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产业信息

社科院发布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实录)

2006-01-13 14:57:32SRC-4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 

    2006年1月11日9时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第1学术报告厅举行“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发布会”,以下是文字实录:    

    [中国网]: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先生主持。


    [谢寿光]: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会本来是9点30分开始的,由于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还在路上,会议延迟了,我们不再等他。现在会议正式开始。

    关于文化产业蓝皮书,由我们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课题组进行研究,然后举行年终性的发布,已经持续了五年。今天是大家见到的文化蓝皮书是第五本。如果说2005年是对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结、反思年,那么,根据媒体透露的信息,包括一些政府的部门透露的信息,2006年应当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破冰之年。中国文化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到底进入到什么样的地步?什么样的水平?新的一个年份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凭借自己是党中央思想智囊团的优势,一直在跟踪持续研究,今天发布的文化蓝皮书应当说里头集中了专家们的智慧。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发部会,把这个成果提供给新闻界,让大家共享。

    今天有幸请到了文化蓝皮书的两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章建刚研究员,还有一位是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齐勇峰主任。由他们三位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向大家报告文化蓝皮书,并就中国文化产业在2005年的发展状况,以及2006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做一个分析与预测。

    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蓝皮书的主编张晓明研究员给大家做报告。

    我们国家“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在整个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晓明]:大家好!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在这里再一次召开文化蓝皮书的年度发布会。今年是我们社会科学院文化蓝皮书出版的第五个年头,今天发布的这一版蓝皮书是第五本文化蓝皮书。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因为大家都知道,文化产业第一次写进中央文件是在十五届五中全会,这是在2000年10月,我们在2001年就开始出版第一本文化蓝皮书。实际上我们的文化蓝皮书是在和我国的文化产业共同成长,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今年的文化蓝皮书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以前我们说文化蓝皮书是分析当年的形势,预测第二年的发展,而今年的文化蓝皮书除了完成内容上的基本任务之外,可能还有一项时间跨度更大的任务,就是对“十五”这五年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对“十一五”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一个中期的预测。所以,今年的蓝皮书的主报告篇幅比以前略长,内容的安排上有一些是涉及到前面五年和后边五年的。

    我今天先开一个头,一会儿另一位主编章建刚研究员和发改委的齐勇峰主任,也对这个进行分析。我从比较宏观的两个五年计划之交这个角度对文化蓝皮书的情况,蓝皮书涉及到的主要的判断和预测,给大家做一个简略的汇报。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在蓝皮书上总报告第二段我们有一个综合性的回顾和评价,这里包含三句话。第一,我们把它叫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三重历史使命。第一句话是“作为现在第三产业的主力军,通过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该说这一点是蓝皮书始终关注的一个基本的任务,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才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由于整个国家GDP总量的增长,人均GDP不断增长,在1998年我们超越短缺之后,2003年我们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这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超越了1000美元之后,总体的水平和消费的结构都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将从温饱型走向享乐型和发展型。由于消费结构的提升,人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了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也要出现重大的转变。由此带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的逻辑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作用。事实证明,我们国家“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在整个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已经被我们中央和各地方的政府高度关注。

    第二重历史使命是“作为新一轮的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这一点是从体制改革这一点来看的。我们国家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直到这一次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文化产业部门是在各个部门、地方和局部机构进行,但是它没有面向全国全面推开。这一次面向全国的全面推动,是我们国家文化体制全面完善的一个重要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规模之下才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大家知道,只有改变生产关系才能解放文化生产力。这一点从我们国家改革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文化体制方面的改制全面推动了生产力。这是第二重使命。

    第三重历史使命,“作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举措,不断落实繁荣先进文化,把政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的。这五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在十六大以前,我们并不是非常清楚,十六大我们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的途径。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文化权利,如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从基本的方式上就基本明确了。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甚至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这方面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这是对“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对于200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蓝皮书的第一部分里面概括了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都是我们认为在2005年必须对文化产业加以关注的,不一一说了,一会儿其他的同志介绍的时候可以详细讲。

    从宏观经济、文化体制、技术进步、区域发展、农村文化五个方面预测下一步的发展形势

    下面我说一下这次蓝皮书对于下一步发展的形势的预测。这个预测就是把未来的五年和2006年的发展挪在一起,从预测的深度和时间的跨度来讲,把时间放长一点,是我们的需要。下一步的发展大体是五点:

