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道德的力量>孝老爱亲
站内搜索:
邢连凤:带着公公出嫁的“好媳妇”
2009-03-20 21:03:00 作者: 大众网

  丈夫去世,带着公公改嫁,细心孝敬新老公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庭美德,影响着村邻婆媳关系和谐、村风纯正。
  俗话说“好儿不如好儿媳”,这句话在蒙阴县野店镇焦坡村妇女邢连凤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痛失亲人勇挑重担
  邢连凤,1967年1月出生于蒙阴县野店镇焦坡村,1987年与本村青年李兴法结婚。婚后,小俩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丈夫勤快,妻子贤慧,女儿可爱,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李兴法整天感觉身体不舒服,邢连凤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淋巴癌。这无异于晴天霹雳,邢连凤一下子懵了。婆婆过世早,公公年迈,女儿幼小,生活太艰难了,但性格倔强的她,毅然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五年里,丈夫先后进行了五次手术,并到济南进行了一年多的化疗。为给丈夫治病,邢连凤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不仅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而且欠下了六万多元的债。她医院、家里两头跑,在医院她笑脸伺候丈夫,在家里精心伺候老小,还不能误了农活。她经常偷偷的流泪,早晨醒来常常枕巾湿了一大片,但邢连凤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无论多么困难,邢连凤都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丈夫做吃的。1995年,丈夫去世,弥留之际,紧紧抓着邢连凤的手说:“连凤啊,这些年把你拖累苦了,我走以后你再找一个好人家,不要太难为自己。”
  带着公公再嫁无怨无悔
  痛失独子,年迈的公公,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终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许多次,邢连凤到田里干活,看到出去放牛的公公一个人躲在山坡上偷偷的痛哭。邢连凤面对年迈的公公,年幼的孩子,债台高筑的这个家,毅然把丧夫之痛,深深地埋在心底。无论生活多苦,农活再累,每天早晨她都早早的起床,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端到公公面前。虽然条件差,她总是千方百计变着法的给老人做好吃的,老人牙口不好,爱吃软饭,她就多包饺子、做面食,宁愿亏着自己,也绝不让公公受苦。公公看到每天忙碌、日渐消瘦的儿媳,心疼地说:“连凤啊,你还年轻,不要挂念我了,为自己以后盘算盘算,再找个合适人家吧。”但邢连凤总是安慰老人家:“爹,兴法没了,我就是你的亲闺女,我绝不会撇下你的。”
  许多热心人,都很同情邢连凤的不幸遭遇,纷纷给她介绍对象。邢连凤对媒人说:“我只有一个条件,要嫁就带着公公一起嫁。”男方听到这个条件后,都打退堂鼓了。本村有个叫冯应全的小伙子,对邢连凤的不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更钦佩她有一颗贤惠、善良的心,农忙时就常常帮她干农活,天长日久,两颗善良的心贴近了。在好心人的撮合下,1997年秋天,邢连凤带着公公和女儿与冯应全一起重新组成了一个家。
  重新建立家庭后,夫妻俩齐心协力,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为了还债,除了承包了五亩果园外,邢连凤还喂了60多只长毛兔,10多头猪,夫妻俩人磨过豆腐,收过破烂。他们对老人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怕公公寂寞,在她的提议下,他们硬是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给公公买了一台电视机。05年春天老人患肺炎,卧床不起,村里医生为公公治疗没有效果,她非常着急,正值春季果树管理最忙的时候,她和丈夫全然不顾家里的农活,借来三轮车连夜将公公送到县城医院。住院期间,她天天守候在公公的病床前,端屎端尿,喂饭喂药,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病慢慢好转,邢连凤也瘦了一圈,等到公公出院回到家时,已经错过了果树授粉的时机,老人感动得逢人就夸:“连凤真是俺的好闺女啊!”。老人平时也力所能及帮助夫妻两个照顾小孩,农忙时干些家务活,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同样,对冯应全的父母,邢连凤总是嘘寒问暖,有活抢着干,有好吃的总不忘给老人送去。
  有付出必有收获真爱永恒
  邢连凤,一个普通的农家女----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一个柔弱的女子用真诚的爱和坚强的毅力,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美丽的天空。邢连凤带着公公出嫁,孝敬老人的事迹成为当地人学习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整个焦坡村婆媳关系和谐,村风纯正。她多次被镇妇联、县妇联评为“好媳妇”,2005年重阳节被省妇联、省文明办、省老龄委表彰为山东省“尊老敬老好儿女”,2006年邢连凤一家被省广电局、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妇联等单位评为“齐鲁文明一家人”幸福和睦家庭,成为全省3个获奖家庭之一,并获得3000元奖金。回家后,邢连凤感恩社会,回报社会,表示自已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她主动用奖金买了豆奶粉、茶叶等看望村里的五保老人。今年,她又被市妇联表彰为“三八红旗手标兵”,被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表彰为“全省孝老爱亲模范”。她的事迹在《大众日报》、齐鲁文明网等媒体刊登后,在沂蒙山区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向她学习,掀起了尊老敬老的新热潮。

编辑: 王晓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