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会概况  书博会动态 组委会公告 文件讲话 嘉宾访谈 图片新闻 视频 媒体聚焦 展馆情况 网上书展 业界风采 魅力山东 在线咨询 服务指南 
当前位置:书博会动态  
书香润齐鲁盛会创新篇 第十九届书博会成功举办
2009-04-30 09:40:00 作者:  来源:

    4月25日至29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成功举办。本届书博会以其空前的规模、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影响,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作出批示:“第十九届书博会规模大、效益好,令人鼓舞。这届书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倡导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拉动内需,促进了文化出版事业发展,推动了文化强省建设,一举多得。要巩固成绩,总结经验,在工作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批示指出:“本届书博会在山东省多方努力下,办得很成功,展示出版,带动读书,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应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办成品牌展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也作出批示,对为本届全国书博会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送来了一阵强劲的东风,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规模盛大 效益显著
  在本届全国书博会主会场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各大出版集团纷纷在显著位置打出了富有特色的招牌,吸引读者。中国出版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是派出了最强阵容、拿出了最好的图书参展。”这句话正代表了全国各展团参加本届书博会的心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届全国书博会创出了参展规模与成交额、参加人数、民营书业业务调剂、图书馆团购、现场销售等五个方面的历史新高。
  本届书博会共落实展位2428个,展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物达30多万种。参观读者达到90多万人次。图书馆团购(馆配)会展位达1600多个,参展出版社400多家,展出品种达15万种,采购商520多家。有1120余家民营书业单位参展4月19日至22日在济南举办的民营书业业务调剂会。这些都超过了往届全国书博会。
  与参展热情相得益彰,本届书博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各代表团订货码洋达到19.6亿元,民营书业调剂会订货码洋达27亿多元,馆配会采购码洋达7100多万元,主会场和分会场现场销售额达到830多万元,这些都创历史新高。据测算,在实现出版业交易48亿多元的同时,拉动当地餐饮、旅游、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相关消费近30亿元。
  突出主题 立足创新
  东道主山东抓住举办全国书博会的大好机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价值,促进全国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和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为主旨,努力创新展会内容与形式。
  确立了“齐鲁文脉、华夏书香”主题,在鲁版图书的打造、书博会形象标识设计等方面,展示齐鲁文化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曲阜、青岛两个分会场分别突出古典和现代的特色,与济南主会场的隆重、宏大交相辉映,体现了齐鲁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脉络。
  承办中国出版发展论坛,重点关注中国出版业的重构与展望。出版人在展会期间的广泛交流,也都着眼于中国出版未来的发展。创新,渗透在本届盛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
  往届书博会也有图书精品展,但本届书博会把新中国60年的精品图书汇聚一起集中展示,是一次创新之举。
  开幕式上,那缓缓开启的十面图书形状的大门,向广大读者开启了走向知识的通道,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书博会也办文艺晚会,本届书博会举办以回顾新中国60周年出版历程为主题的电视文艺晚会,重点表现出版人的理想和追求,这在历届全国书博会也是第一次。
  近年来,民营书业开始参与全国书博会,但本届书博会专门设立民营书业展厅,集中展示出版新兴生产力的成果,也是书博会上的一次创举。
  往届的书博会也设分会场,但像青岛分会场规模这样宏大、内容这样丰富的,也是首次。特别是将分会场设在了孔子故乡曲阜,开了全国书博会在县级市设分会场的先河。
  于传统法度之中迭出新意,正是本届书博会鲜明特色之一。创新,更多展现了出版人迎接挑战、面向未来的时代风采。也正因此,本届全国书博会具有了更加厚重、更加丰富的内涵。
  读者云集 场面火爆
  无论是在主会场,还是在分会场,无论是在休息日,还是在工作日,本届全国书博会展场上始终是人流如潮,场面火爆,每天平均有十几万人次。青岛分会场原定下午5点闭展,但观众热情实在太高涨,闭展时间一拖再拖,一直到晚上7点,仍排着长长的参观购书的队伍。
  在主会场,一位来自上海的记者说:“我跑了五届全国书博会,你们山东办的这届人气最旺。这么多读者赶到现场参加活动,不算绝后,也算空前吧。”一位60多岁的老人看到这火爆场面,在电梯上对组委会工作人员说:“这么多人来参观书博会,就这一点,我看中国是有希望的。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
  本届全国书博会始终把促进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内容。成功举办读者大会,突出读者至上、享受阅读的主题。组织开展新书推介和名人签售活动100多次,众多文化名人亮相书博会,或做讲座或现场签售,提高读者阅读热情。开展了“读书识礼、共建和谐”有奖读书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300余篇,评选出80篇获奖作品,并结集出版在本届书博会上公开发行。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乡村阅读”争创十佳活动,举行了“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并在全省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学习活动。