    第一,从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特点出发,大家知道,“十一五”规划的出台,里面有一些重大的政策局势,最主要的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刺激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成为整个国家下一步发展大的方针和趋势。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讲,这样的形势预示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十五”期间实际上在宏观经济形势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整个国家的第二产业——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的经济方面发展非常快,这样投资对GDP的推动作用非常大,而且是越来越高,消费对GDP的作用一直是有所下降的。但是,这一点我们在最近一期的经济普查所公布的数据之后,发觉国家经济统计数据有所调整,第三产业增加了11个百分点,但是即使增加了11个百分点,我们国家整个的经济结构的投资和消费的比重,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相比较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而言,仍然是处于比较低的一种状态。

    由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倾向越来越向鼓励内需,启动国内的消费市场向这个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就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就是我们强调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根据本次蓝皮书中的一篇文章,关于文化产业需求面的分析文章,根据这个分析,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医疗消费、教育消费和文化消费这三种支出,实际上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当居民消费中,医疗文化消费越多、教育消费越多,文化消费就越多。这是一般的情况。在我国,由于医疗和教育这两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出现一些问题,比较多地占了消费指数。我们看到的情况,由于有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居民的消费不断增长,但是在有效的文化支出上是受到抑制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构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这一点有推进的话,将会比较大地释放出居民的有效文化消费需求。这是关于宏观形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回答记者提问

    第二,文化体制的改革。大家都知道,从“十五”的第一年提出文化产业开始到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2005年试点基本结束,到2006年的开局之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强在全国全面推开。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全国成立了一大批文化企业集团,很多文化产业的领域,特别是新兴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目前根据试点总结的情况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清晰了,而且提出了新的关于文化产业的格局的基本判断,叫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还有一种说法是市场格局的说法,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市场格局。

    提出这样的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体制层面,政策层面的思路的提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多种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点比较重要。根据我们这次蓝皮书的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面,存量领域和增量领域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速度的差异。从2003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它的发展的速度比传统的或者是核心领域,主要是国有文化机构所在的核心领域发展速度要快。从产值上它们已经基本相当,但是,就业人数,新兴文化产业领域超过了一倍,这两年这个趋势还在继续。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主管部门还没有完全从主管政府所属的文化机构向主管全社会的文化机构转型。从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总结出来推向全国的新的原则来看,统一的市场将逐步形成,存量和增量领域的体制上的障碍将逐步打破,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说在“十一五”期间将会融入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的市场。这样一种改革的趋势对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趋势是需要关注技术进步。中央最早提出来要“发展和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就把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中央一系列的文件中都不断强调关注或者是推动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点,我们认为在“十五”期间,整个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重大影响是越来越明显。在这一次蓝皮书的2005年的形势分析里,我们已经关注到,目前通讯、广电这两个领域的融合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在“十一五”期间,这种技术的进步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对于打通不同管理部门的体制界限、体制性的障碍方面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而且我们特别关注到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历史性的包袱比较少,基本上是基于市场发展起来的。而这种技术本身也需要有一种新的基于市场的监管体制。所以,应该说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呼唤新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出现,对于体制内的文化体制改革也起到一种推动作用。这一点,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是下一个五年非常突出的因素。

    第四,关于区域的发展。大家知道中央的“十一五”规划中,区域的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关注的重点。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们注意到区域发展的问题,我们发现全国各地几乎是三分之二的省份都提出来建立文化大省,几乎所有的省都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应该这么说,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很不一致,不同的区域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讲条件是不一样的,战略重点也不一样。但是,有一条,所有地方的文化产业都将对不同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里面我们特别关注到,东部地区由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文化产业可能是以外向型的产业为特点,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而在中部和西部,由于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有一些地方发展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能改变这些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逻辑和发展路径。这方面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预测,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如果能够变成现实,我认为可能对中西部的发展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第五,关于农村文化的发展。到2005年底的时候,中央发布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的意见》。这个文件非常重要,而且我们认为充分体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往我们一提起农村文化建设,一般都是从公共文化建设的角度去理解,总是讲国家财政部出钱,要送信息下乡。这一次我们研究中央的文化基点把整个农村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做一个总体性的重构,就是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转换到新的体制基础上来。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开放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有一些基本需求没有解决,但是其实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的居民也已经产生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如果不满足这些需求也是不行的。所以,整个农村文化建设也已经根据农村体制文化改革的精神转移到新的体制上来。这样就可能和城市(因为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有可能在城市和农村间构建一个统一的文化市场。在整个文化产业布局中,不仅把城市考虑在里面,而且把农村也考虑在里面。这预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讲,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在“十五”期间经历了重大的突破,推动了文化的进展,承担了历史性的责任。即将到来的“十一五”经济环境更宽松,体制和政治清晰,发展经济更好,在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体系中,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最后,我想说一下今年总报告的标题也有一定寓意——“从突破走向规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

