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沂南经济文化强县建设>旅游文化发展
站内搜索:
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亮及族人
2008-10-17 14:26:00 作者: 大众网

    

诸葛亮的铜像

 

    三国两晋时期姓诸葛的人物,史籍都明确地记载为“琅琊阳都人也”。阳都,是秦汉时期隶属琅琊郡的一个县,因县治在西周时期“阳”国的都址上而名阳都。西晋废省阳都县,西晋以后,沂河水泛滥冲毁了阳都城。阳都故城的位置,郦道元在《水经注·沂水》中有明确记载:“沂水又南,桑泉水......东北流入于沂。沂水又南,迳阳都县故城东......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迳阳都县南。”桑泉水即今流经沂南县的东汶河。古城遗址在今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一带。秦汉时期的阳都城东临沂河,北近东汶河,南眺蒙河,西依青山,三水环绕,一山屏障,沃野迁顷,是钟灵毓秀之地。
    阳都是诸葛姓氏的起源地和发祥地。关于诸葛姓氏的来历,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诸葛瑾传》作“注”时,引用了《吴书》的记载:“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吴书》的作者韦昭与诸葛瑾以及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是同国、同时代人,又同殿为臣,他记述的诸葛姓氏的来历,应该比其他说法更可信。

耿性恪职垂典范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诸葛丰,又称葛丰,《汉书》有传。康熙初年山东琅琊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认定:“汉葛丰始居琅琊,自称诸葛氏,以别同姓。后有诸葛谨、诸葛亮。”今有学者考证,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由诸县迁往阳都,并成为诸葛姓氏的始祖。
    诸葛丰,字少季,历经西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个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等古文经学,逐渐被列入官学传授系统,研究经学往往成为走上仕途的捷径。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诸葛丰就因为博通经学而被选拔为“郡文学”。他有才学而且性格“特立刚直”,琅琊人禹贡在任御史时,纳其为僚属,后举荐为侍御史,元帝赏识他又擢其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开始设置的官位,下辖中都官徒一千二百人,是专门负责纠察京师百官与近畿治安状况的官员,外戚、亲王也要受其监察,权力很大。
    诸葛丰为人刚正不阿,是司隶校尉一职十分合适的人选。任职以后,他“刺举无所避”,敢于揭发达官贵人的不法行为,见“不奉法度”者,即严惩不贷。他曾上书汉元帝,表达其“不待时而断奸臣之守,悬于都市,编书其罪”的决心,并痛斥“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的小人之举。当时京师洛阳流传歌谣说:“间何阔?逢诸葛。”意思是“为啥长期没见着?因为撞上了诸葛丰”。任职之初,诸葛丰疾恶如仇的人品和实绩,深受汉元帝的赞赏。为表示嘉奖,授予他符节,加封光禄大夫 。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诸葛丰持节尽职,威震朝野。虽然他以“特立刚直”著名于朝,但毕竟屡犯权贵,因此,也有不少朝廷大臣在元帝面前屡言其短。诸葛丰虽得到皇帝嘉许,但是一但“刺举”到皇帝的亲戚圈就难以进行了。元帝有个外戚叫许章,此人骄横不法,曾纵容门客犯法。元帝初元四年(前45),诸葛丰多方收集证据,准备弹劾他。正要向皇帝奏明时,路遇私出的许章,便出示符节要他下马,“欲收之”。许章一见符节,惊恐万分,立即驱车逃奔皇宫,诸葛丰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宫门。诸葛丰没抓到许章,便上奏其劣迹,请求皇帝严惩。由于诸葛丰的行为触犯了元帝的尊严和利益,元帝不但不理诸葛丰的奏章,反而下令收回了他的符节。从诸葛丰起,后来的司隶校尉就不再授予符节了。
    诸葛丰对元帝袒护贵戚、收回符节难以平心,遂上书以年事已高为由,要求辞官回家。元帝既不予允准他辞官,从此以后,对他所提建议,也不采纳了。诸葛丰再次上书,表明自己的忠贞,陈明奸人的祸害,言辞激烈地表示,宁辞职也不与奸佞为伍。元帝对诸葛丰的举动大为不满,将他调职为城门校尉。城门校尉也是武帝开始设置的二千石俸禄的八校尉之一,其职责是掌管京师城门屯兵,下辖有司马、十二城门侯。虽然俸禄相等,但使用上已明显被贬谪。诸葛丰被贬调职务,但坚持正义的个性不改,又上书检举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等人的不法行为。元帝更加恼怒,欲治其罪,对诸葛丰不满的人也趁机攻讦。最后,元帝念他年老,将他削职为庶人。诸葛丰以平民身份回到了琅琊阳都。从此,在家乡颐养天年,后来病死在家中。
     诸葛丰以明经为郡文学,开启了诸葛家族通经致用的家学渊源。刚正不阿的品行和惩治犯罪的斗争精神,以及“伏节死谏”、“官尊责重”的敬业精神,“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的忘我牺牲精神,奠定了诸葛家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曹操曾叹曰:“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

