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道德的力量>孝老爱亲
站内搜索:
张传荣:为了这个不幸的家,她无怨无悔
2009-03-20 20:46:00 作者: 大众网

  

    在我们陈疃镇,提起张传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身上,旁人也许看不出她的什么特别之处,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熟悉她知道她的人都为她多少年来的付出而感动。她多少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截瘫的丈夫,孝敬公婆,在当地传为佳话。
    1980年农历的11月24日张传荣与陈疃镇西陈疃一村村民许延玲幸福地结合了。当时的农村贫穷程度可想而知。“穷点,怕什么?幸福是人创造的。”抱着这样的信念,她的脸上总是乐哈哈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婚后53天就遭受了灭顶之灾。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丈夫许延玲开拖拉机给人拉树,装载过多,被压倒的树木砸在方向盘上。两腿失去知觉!截瘫!……突如其来的横祸把她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出门时还生龙活虎的丈夫会截瘫……截瘫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后该怎样生活呢?……无情的命运抛给了这个柔弱无助的女人一个最无力面对的难题。
   “怎么办?怎么办?……下一步,怎么走?……”巨大的压力让她身心憔悴,全村人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娘家人都劝她:“离婚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再找一个吧,要不你怎么过一辈子啊……”村里也有好些人劝她:“离婚吧,没人说你,你不能和这样截瘫的人过一辈子,趁着还年轻,再找一个吧。”可她思前想后,当时未知有孕的她毅然决然地留在了丈夫身边。
    丈夫醒来后,知道了自己的情形,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让我死了吧,让我死了吧,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她拉着丈夫的手,说:“你有父母,还有我呀,我们都不会离开你的。”可丈夫仍然自暴自弃,只想一死了之。张传荣生气了,“你也是个明事理的人,真没想到你是个孬种,看看你的父母,你怎么忍心让他们再为你操心啊……”看着日益苍老的父母,看着日渐消瘦的妻子,丈夫渐渐冷静了。有一天,丈夫强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劝她:“离婚吧,我不怪你,我已经是个废人了,也不想拖累你,谁让我命不好呢?……”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想起婚后恩爱的日子,想起年迈的公婆,她的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不走,我要照顾你……”
    丈夫见劝不动她,就故意发脾气,摔东西,还拒绝治疗,逼她离婚。可她不为所动,仍然默默地、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她曾哭着对丈夫说:“无论怎样,我都不会离开你的,你永远是我的丈夫……”丈夫的泪也流了下来,“你这又是何苦呢?……”全病房的人都为这一对苦命鸳鸯感动得泪流满面:“多好的女人啊。”渐渐地,丈夫知道自己的作法只会使她悲痛之中雪上加霜,于是丈夫心软了,回心转意了。丈夫看着日益消瘦的她,心疼地说:“你这是为了什么呀?何苦这么苦自己呢?”她说:“我不为了什么,我愿意照顾你,我们还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
    是啊,因为车祸,丈夫的“天”塌了,可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又为丈夫撑起了一片蓝天,用自己无私的爱给了丈夫一个温暖的家。在院的270多个日日夜夜,她几乎寸步不离。丈夫两次大手术,生里有死,死里有生,可她硬是陪着丈夫从生死线上走了过来。丈夫逢人便讲:“没有她,就没有我,是她给了我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儿子出生后,张传荣以常人难以忍受的承受力,又撑起了这个多灾多难的五口之家。当时78岁的公爹因为儿子的车祸,承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也瘫在炕上。她忙里忙外,坡里家里,照顾公爹,照顾丈夫,却没有人能帮上她的忙。患有精神障碍的婆婆不能看小孩子,只能让她干点杂活,时不时就会出错,反而增加她的忙碌。前几年,为了多挣点钱,家里养了大小4头牛。养牛户都望着发愁,而病灾之户养4头牛,这简直难以想象,这需要一个女人付出多少惊人的劳动啊。光是割草就把她累得要命,但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这个家需要钱啊。夏季,她到十几里地的湖边放牛,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而浑身湿透冻得发抖,嘴唇紫青,是常有的事,这罪哪是女人所能承受的?谁家女人如此?谁家男人能舍得让女人如此?但是在灾难面前,她挺过一次又一次。为了什么?为了丈夫,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多难的家。村里人多少人说她傻,可她却说:“苦点,累点算什么,我心甘情愿,活得无怨无悔。”
    多少年来,她的吃苦耐劳,她的任劳任怨,她的无私奉献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提起张传荣,人们都会齐声称赞,“真是一个好人呐。”
    截瘫病人大小便失禁,但在她的照料下,家中井井有条、干净利落,没有半点异味。无异味,这似乎是平常的一点,在她而言需要多大的付出不言而喻。更不用说自承包责任制以来,她从一个不懂农事的新媳妇一步步学着耕种锄割,家里、地里、园里、公婆、丈夫、孩子,她整天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疼。在她体力不支或力不能及时,她背过脸去没少落泪,但她总是坚持,再坚持。村上的人都说:“一个男人干的活跟不上“延玲家”一个女人,她不容易啊。”村民们、邻居们看在眼里,也都力所能及地帮她一把。她总是心存感激,总是对家里人说:“多亏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不能忘了人家啊。”