    最后说一下整个“十五”期间的文化发展,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成功,并开始推向全国,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十一五”将更为规范、更为合理,在一个更加积极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寿光]:感谢张晓明主任对“十五”期间五年的文化发展概括做了一个提纲性的分析,并说了未来五年,包括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

    下面有请蓝皮书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先生做报告。

    今后文化产业会出现产业发展融合的趋势,这不光需要政策规定还要运用法律的方式去引导规范。    

    [齐勇锋]:主持人好,大家好!今天召开蓝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主编张晓明先生已经对过去五年里发展的情况和未来一年和五年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分析。这个分析应该说是中肯的,作为课题组成员,我们发改委与社科院合作,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天,我想对蓝皮书的内容做一些补充性的说明。

    大家知道,“十五”已经结束,“十一五”今年是开局,所以,我们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战略性的地位。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做规划的时候作为“十一五”调整的一个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要求,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同时是绿色产业,所以,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很重大的意义。应该说文化产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局部突破,必须试点的阶段。“十一五”大家知道,今年2月份开的中央工作会议,14号文件也已经公布了题目和主要的内容,中央工作会议完了以后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全面展开,“十一五”肯定是深化,通过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年,也应该是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五年,全面发展的五年。所以,“十一五”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很重要地位的五年。

    我想说明一点,文化产业刚才说了是一个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业投资的问题。特别是新兴媒体这一块,网络、动漫、手提电视、数字化电视等等。新媒体发展非常快,从去年的情况来看,现在新媒体是异军突起,而传统的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在去年已经出现了平缓的增长或者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所以,新媒体对产业进行了研究性的调整,当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融合的趋势。这也是一个共同的规律,因为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内容,而传统媒体需要新媒体作为载体,这个融合起来很快。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恐怕在今后五年,新媒体可能会有更快的增长,特别是第二代互联网技术突破以后,新媒体可能会更长足的发展。

    我要说两个事:第一关于创业投资。昨天晚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美国知名的创业投资公司,叫DCM,它的老总9号在北京宣布,说未来十年将在中国进行40亿的风险投资,占其总投资的20%到35%,而且过去在中国投资了10家公司,有3家公司,包括前程无忧等等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他们的投资主要在四个行业:无线服务、软件媒体,软件外包和半导体。这其中一半是属于新媒体,另一半是属于高科技。因为新媒体本身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IDZ全球高级副总裁也预言,中国将迎来新一波风险投资的热潮。他们预计,他们回顾了一下前几年的情况,他们认为第一次创业浪潮是三大门户的崛起,是1990年到2000年,第二波是2004年,随着网络经济的复苏有一大批公司像盛大、前程无忧等等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新一轮是在2007年,而且中国的创新率从第一波的5%提高到10%到15%。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创业团队非常活跃,三五个人,七八个人,所以,新兴的新媒体公司增长得非常快,还有报道说,现在有上百亿美元的外资在等待着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已经进入中国的市场在寻求高科技和新媒体项目。因为大家清楚,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太大而且中国互联网的人数发展太快,手机已经达到4亿户,互联网人数超过了1个多亿。所以,这个速度非常快。大家都看中了这个大市场。所以,在未来五年,我们预计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加上我们的技术发展这么快,市场发展这么快,所以,可能会出现创业投资的一个高潮。创业投资高潮可能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推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至于整个推动文化市场。第二,推动整个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出现一个转换,换句话说,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间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的加强。