乱世育孤苦身心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生活于东汉末年。从诸葛丰传到诸葛珪这一代,大约已历六世。东汉灵帝时,诸葛珪步入仕途,初为为泰山郡梁父尉,后来升为泰山郡丞。汉代取仕,实行察举、征辟等方式,即由地方推举“孝廉”、“茂才”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朝廷授以官职,或由郡守等地方官自行辟以为功曹、幕僚等职。当时的泰山郡守是应劭,他专治古文经学,又会通百家,博学多识,著述的《风俗通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诸葛珪生于一个世代以经学传家的小官僚家庭,可能是以“孝廉”或“茂才”之名被应劭赏识,隔郡征辟到泰山郡的。诸葛亮约四岁时,诸葛珪元配章氏夫人病逝,不久又续房。到诸葛亮八岁时,身任泰山郡丞的诸葛珪便撇下续房夫人和未成年的三子二女撒手人寰。
    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生于何年未详。诸葛珪在泰山郡任职时,诸葛玄在阳都老家料理家务,并照顾嫂子死后留下的子女。诸葛玄未出仕时,即与朝野许多名人都有交往。汉朝末年,皇帝已经大权旁落,空有其名。初平元年(190),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迁到了长安。此后,司徒王允与吕布杀了董卓,董卓的故将李傕、郭汜又杀了王允。皇帝实际成了被用来号令天下的傀儡。此时,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袁术盘踞淮南一带,实力雄厚,为所欲为,肆意封官,妄图称帝。193年,豫章(今南昌)太守周术病死,袁术便私署诸葛玄继任豫章太守。诸葛玄留下已经成家自立的长子诸葛瑾照顾继母,自己携带家人及诸葛亮兄弟姊妹四人到豫章上任去了。到任时间不长,朝廷又正式委派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从扬州刺史刘繇处借兵马攻打豫章,194年,诸葛玄兵败弃官逃走。家乡已经战乱难归,只得拖家带口辗转往投旧交荆州牧刘表。约公元197年,病死在异乡。
正史中未见诸葛玄后人的记载。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认为,诸葛诞应是诸葛玄之子。     

