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道德的力量>助人为乐
站内搜索:
李云广:永远的梦想无悔的选择
2009-03-20 20:52:00 作者: 大众网

    一个小型民营企业环保炉具厂长,几年来,将累计680万元的积蓄无偿捐助给临沂师范学院和几所中小学校,帮助3000多名学子实现了读书的愿望。

李云广,小型私营企业临沂环保炉具厂厂长。几年来,李云广向临沂师范学院和几所中小学校无偿捐助68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和资助困难学生,实现了他20多年来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这样一个梦想。

    家境贫寒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李云广出生在临沂城西古城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亲常年有病,家里的主要劳力便是母亲。李云广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60年代,公社里的干部了解情况后,将李云广家的贷款全免了。他的父亲知道后,激动得老泪横流,当晚,将李云广兄妹三人召集在一起,郑重地说:孩子呀,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加入共产党,报答党的养育之恩。父亲的这番话在李云广心中撒下了种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李云广一个美好的梦想。

 李云广永远不会忘记初中时的班主任黄老师。这位有着菩萨般善良心肠的老师,每学期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给李云广买课本,每到周末还让李云广到他家吃饭。李云广也不会忘记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每天都从自己并不宽裕的伙食中硬抠出一两、二两饭,把节余的饭票送给李云广,整整资助了李云广两年。

 老师们给予李云广的爱,深深地雕刻在李云广的心头。李云广决心考上大学,做一名人民教师,梦想让更多家境贫困的孩子们都读上书。

 19725月,经人介绍,李云广到邻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头几年李云广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这可以实现他教书育人的梦想。然而,很快李云广就又感到痛苦。因为,他发现这里的农村同样非常贫穷,因交不起几角钱的学费而中途辍学的学生很多。

    为偿心愿艰苦创业

 1980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李云广萌生了辞职经商挣钱救助那些失学孩子的念头。

 1984年,李云广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亲友的劝阻,带着那个梦想辞职经商。一开始,李云广搞牲畜繁育,后来养猪获得成功,他用第一年赚的400元钱买了辆12马力的拖拉机和弟弟搞起了经营。1987年,李云广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建成了临沂市首家环保节煤灶厂。在此基础上,又将节煤技术应用到采暖炉、茶水炉上,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一系列新产品,生意越做越红火,李云广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由于过度操劳,李云广的身体每况愈下,199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突然昏倒在地,经医生诊断为心肌炎。通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他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当医生要给他用2000元一针的进口药时,被他拒绝了。妻子不解地握着李云广的手流着泪说:孩子他爸,你天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辛辛苦苦挣那么多钱干啥?女儿和儿子也在旁边懂事地劝李云广:爸爸,你不要这么辛苦地挣钱了,我们长大后,用自己的手养活自己。听了儿女们的话后,李云广心里倍感欣慰,他抚摸着儿女们的头郑重地说:爸爸是要圆一个埋在心里20多年的梦呀!

     多年积蓄慷慨助学

 随着资金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李云广决定将20年的梦想付诸行动。2000年,李云广在一份国家权威部门的报告中看到,每年我国新招的大学生中贫困生占20%,特困生占10.5%以上,有一些贫困的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特别是当李云广从报纸上看到某省一农民夫妇因儿子考入大学后愁得双双喝药自尽的消息后,引起了他的极大震动。经过深思熟虑,李云广决定借鉴希望工程的经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搞一个人才工程,专门救助那些贫困的大学生。

 当他将这个计划提出来时,妻子儿女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云广为之奋斗了20年的梦想就是救助困难学生。妻子表示理解,儿女们更是坚决支持。当时在临沂师院上学的女儿还积极建议李云广将这个助学项目设在她们学校。通过调查,得知临沂师院数千名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特困生,他们一年四季没有替换的衣服,吃饭仅靠煎饼和咸菜充饥。于是,李云广决定把厂里盈余的20万元拿出来,捐献给临沂师院设立专项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后来他发现这些钱太少,每年仅资助40名大学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他将近20年来家中的全部存款拿出来,捐给了临沂师院。2000年秋天,李云广怀揣着16张存折,骑着自行车将银行里的80万元本息取出来,充实到基金中,使捐款总额达到100万元。而此时李云广家中的存折上只剩下48.80元整,厂里的流动资金只有7000元。

 李云广清楚地记得,2001年春节刚过,临沂市人大正式形成决议,要在临沂师范学院基础上筹建临沂大学。从小就怀有大学梦的他,为临沂大学的即将诞生而高兴。他想,作为已经富起来的一部分同志,应该带头倡导大家来支持临沂大学建设,那样就可以培养更多的老师来教育更多的孩子。2001511日,李云广再次做出了一个决定,将一年来的销售收入除掉工人的工资、奖金外,盈余的100万元再次无偿地捐献给临沂师院,追加到基金里面。此时,临沂师院以李云广的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已达到200万元。

 大学建设,百业待兴,为了朝大学建设这个炉膛里添几把柴,在2002116日,李云广又将一年多来的货款凑齐了300万元,再次无偿地捐给了临沂师院。至此,他向师院的捐款已达到了500万元。为了证明自己将这笔巨款无偿地捐给了师院,李云广于2003年元月15日,又请兰山区公证处的公证员来到师范学院,当着李云广和临沂师范学院领导的面对这笔捐款进行了公证。在200553日临沂师范学院65周年校庆期间,李云广又向临沂师范学院捐款100万元。

近几年来,李云广还向沂水县王家庄子中学、临沂三中、聊城技工学校等单位捐助钱物达到80万元。到现在,李云广全家人仍然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

    光荣入党实现人生价值

20021月,李云广光荣地被临沂师院党委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为此,他激动得几夜没睡好觉。

李云广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的是,几百个优秀的贫困大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大学生高林,这位来自蒙山腹地的农家子弟,曾因交不起学费面临休学的困境,在云广奖学金的资助下,以优异成绩毕业,走上教坛,如今成了全县骨干教师。

大学生刘玉宝,家庭困难,全家每年总收入不超过两千元,面对巨额学费,他愁得眼泪汪汪,在云广奖学金的资助下,他如今已本科毕业并考上重点大学公费研究生。

刘玉宝在给李云广的信中说:我尊重您的人格,不只是因为您给了我帮助,更重要的是您使我知道了如何做人

虽然李云广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李云广在临沂师范学院校园里走一遭,不管院长、教授,还是在校的学生,他们都用一种特别亲切、特别尊重的眼光看着李云广,给予了李云广无限的尊重和崇高的赞誉。

   李云广说:党和政府叫我当了省劳模、全国劳模、中华慈善人物,全国100多家报刊电视台报道过我,我从内心里感谢社会和大家的厚爱,这些荣誉我会十分珍惜。20多年的风雨兼程,支持李云广的就是那心底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目前才实现了一部分,他向自己下了军令状,要再接再厉,用510年的时间,向社会助学捐款1000万元!

由于李云广捐资助学业绩突出,2002年被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弘扬沂蒙精神先进个人称号;2005131日被评为爱心中国——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位慈善人物2002年、2005年,李云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编辑: 王晓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