    为了鼓励创业投资,大家看到最近的科学技术大会明确提出,要建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这方面发改委做了一些工作,在11月份已经公布了一个文件,大家可能看到了,即《创业投资企业暂行办法》。我看了一下这个文件,实际上总结了过去多年创业投资方面的教训,业界也一直呼唤有这样的文件出台,包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份文件出台以后,就有一个新的东西。比如过去长期困惑的是,创业投资中外资不许超过50%,现在规定可以100%。而且明确规定,投资对象每一家不许超过20%,这就和国际的风险投资接轨了。再一个规定,今后主要的退出是通过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获取收益。像这些新的办法,对创业投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包括今后尽快和科技部协调,制订一系列关于创业投资的配套办法和措施。所以,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创业投资的热潮,这样将推动我们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我想介绍的第一点。

    第二,接着刚才的话说,张晓明先生也说了,今后会出现产业发展融合的趋势。我们现在有很多体制性的障碍需要拆除,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条块分割。“十一五”期间,我们会把条块分割逐步打破,而且会运用法律的方式,不光是政策规定。据我们现在了解,国家有关的部门正在起草电信法,未来的电信法可能会像美国在2003年一样,取消电信和广播电视之间的行业壁垒。大家知道,电视和电信之间的行业壁垒是制约我们产业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律障碍,美国在前几年已经取消了,我们现在这两年打得很厉害,矛盾很大,问题很突出,大大影响了产业融合。随着新技术的推动,大家知道,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能在这方面会有所突破。总之,我们预计“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大大提升,产业结构会更加合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成为我们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

    [谢寿光]:

    感谢齐主任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很珍贵的信息。有关我们国家“十一五”期间在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体制上将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突破,大家有问题可以抽时间来提问。下面有请章建刚研究员就文化蓝皮书更深度的一些内容和信息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信息文化产业介入内容服务,将是一个逐步壮大的趋势

    [章建刚]:

    说不上太深度的报告,我主要是谈一下编辑蓝皮书后的一些感受、感想。简单的讲几句,主要是几点:

    第一,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各位所代表的媒体对于蓝皮书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特别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建议。大家对蓝皮书的内容还是很关心的,大家都在翻看里面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了以后给我们反馈一些意见,也欢迎各种形式的合作。印象里在这个地方为第一本蓝皮书开发布会的时候,老齐和我们谈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就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所以,我们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第二,一个总的态势,刚才张晓明和齐勇峰先生都讲得比较多了。我感觉去年一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也不是很快,但是,应该说保持了原来的速度。其中有一些亮点,我相信大家已经看了这本书的内容,亮点包括了“超女”现象,我们更多的不是看重“超女”在内容上有多大的含量,质量有多少的提高,我们主要关注它的运作的模式,经济的规模,从这个角度来关注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另外可以注意到,蓝皮书里关于近两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试点的经验给予了比较多的篇幅,这些都是属于总体上说的一些亮点。

    文化经济体制改革今年将会在比较大的规模上铺开,这样的一些内容对今后会有一些预示。我相信今年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会有更多的新闻,同时在理论上也会给我们提出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比如说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品进入市场会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确实需要很认真的研究,这样才能回应实践的要求。

    第三,通过编辑今年的蓝皮书,我脑子里对于整个趋势有这样几点印象,这几点对于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有比较大的意义,主要是三点:

    一、文化产业根据我们国家有关的行业标准,大体是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核心行业,一个是外围行业,一个是相关行业。应该也是一个同心圆三层,一层里铺开来的。我们对今年有些地方,主要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大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了解以后,认为有一个文化边缘行业、相关行业的产值,它对当地GDP的贡献率要大于或者高于核心行业、核心媒体。这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我们的核心媒体是不是足够的大,这是一个问题。

    二、刚才他们两位都提到了,有新媒体,主要是信息产业介入内容服务。这真是一个壮大的趋势,是未来文化产业的格局会不会发生变化的问题,这一点我相信是很重要的问题。

    三、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说起来有一个内容原创相对不足,社会缺少健康有效的批评的现象。这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致命的,这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扭转。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这三点。

    我们希望,并且预祝中国文化产业能有更充分、更健康、更快的发展。因为产业的发展是和我们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及经济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相关的事情。

    我要讲的就是这么几点。谢谢大家!

