2003年起,淄博经济发展就呈现出突然加速的态势。2003年,淄博G D P突破千亿大关,达到创纪录的1003.38亿元,比2002年增长16.6%,为近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4年,这一增长态势得到继续维持,G D P增幅17%,继续刷新上年纪录。其后几年,淄博G D P连创新高,而今年,淄博G D P将首次跨越2000亿元大关,5年翻一番的目标近在咫尺。
传统产业发展新思维
  “淄博的经济转型始终脱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如果抛开本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而一味强调转型,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将不可能得到振兴,更不可能追求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淄博的转型和振兴首先要调整和提高自己的传统产业。”早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广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

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的看法与李广杰的观点不谋而合。“推动淄博经济变强,根本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从淄博实际出发,突出生态文明主题,坚定不移地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刘慧晏告诉本报记者,淄博是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比较粗放。
    不过,刘慧晏同时强调,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先进,问题不在产业属性上,而是在工艺水平、技术水准上。“产业属性重一些,如果科学地加以把握,常常意味着这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在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潜力比较大。”“为此,淄博深入组织实施‘双百工程’(百项重点工业项目),着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技术标准上、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上下功夫,促进石油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而特、优而附加值高,促进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汽车和机电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力争5年内,把上述主导产业分别打造成年销售收入千亿元以上产业。”
    显然,通过刘慧晏的描述不难发现,一个新的产业思维正在给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转型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传统产业转型路径
“淄博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广杰告诉本报记者。不过,他同时强调,虽然淄博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仍然对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行业却往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对象,而这给淄博的这些传统产业敲响了警钟。“淄博应借助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综合运用节能、环保、安全、技术、土地、价格等政策杠杆,引导投资重点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倾斜,向以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倾斜。”他认为,淄博应充分依托国内高校资源,鼓励企业与高校间建立多种层次的校企合作,为整个城市的转型提供更多支持。“在这方面,以东岳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已经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说。

   去年在香港上市的东岳集团地处农村,无论人才的引进、信息的获取都不占先机。在这种情况下,东岳必须打破区域、地域局限,聚集高层人才,搭建更为广阔的研发平台,提高创新层次。为此,东岳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化工部规划研究院、国防科工委等20余家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在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整合机制,使公司拥有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进入了行业尖端技术领域,也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淄博要实现转型,就不能忽视企业和高校间储备的创新力量”。东岳集团首席行政官李玉文表示,当前,国家正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充分说明,国家对科技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国家已经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淄博在这方面显然应该开始作出更多的有益尝试。”“这对淄博的转型尤为重要。”李玉文告诉本报记者。
    企业通过灵活的机制优势,用市场化的手段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盟,将散落于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才整合起来,借助外力进行科技创新,这为淄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提升描绘了一条新的道路。

编辑: 赵永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