    在村里,人们都说她虽活得累,但精神充实。她自己也说:“咱命苦,人穷,心眼实,正儿八经地过日子能过下去,别叫人家笑话咱就满足了。”的确,她没有什么很高的追求,也无什么奢侈的欲望,只想撑起这个家的整个天,让老人、丈夫和孩子少受点罪,再少受点罪;自己多苦点,再多苦点也无怨无悔。多少个含泪不眠的夜晚,她思绪翻滚,好的,她想过;坏的,也考虑过。可她最终的选择是无私奉献的,是纯朴善良的。也许,正是她身上的这一点感动着无数个知道她的人。
丈夫伤后,公爹垮了,婆婆千万别垮呀!为了使77岁的婆婆不再垮下去,不再增添新的灾难,张传荣想方设法让婆婆吃好睡好,有点好的她总是让躺在床上的老少两个病人吃后,再让给婆婆吃,自己却舍不得吃。久了,婆婆也吃不下去,她怎么忍心呢?有一次为了一点剩豆腐,婆媳俩推来推去,碗却摔在了地上,正当此时婆婆的精神障碍症发作,胡搅蛮缠起来,之后竟拿起木棍追打儿媳,她只好跑出去躲避,不知内情的邻居看后生气地对她说:“老东西真不知好歹,你为何不把她推倒?”她擦着眼泪说:“婆婆有病,又年纪大了,我怎么能那样做呢?……”就这样,她一直悉心照顾婆婆到去世。
    婆婆去世后,为了照顾公爹,她绞尽了脑汁。她经常对丈夫说:“咱宁可省吃俭用,也得让咱爹营养跟上,多活几年,等医学科技进步了,还能治好咱爹的病呢!”平时,她照顾起公爹,从不嫌脏怕累。公公有病,经常脾气不好,稍不顺心就发脾气,不是嫌这就是嫌那,她总是由着,从不惹他生气,“我怎么能跟老人斤斤计较呢?何况他还是病人。”她总是这样想。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就这样没有一句怨言。公公内心其实也是很感动,很心疼的,他对前来探望他的左邻右舍和亲戚们夸赞:我是前生修来的福,虽然儿子不能照顾我,可我却有个胜过儿子的“女儿”,我这一生也知足了。就这样,张传荣悉心照料公爹直到他老人家含笑九泉。
    再说,丈夫出院后,精神一度一撅不振,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她知道,丈夫认为自己是个废人了,活着净给家里添负担。为了养活一家五口人,也为了使丈夫感觉到活着不是别人的累赘而是一个有用的人,张传荣和丈夫商量后,在靠近丈夫床头的墙上开了一个洞,按上了窗户,办起了一个小杂货店。她把提来的货放在丈夫伸手能及的地方,使瘫痪的丈夫既能卖货挣钱,又能跟买货的人聊天,消除寂寞。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提货的重担就不得不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每次提货回来,她都累得腰酸背疼。
    有一次,张传荣天不明就起床骑车,到城里提货,当时天气尚好,提货往回走的路上却突然下起了暴雪,张传荣拖着200斤重的货,顶着大雪艰难地往前走,滑倒了再爬起。就这样,等她一跌一爬地挪到家门口时,天已大黑,她的衣服全部湿透了,外衣上却结了一层冰,回到家中已成了雪人。躺在床上的丈夫心急如焚,尚吃奶的孩子饿了一天,嗓子都哭哑了,一家人哭成一团。但她并不后悔,总是说:“吃点苦受点罪算什么,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我能挺过去。”
    为了让丈夫心灵有所寄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替高中毕业的丈夫邮购了《电工原理》及《电器维修》等书籍,让丈夫通过自学掌握了收音机、电视机、电风扇的一般维修技术,免费修理各种家用电器。他还自制了修补喷枪,为村民免费修补喷枪,免费修补各种塑料器具。她总对丈夫说:“村里人帮了我们不少的忙,我们终于也能帮他们做一点事了。”而丈夫也觉得:自己能给别人帮点忙了,自己就不是一个废人了,这样活着也有价值。看着丈夫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张传荣的心终于放下了。她终于为丈夫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心灵的天空。
    是啊,我们每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只有同时为他人,为社会而活着才有价值和意义。
多少年来,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张传荣仍坚持供应儿子上学,从未向学校提出过免费的申请。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她在家里更是儿子的楷模,她给儿子的不仅仅是爱的抚慰,更多的是选择坚强,是与命运顽强的抗争,是百折不挠,是坚定不移,是永不言败,是无私的奉献,是博爱的胸怀,是自强进取。儿子在这种母爱的潜移默化下,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态度。她所做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了儿子幼小的心灵上。
    时值今日,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这个家在张传荣的支撑下历经了8700多个风风雨雨,饱经了生活风霜。她总算熬出了头。长大懂事的儿子想在家里,帮助妈妈照料父亲,因为儿子说:“这么多年来,妈妈实在太不容易了。”可她却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毅然把儿子送到部队当了两年兵。现在儿子有了份不错的工作,帮家里共同撑起了一片天。
    回首往事,这个家在风雨飘摇中也多亏了村两委和邻居大伙的悉心帮助,二十四年前,村两委挑最近的地让她种,对他们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照顾和帮助。直到今天,她也总是说:“亏了大伙们的帮助,要不然我也熬不到今天。”
    多年来,张传荣家历年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她历年被村评为“好媳妇”,并连续多年被镇党委评为“十佳模范媳妇”。对此,她总是说:“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党却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关怀、帮助和荣誉,还是社会好啊。”
编辑: 戴兵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