    [谢寿光]:

    章建刚研究员的确有相当深度的讲解,这三个问题引起我们进一步的研讨和思考。下面给出一些时间,哪一位记者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探讨的,可以向三位专家提问。

    [《北京晨报》记者]:

    文化产业蓝皮书中有一章是关于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分析,这一块中谈到教育是2005年文化消费的热点,有没有这方面更具体的数据?

    [张晓明]:

    教育文化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现在根据我们了解的数字,因为我们国家统计局目前在居民消费的统计里面,把教育、娱乐、文化消费支出放在一起,从相关的一些研究,包括国家统计局的官员的讲话里看到,现在整个教育支出是在居民的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占了50%。我们有一个计算,大概教育、文化加到一起,我们的居民支出是8000多亿,教育50%是4000多亿,这个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这是关于教育支出比重占多大的问题。

    这个合理不合理,我们没有相关的资料,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国外的文化支出和教育支出是不是半对半,我觉得不会像我们国家占这么大。我们也和国际的一些国家进行比较,有这样的数字:1000美元的国际经验文化消费支出是18%,就是在总消费中。我了解一下这18%他们是不包含教育的,我们是在整个的居民消费中1000美元的收入文化支出才占到6%。如果加上教育的支出,城市居民大概是14%或者是十几,还要加上一到两倍。如果加上一倍的话就是12%、13%是这样的数字,就是文化消费支出比较低,加上教育,我们比国外的一般经验的文化消费低,但是没有低很多。我们认为教育、医疗,由于公共服务体系不到位,所以挤压了文化消费或者抑制了文化消费支出。如果“十一五”国家在这方面的动作比较大,教育、医疗方面公共服务构建能够比较到位,我们认为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文化消费,大概是这样的。

    旅游这一块,旅游的统计是单独的统计,在国民经济的整个统计中这一块有很多重复的统计。在这里面旅游本身占很大,如果统计起来,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包括GDP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一块有很多东西是重复统计,居民旅游收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数字,旅游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这个好象还没有看到特别明确的数据,这个恐怕需要了解一下。

    中国居民在教育上投资很大,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就等于是在文化上的投资

    [谢寿光]:我们最近有两个东西要发布,一个是中国教育绿皮数,应该是在过完春节以后发布。还有一个是中国旅游绿皮书,这个旅游绿皮书有对居民消费的相关分析。所以,我们每一本皮书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一个文化蓝皮书只做相关性的分析,不能全部包容。

    [《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电影的问题,我们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国产电影打败大片了,2006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还有就是电影分级的政策进行得怎么样了,请专家预测,2006年有没有重大的突破?

    [齐勇锋]:我们几个都不研究电影。

    [章建刚]:尹红是专家,他今天没有来,我们也探讨过。电影这几年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电影体制的改革,还有市场化准入,国家扶持鼓励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家已经明确,电影产业从政策上来说,从上游到下游都放开,只有一个环节没有放开,就是进口政策。进口在中影集团,他们来试点,对社会资本没有放开,其他的都放开了。所以,电影这两年发展很快,前年是170部,去年达到212部,今年估计是260部,前些年的时候是99部,三年时间达到260部,从数量上看有很大的增长,质量上也有很大的起色。这几年有几部片子不错。今年炒得比较好的,他们的收入可以预期。如果预测明年的情况,包括分级等等,我自己感觉,把电影市场分开,首先不在分级,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我和电影界的朋友也讨论过,这是技术性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不在这,就是把分级放开,如果市场准入没有放开那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分析这个问题,从一个转型的国家来说这不是主要的。首先放开市场准入,承认它是一个产业,利用产业的规律来发展它,这是最重要的。民营资本参与的片子拿出来就可以了。所以,还有就是国外资本也有进来和中国合作的。通过体制改革以后,推进发展有一段过程,就是生产力有一个释放的过程,能量要充分释放出来,所以,分级的问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强调未成年人教育,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自己感觉,分级没有出来,可能和这个有关系,所以,这个没有完全放开,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应该分级的,什么时候分级,我们说不准。

