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最新报道

山东大嫚诞生记

2006-05-26 20:47:49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王学文 
 

    济南。深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家属院。不远的千佛山已经沉睡,楼前的马路也归于沉寂。一栋五层楼房顶楼的一套房间内,灯光长明,热火朝天。十五台电脑,排成两排,一个个年青的身影,在电脑上勾勾画画,组组合合,创意的火花犹如夜空的星星,跳跃闪烁。甩着美丽大辫子的山东大嫚从这里走向世界;五千年的齐鲁文化从这里推向世界……
    这是2006山东文博会动漫专题片《文化齐鲁 风扬天下》制作团队的工作场景。
    5月25日晚上,记者走进这里。专题片艺术指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宋老师向记者介绍道,山东是历史文化大省,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6山东文博会吹响山东向文化产业进军的号角。为了响应文博会的召开,同时促进山东动漫产业的发展,他们从文博会组委会领受任务,制作以山东大嫚为代表的十分钟文博会动漫专题片。
    宋老师说,按照一般规律,十分钟的动漫片需要120天左右的制作时间。但他们接受任务、动手写剧本时,离文博会召开仅有68天的时间。
    写剧本是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为了赶进度,文博会组委会的同志给宋老师送来有关书籍、光盘。组委会的一位领导同志,在一天晚上十点半忙完其它工作后,一个人步行来到宋老师的宿舍,对着剧本,与宋老师逐个镜头修改,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多钟,期间他的家人几次打来电话催问。
    等到写好剧本、做好各项准备,仅剩52天的制作时间。令人焦虑的是,由于动漫人才短缺,制作队伍没有召集起来。
    宋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四处拉队伍。爱好动漫的网友小隋来了,工艺美院毕业的学生小孙、小田来了……到现在,他聚集了15个人的制作团队。
    今年31岁的网友小隋,老家龙口,10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来山东之前在哈尔滨有一分不错的广告工作。今年4月下旬,在网上熟识已久但从没见过面的宋老师,邀请他加盟文博会动漫专题片制作。小隋考虑了几天时间,毅然辞掉原来的工作,于5月3日来到的济南。谈起其中原因,小隋对记者说,一是因为山东经济发展快,文化底蕴厚,山东动漫产业前景广阔;二是出于对动漫的爱好。对辞职来山东,他一点不后悔。
    团队中有一对特殊的成员,那就是小田和他的男友小孙。他们是从北京辞职回来的。老家是潍坊的小田,2003年与小孙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发展。在北京,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一份工作。今年4月下旬,母校的宋老师给他们打电话,邀请他们回济制作动漫专题片。小田说,他和男朋友考虑了一晚上,最后下决心,两人一起回来。虽然现在工作不容易找,但山东文博会规模大、层次高,给他们搭建的舞台更宽阔,回山东他们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小田还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她本来是要带男友小孙回老家见见父母,然后订婚的,因为忙专题片的事,就推迟了。
    在这套120平方米的工作室,有几张床,还有几个沙发。团队15个人平均年龄27岁,仗着年青,他们每天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困了,就轮流上床休息;有的干脆在沙发上躺一会儿。记者看到,房间的墙上贴着一张“对外服务单位联系方式”,有矿泉水联系电话、盒饭联系电话。宋老师说,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吃睡在工作间,谁有时间谁就打电话买水买饭;他们要求饭店送盒饭一分钟不能迟到。在工作间外的楼道里,记者看到,一个黑塑料袋里,装满了用完的纸饭盒。
    宋老师介绍,在动漫专题片中,以山东大嫚为线索,介绍山东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产业,同时把山东大嫚打造成山东文化符号。现在,山东大嫚的形象早已制作完毕,走入千家万户;整个专题片的制作也进入倒计时。他说,6月16日文博会开幕时,一定能把精彩的文博会动漫专题片送到观众面前。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