诸葛亮文化旅游区一角八卦迷宫

千古全人诸葛亮

诸葛家族是一个以崇尚儒学而又不皓首穷经、积极入世而又不阿谀逢迎为传统的家族。在诸葛家族中,诸葛亮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诸葛亮诞生在阳都城。阳都诸葛家族虽非世代显宦,但儒学传家之风一直延续下来。幼年时代的诸葛亮,生长在一个官宦门第和儒家思想为主导教育的环境中。
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命运多舛,他幼年丧母,童年丧父,很小就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十四岁时,少年诸葛亮便与两个姐姐和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离开了家乡,辗转到了荆州治所襄阳。诸葛兄弟到襄阳后,在城南刘表办的“学业堂”学习儒家经典。不久,两个姐姐先后嫁人。诸葛亮的大姐嫁与中庐县蒯氏大族的蒯祺为妻。蒯祺出仕魏国,官至房陵太守,后在与蜀汉交战中战死。诸葛亮的二姐,嫁与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为妻。庞山民出仕魏国,官至黄门吏部,早卒。子庞焕,字世文,出仕晋朝,太康年间为牂牁太守。
到襄阳的第三年,诸葛玄病逝,十七岁的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迁居襄阳城西的隆中山,开始了躬耕自食的生活。汉末动乱,刘表治下的荆州相对安定,北方学者来此避难的甚多,“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隆中躬耕之余,诸葛亮广结师友,与游学俊杰,评判时局,畅论天下大事。刻苦的自学和广泛的交流,使得他知识与日俱增,见识日渐成熟,志向日趋明晰。青春年华的诸葛亮 “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诸葛亮师事的襄阳耆老庞德公赞誉他为“卧龙”。约在建安五年(200),沔南名士黄承彦主动提议将爱女许配诸葛亮,诸葛亮欣然应允。东晋史学家襄阳人习凿齿在《襄阳记》中记载,黄承彦之女虽“才堪相配”,但“黄头黑色”,与诸葛亮反差太大,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后世人多从重才轻色的美德去论证诸葛亮,其实里面有着明显的政治联姻的因素。因为,诸葛亮的大姐就嫁给了中庐县蒯氏大族的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这本来就间接地与荆州上层社会网有了联系,黄承彦之妻又是刘表后妻蔡氏的姊妹,娶了黄承彦之女,就是直接加入了荆州的上层社会网。这一庞大的关系网,对年轻的诸葛亮站稳脚跟、获取知识、洞察社会、了解时势都是至关重要的,也为他日后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建安十二年(207年) ,势单力薄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等待时机,出兵北伐,从而一统天下的战略思想。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刘备茅塞顿开,恳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结束了隆中十年的耕读生活,走上政治舞台,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奋斗了二十七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山后,很快促成了刘备与东吴孙权的联盟,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刘备趁机夺占了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刘备率众入川,建安十九年(214)取成都。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曰“汉”,改元章武。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主持朝政。
    按照隆中战略规划中“ 南抚夷越 ” 的思路 ,定蜀之初,诸葛亮便派安远将军邓方为朱提(今云南昭通)太守,镇守夷越聚居的南中地区,以稳定大后方。南中出现了动乱时,诸葛亮亲自统兵南征,以“攻心为上”的策略,很快稳定了局势。夷人首领孟获叹服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汉晋春秋》)。为巩固蜀国对南中的统治,诸葛亮调整区划,起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属,并全面推行发展文化、奖励农桑的政策,招募汉人移民入滇垦荒,形成了“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刘禅继位后,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为了巩固新生的蜀汉政权,诸葛亮审时度势,开始实施“内修政理”的既定方针。通过选贤任能、制定法规、屯田垦荒、重视蜀锦、盐铁官营等措施,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加强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诸葛亮“内修政理”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后人西晋袁准赞曰:“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哗,野无醉人” 。
    诸葛亮在“内修政理”的同时,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成功地弥补了因刘备执意伐吴而形成的蜀吴联盟的裂痕,恢复了友好往来。从此,蜀吴盟好,两国始终维持和好关系。在内政外交方面安排就绪之后,诸葛亮便于蜀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军北驻汉中,着手实施他既定的北伐曹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规划。自建兴六年(228)春初次北伐,到建兴十二年(234)秋病死于前线五丈原军中,六七年间,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北伐行动。
第一次伐魏,诸葛亮佯取郿县而暗攻祁山,魏国边陲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一齐叛魏应亮,诸葛亮出师大捷,关中为之震动。后因马谡失掉战略重镇街亭,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得撤军而返。
第二次伐魏,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兵进陈仓。由于陈仓城防严密,二十余天未能攻下,军粮用尽,只得退兵,未果而返。
    第三次伐魏,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拿下了武都、阴平二郡,不仅扩大了疆域,而且使魏军不能越过剑阁以攻蜀。诸葛亮利用战争间隙,修筑城防,改进兵器,加强了北伐基地汉中的防务。又派魏延入羌,抚慰羌众,结好诸戎,扰乱魏国后方,取得了预想的效果。这一年,孙权称帝,诸葛亮权衡利弊,说服群臣,谴使往贺。孙权与蜀使“升坛歃盟,交分天下。”因为有了这次盟约,直至诸葛亮去世,两国之间未发生大的冲突。
    建兴九年(231),第四次伐魏 ,诸葛亮亲率的主力与魏将司马懿率领的主力相遇,司马懿据险而不战。这次伐魏,由于负责运送粮草的李平在后主刘禅与诸葛亮之间耍弄手段,诸葛亮被迫撤军。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后,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由斜道谷出兵,驻兵于武功县五丈原,在渭水河畔与魏军对垒。诸葛亮汲取军粮不接的教训,不仅发明木牛流马运粮,对垒之初,就分出一部分部队去屯田,作为长期驻守的基础。诸葛亮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守营不出,两军相持一百余天。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终年五十四岁。   

编辑: 陈宏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