    电影确实是这样,中央、国务院对电影行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还是认识得比较准确的,并且对整个文化体制改革,不同行业究竟怎么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电影也占到比较关键的位置,这一点中央应该很明确。同时,中央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怎么稳妥地往前推他们也有很多的考虑,一方面是推,一方面不要出大的问题。所以,这两方面应该说都是存在的。因此,明年的电影如果不出大的问题,还是会有往前发展的态势。

    分级的问题,就像老齐讲的,确实是很重要,涉及到最后观众市场的问题,多样性的问题,未来会走到这一步,但是什么时候走到,还需要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我国文化产业要逐步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制转轨

    [《中国教育报》记者]:刚才大家谈的几个问题涉及到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我问一下,教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怎么形成一个协调发展、良好互动的形势?

    [张晓明]:从两个角度看,教育首先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教育主要是创造了人力资本,提高的是文化素质。国民的教育素质的提高为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的是基本的市场,如果没有教育水准就没有文化消费需求,就产生不出文化消费需求,如果教育不到位,可能这种需求本身也会成问题。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现在的教育里面艺术教育很差,很可能会对下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我们现在学校里出来的学生由于艺术教育这方面很欠缺,很难欣赏真正高雅和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方面恐怕需要做很多改革的工作。我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看,教育是一个大的基础。

    从产业的角度看,我刚才讲的是教育支出和文化支出是居民主要支出的部分。总体上来讲,只要是居民的收入增长,在教育和文化上的支出都会增加,从一般规律来说,在教育上支出得越多,在文化上支出得就越多。很简单,一个家庭成员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东西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员多。但是,我们的教育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我们居民的教育支出主要不表现在国家把教育作为经济财政体系上,主要是体现在居民大量为子女的教育,为子女买单,尤其是在农村,有很多的农民由于家里孩子上学就返贫。农民最怕两个事,一个是怕生病,一个是孩子上学,这两个事都可能导致一个农民家庭破产。就目前来讲,可能是成为抑制文化消费的一个因素。

    [记者]:2005年我们的文化消费有多少,还有就是“十五”,我们人均GDP是2000美元的话,我们的文化消费支出是多少?还有就是文化蓝皮书是很严肃、很权威的发布,去年中国的电影超过了20亿的收入,这个数字的来源是从哪来的?电影娱乐圈忽悠人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前一段的《如果爱》和另一部片子打架,都说对方的票房有水分。还有就是同样是娱乐圈的票务发行,本来这个歌手只制作了10万张的长片,但是他说有100万张。我们电影票房的20亿数据的采集来源是不是和蓝皮书这么权威?

    [张晓明]:增长数字问题是比较麻烦的事。因为GDP的数字,经济学界有从供给面和需求面两个方面来说,需求面就是根据居民消费支出算总量,看产业有多大,其实最科学的是从供给面,供给面就依赖于统计。现在我们国家的统计2003年根据新的指标体系拿出第一批数据是3700多亿,2004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我们特别期待经济普查数据,如果经济普查数据出来,这就是了,可能出来以后,2004年的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有很大的调整,经济普查数据2千多亿80%是第三产业,整个GDP第三产业增长了11个点。我们本来觉得2005年第三产业可能要落到30%以下,“十五”开始的时候还是33%,到“十五”末期可能是落到30%以下。但是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我发现变成了41%,这里增加多少是属于文化产业,我们还等待数字出来。如果从2003年、2004年每年按照10%出来,从2700亿就可以推出一个数字,但是只是参考,不一定是实的数字。

    [章建刚]:电影还是可以按照蓝皮书关于电影行业的报告的数据考虑。因为尹红他们做的时候和广电部有非常多的合作,我认为他们的数据在行业里是非常权威的。至于电影票房的统计,可能有很多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包括他们也提到票房是不是有隐瞒等等。从20亿算下来,人均才1块多钱,不到2块钱,本身这个数字不是很大。至于唱片业,前几天在珠海他们颁发金唱片奖,金唱片奖是和国际体制接轨的奖项,国际上出一个唱片,发行到100万张的时候,就把它叫金唱片,我们这个奖是根据那个意思来的,但是,他们也非常坦率地承认,说我们自己的唱片包括CD,发行量确实没有那么大。说有1万张非常不错了,这里的问题关键是盗版,认为中国唱片业没有办法发展主要是盗版的问题太严重,做了很大的投入,在录音棚花八九十万做完,刚一发行盗版就出来,所以,他们发行量不是很大,但是,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来说,满足了一部分的需求,所以加起来可能就大了。按照唱片业的统计,实际上前两年正版的数大概在市场中的5%-10%的样子。