  “我们想到了广大读者的踊跃,但没想到场面这样火爆。”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感叹说。
  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崇文尚读的传统自古传承至今,爱书、读书已常常融进每个人的血脉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知识经济的力量,他们更愿意到书中去获取知识,寻找打开未来更广阔空间的钥匙。
  看书、购书,关键是要有好书。这么多读者热情地到书博会上购书,正是近年来出版界不断改革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需求为目标,不断推出适销对路优秀图书的生动反映。
  读者的热情是出版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原动力。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卢得志接受采访时说:“出版工作以服务读者、服务人民为宗旨,本届书博会读者表现出的读书热情,使广大出版工作者倍感欣慰,深受鼓舞,对于大家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力发展图书出版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
  精心策划 树立形象
  全国书博会,是富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文化盛会。正因此,山东把办好全国书博会作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作为树立山东良好形象的一次重要机遇。
  山东抓住了这次机遇。参会的各界嘉宾,对这一届全国书博会都赞不绝口。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说:“山东把本届书博会办得如此圆满精彩,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办一届出色的盛会,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山东成功申办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起,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筹办工作,落实相关筹备工作任务。书博会组委会各部门精心策划,扎实工作,在各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书博会各项工作都赢得参会嘉宾的交口称赞。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春节刚过不久,山东各主要媒体,就陆续刊发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公益广告和宣传片,设立倒计时牌,有关书博会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吉祥物“小金牛”的形象和五幅精美的宣传画,也时时出现在大家面前。济南大街小巷,也挂起了三千多组书博会道旗,提升了人们喜迎书博会、当好东道主的热情。
  食宿、交通、通讯、安保、卫生等各方面服务保障工作也组织得有条不紊。为了照顾好参会嘉宾,组委会安排省直40多家厅局单位对各代表团实行对口接待,确定了65名联络员,招募了200名志愿者,租用100多辆大巴和轿车,在书博会期间为到会贵宾和各参展代表团提供接待服务。
  书博会组委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山东人素有热情好客之誉,本届书博会,不仅展现了热情好客的风貌,并且把这种热情好客充分体现到了全面周到的安排、细致温馨的服务上面。”
  正是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服务,使得本届全国书博会给广大来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山东的良好形象又一次得到提升。
  面向未来 锐意进取
  盛会已然精彩落幕,但山东出版人并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们的马上把眼光投向了未来。以举办书博会为契机,推动全省出版业更快的改革和发展,这才是举办这届盛会的初衷。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山东新闻出版界正在认真思考未来发展之路。
  ——积极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推动我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尚未完成转企改制的各出版社在要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已经完成改制的,要在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把改制变成加快发展的新起点。
  ——大力促进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研究制定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打造齐鲁新闻出版品牌,提升鲁版图书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建立多出精品、多创品牌、多出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新闻出版业的应用水平。大力扶持和引导民营书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新闻出版领域,探索国有民营联合运作的模式。
  ——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巩固和发展农家书屋建设良好势头,今年要完成新建农家书屋一万家的任务,进一步繁荣农村出版物市场。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出版管理。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创新管理思路和手段,实行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为新闻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山东正找准并抓住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正面向未来,锐意进取,努力实现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编辑: 王晓亮
版权所有:第十九届全国图书博览会组委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