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百名记者报全运>经济导报_孙罗南

济南,会记住他们的脸庞

    全运会已经进入尾声,连续奔波的记者们疲惫之情溢于言表。但“翔旋风”的席卷无疑又点燃了众人的热情,新一轮的“追风”行动早已启动。

    25日上午10点,田径竞委会给每位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发了一条手机短信:25日晚上田径比赛单元的拍摄证和混合采访区采访证,从下午3点开始在记者工作室发放顺序号,赛前1小时开始凭顺序号和注册记者证发放拍摄证和采访证件。

    由于证件数量有限,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媒体记者开始在田径赛场的记者工作室 “排排坐”,等待证件的发放。早在24日,记者工作室里,一排椅子长龙般向前延伸,到了墙角处再拐个弯。每个椅子上放着记者证、背包、相机脚架等,有人还把印有“新华社”字样的衣服摆了上去,更有甚者干脆在椅子上放了张字条——“CCTV-5占”,着实“咄咄逼人”。

    如此“圈地为王”的壮观场面在25日还有“续集”。早上8点,个别在前一天“失手”的记者便开始“排兵布阵”,抢占有利地形。椅子排名第一的记者专门准备了一张A4 白纸,直接写上硕大的“NO.1”字样,摆在椅子上以示炫耀,令人忍俊不禁。已经在媒体看台和混合采访区占好位置的记者们也战战兢兢,一刻也不敢动,生怕阵地被抢。

    就在媒体为刘翔陷入“癫狂”之时,全运会的大多数项目已经悄然进入了决战阶段。正所谓冰火两重天,与刘翔的惊人票房号召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场馆寥寥数百名观众的可怜上座率。在“飞人”的星光掩映下,全运会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就显得黯淡了许多。

    事实上,能成为刘翔的人毕竟屈指可数,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讲,他们没能登上最高的领奖台,甚至与奖牌无缘,他们并不是运动场上的主角,但他们,同样让我看到了运动的律动,看到了拼搏的轮廓。

    全运赛场上,我每天都会见到一些令人难忘的原生态的表情,自信的笑靥、低头不语的悲情、有些散乱的眼神,还有那一张张激动抑或遗憾、伤感的脸庞。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足以让人动容。

    4年一个轮回,这些面庞黝黑、朴实无华的小伙子姑娘们,注定将继续在烈日和汗水中度过他们最美的年华,在无人喝彩的寂寞中奋斗前行。

    这,是运动的魅力。受人追捧的,无人问津的,济南,都会记住他们的脸庞。

王琳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