    我国文化产业集团双轨现状,由事业向企业转制困难较大,但改革还要继续下去

    [记者]:几位专家点评一下现在出版业改革目前的要点提示。在出版市场现在出现那么多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到今年12月份,出版业将要全面对外资开放,这样的现实对我们出版业的挑战是哪些?

    [齐勇锋]:关于出版业的整体改革情况,我们做过多次分析,开过很多次小型的讨论会。总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出版业的改革目前还是遇到了难题,本来中央要求出版业,除少数政策性的出版社以外,大批的出版业可以转企,实际上转企不顺利。首先是遇到一个经营的问题,说是经营型的可以转,哪些是属于经营型的,哪些是属于政策性的、公益型的,这个首先就是不清楚。还有就是人民出版社,是政策性的还是公益型的,但是,人民出版社发展了大量的经营型业务,如果不让他们干,他们自己没有办法活,他们自己也不干。遇到了这些具体的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背后是一个理论问题,就是文化领域都有公益性,可以经营型的业务这一块有很多冲突的地方。有些是文化产品,是特殊的消费产品,消费有精神性的,工业性和产业性,这两个东西,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它。这个从理论上没有完全解决。这不光是表现在出版产业,包括广电也一样,现在我们有80家文化产业集团,有关部门批了80家文化产业集团,但是他们现在的改革遇到一个问题,事业型的集团和企业已经转为集团成为企业了,但是实际上没有分开,或者说是双轨式运作,事业法人还在保留,很多的文化产业又注册企业法人,所以,是双轨运行。换句话说,包括企业集团,包括有些转又没有转的出版社。出版社包括出版、报业等等都实行事业型企业化运转。他们现在都在享受事业的好处和企业的好处。所以,这里背后涉及到理论的问题,也有现实的利益格局的问题。利益格局来说,不光是文化的领导,文化单位的群众也不愿意转,觉得事业挺好,事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好,退休比企业好,如果要转企,事业身份没有了,就损失一大部分。而这个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到每一个人。同时,和我们的配套政策有关系,和体制环境有关系,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企业和事业差距太大。在企业退休拿1000块钱,在事业退休就拿到2000元,差距非常大,所以,谁都不愿意转企。所以,可以说目前出版业的改革从这三个层面说,方向明确,但是实际上推不动,处于半停滞状态。

    至于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总发。我认为国内随着发行体制的改革,这几年自己的队伍成长也很快,但是,我们还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让外资进来了。当然,外资已经进入分销,而且有一些成立了合资公司。再有就是经营型的发行不一定解决全部的问题,因为要有一个价值链,而且外资进入中国还有文化的问题,他们要消化,所以,他们也需要时间。目前我总的判断,第一,我们自己准备不够,我们现在已经有十几家民营企业有总发权,国有发行企业总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形成全国性公司的规模,都是区域性的。或者说他们在全国布点这两年刚刚开始,他们都是区域性的公司。所以,我们自己比较弱小。还有就是规模不够,外资进入也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认为从未来来看,外资进入以后和中国的企业有充分的融合,将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混合所有制的格局,这是最佳选择。中间最后的博弈可能不是谁赢谁输,如果政策调节好应该是一个共赢,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通过市场竞争,谁也离不开谁。当然有一批小的没有竞争力的可能会被淘汰,外资进来以后企业的资本、规模,再一个提升管理,同时还有人才。所以,最后共赢是最理想的结局,但是还要看我们的政策。比如说现在的贝塔斯曼没有独

    [张晓明]:我补充一句,出版最困难的是我们出版物里70%到80%是教材,如果流通企业没有这些,还是活不下去。整个出版绝大部分产品被管制,目前这方面的改革体制还是很明显的,至少中小学一费制把到底的根切掉,三五年会有大的变化。贝塔斯曼和国有合作,根本拿不到大宗消费者,他们自己没有办法做教材。世纪天虹是第一个做总发,就是做教辅,把国有的出版作为制作结构,做完在他的渠道走,不做这个活不了,这个领域的变化是最大的。因为这个很不合理,如果一个国家的出版市场是百分之七八十的书是教材,那么这个国家除了学校的学生都不读书,所以,出版的科学研究所也调查国民阅读的问题,阅读量确实是越来越小了。

    [谢寿光]:我补充一下,我本身是出版人。我非常赞同齐主任的观点,如果外资进来以后,应当说可以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整个文化产业的未来五年都看好,传统的图书出版产业,如果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不做体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的话,总体上图书行业不利的因素要远胜于有利的因素。它的压力,所存在的问题,我作为出版人来说不是太看好。就图书市场本身来说,比较其他的行业也是问题大的。问题首先是诚信缺失的问题远胜于它。还有音响是盗版,而图书市场可能诚信缺失是最大的问题。

    [记者]:你作为出版人来说,你愿意干吗?

    [谢寿光]:出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肯定要改,但是从自身来讲我认为已经失去内部动力,没有要改的东西,但是不能不改,受外部因素的挤压。新媒体的挤压,技术上的因素就迫使你要改,教材的政府采购,教材的重复使用等等,这部分的空间没有了,不存在原有的传统的那么舒服的日子,是外部因素逼迫你,你不得不改,但是内部自身没有什么要改的。

    [章建刚]:我补充两点,我们前两年在一家出版社做调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愿意做企业还是愿意做事业,社里的领导很坦率,说这个事要倒过来问你们,事业是什么样的政策,企业是什么样的政策,你把政策给讲清楚了,我们才能选择。这是一点。第二,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问题,还有一个点可以关注,就是现在很多的民营工作室,实际上很多的项目,很多书都在这出,原创的部分、选题都是从这出。如果回顾一下发行领域也是一开始民营有很多的发行公司,所谓的二渠道他们逐渐进来,最后变成国家批准的民营发行单位,我们可以设想未来这些民营的工作室可能成为民营的出版机构,我们可以做这种预想。

    [香港《大公报》记者]:我在看报告的时候没有发现2005年一个比较重要的风向标,就是国学热,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班等等,未来要关注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中传统产业将会占什么样的地位和比重?

    [张晓明]:首先我们觉得国学产业定义的概念,产业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必须有一批企业,有相同的特征,形成一个产业的整体。国学是属于文化发展的问题,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会造成文化内容的新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产业的兴起明显推动文化产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开发也会导致文化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国学作为特定的文化内容也会有人喜欢,人要消费也会生产。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下,自然会形成满足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这方面目前整个的发展要比前些年好的多。因为以前我们一讲起这些事情,往往是国家提倡,国家出钱,领导人说要做,我们就做,但是,往往做出来不会流传下来,可能是更多地体现为一些政治的宣传性的或者领导的意图。我们在新的体制环境里,这种发展更多地反映真实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比较高兴地看到国学的发展也能够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但是从体制上讲,我们认为是这样的问题,因为国学和产业的定义不是一个定义。

    [香港大公报记者]: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不是纳入到未来的规划?

    [章建刚]:这个问题挺好。国学的问题可以把它比较宏观地放在文化遗产的大框架下面去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确实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弘扬的问题。这也是刚才张晓明先生说的,属于公共文化的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是不是可以把遗产包括国学在内看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就是我们把它作为产业可能加以利用的一些资源来看待。这些资源在未来的产业化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看创新。如果仅仅是把过去的东西简单地拿出来,估计在产业化的方向不会有特别大的发展。但是,如果能够创新的话,这个前景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

    [《中国财经报》记者]:第140页关于数字出版方面的,2005年4月份,我国电子书达到了850万,这个时间是怎么样的?

    [张晓明]:这个是出版社研究所做的,这个问题得问一下他们。

    [谢寿光]:这是今年7月份做的一个统计。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感谢新闻界朋友们的光临,尤其是感谢三位专家为我们做的报告。

    我们发布一个消息,本月15号在北京社科院发布北京经济蓝皮书和北京社会蓝皮书。谢谢大家的光临。散会!

编辑: wfj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