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罗京去世>生活片断

罗京是著名"妻管严" 称怕老婆没啥不好

罗京圈内著名“妻管严”称怕老婆没啥不好(图)
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罗京圈内著名“妻管严”称怕老婆没啥不好(图)
足球是罗京的业余爱好。

  本报讯 罗京的名字早已随着央视的《新闻联播》走进千家万户,在二十多年的播音生涯中,罗京以磁性的嗓音、冷静的外表、“不变”的年龄,以及充满责任感的敬业精神,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曾三次被评选为“央视十大优秀播音员”。

  荧屏之上,罗京给观众留下端庄肃穆、不苟言笑的印象,很“酷”。可是在荧屏之后,他还是圈内有名的“妻管严”。罗京认为夫妻过日子难免会有磕磕绊绊,适当的“妥协”不是谁给谁让步的问题,而是婚姻生活中的一种智慧的选择,男人“怕”老婆没什么不好,那是疼爱老婆的表现。

  相识,导师家里搭桥

  罗京的父母是四川人。上世纪50年代来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他60年代初出生于北京,在家中排行老二。

  1979年,罗京上高二时,一个同学要去考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让他陪着一起去。结果无心插柳柳成阴,同学落选了,罗京却因帅气的形象和动听的嗓音,意外地被现场主考官看中。1983年,罗京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开始了他辉煌的播音生涯。

  1985年,罗京在全国的名气已经不小了。播音系的李钢教授看到他终日奔忙,就找机会给他介绍对象。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同样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的刘继红,带着问题到导师李钢教授家去请教,恰好碰到了回母校拜访恩师的罗京。刘继红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大5岁的师兄敬佩不已。因为专业相同爱好相似,两人聊了很久。刘继红给罗京留下了文静大方的印象,而她这种性格,正是罗京所喜欢的。

  交往,老人点头谈婚论嫁

  经过两三年的交往,两人开始谈婚论嫁了。这时,双方父母却有了疑虑——罗京的父母是朴实的知识分子,担心出身于高干家庭的刘继红有娇小姐脾气;刘继红的父母则担心罗京是“国脸”,他在家里会不会摆名人架子,让女儿吃苦呢。

  罗京了解到准岳父岳母的顾虑后,就提着一个水果篮来到刘家看望两位老人。刘母与罗京闲聊时,随口问他喜欢哪种类型的女性。罗京实话实说:“我喜欢那种通情达理,有事好商量的女孩。漂亮当然好,但如果长久相处做夫妻,内在的东西就很重要。”

  罗京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父坐在一边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吃完饭后,罗京抢着去洗碗。刘母连忙阻止说:“女婿头次上门,哪能让你做家务啊!”刘继红听母亲这样说,羞中带喜地说:“妈,你跟爸都答应啦”母亲含笑点点头。

  刘继红之后也硬着头皮到“国脸”家里探虚实。在去准公公婆婆家之前,从来不下厨做饭的刘继红跟女友现学了三个菜:老火鸡汤、白灼虾、香菇菜心。三个菜学了一个星期。最后准公婆面带微笑,认可了这位勤快的“娇小姐”。

  1988年6月,罗京和刘继红在北京举行了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

  婚后,她回家做了“全职太太”

  刘继红考虑到丈夫职业的特殊性,婚后一个人把家庭重担挑了起来。每天晚上,不论罗京多晚回到家,家里都亮着一盏温暖的灯,累了一天的刘继红总是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他。罗京一踏进家门,她就递上一杯热茶,茶里不是泡着胖大海就是泡着几粒红枣……

  1995年,罗京和刘继红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大胖小子出世了。罗京给爱子取名“疏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梧桐树的枝干挺拔高远,长大以后成为品格高洁的人。生活中,他和妻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1996年以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录播,就是当晚7点的节目可以提前录制好,到时候播出就可以了。从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稿子提前10分钟才到播音员手里,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稿件来得就越迟,有时甚至到要播音时才拿到稿件,这对播音员的素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台里规定每念错一个字要扣200元钱,如果累计错三个字以上,就要去学习班充电,考试过了以后才能重新上岗。罗京和其他播音员一样,播音时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有一次,一个外行人问他“你们每次节目播完后,和搭档收拾资料时都说了些什么呀”罗京笑着说:“我们在说,终于又熬过去了一天!”刘继红知道这件事后,深感丈夫在工作中压力很大。

  他们的儿子上托儿所后,每天需要人接送。有一次,他们同时在单位加班,等刘继红赶到托儿所时,其他孩子早被接走了,只有儿子孤零零地站在门口哭泣。从那一刻开始。刘继红萌生了一个想法:辞去薪水比罗京还高的工作,回家做“全职太太”。

  美满,做“妻管严”没什么不好

  为了帮助丈夫减轻工作压力,刘继红从来不让他做家务,而是给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和他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即使自己心里有什么不愉快,也尽量不表露出来。有一次儿子病了,需要住院治疗。半夜里,罗京下班后赶到医院准备陪床。刘继红担心他在医院休息不好,影响到第二天的播音质量,坚决不让他住在医院。罗京体谅妻子,坚持要陪在儿子身边。刘继红就发火了,说如果罗京不走,她就带着儿子出院。罗京只好回家睡觉,心中对妻子充满感激。

  然而,再美满的婚姻,也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罗京从婚姻中学会了“妥协”和“忍让”,他认为妥协不仅是为了“家和万事兴”,而且妥协里还潜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坚定的决心——无论怎样,都要把事情做成;无论怎样,都要把日子过好。

  有一段时间,罗京抽烟特别厉害。刘继红劝他少抽或者不抽,他总是“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表面上答应戒,背地里却偷偷地抽。有一次,他躲在卫生间里过烟瘾,被妻子发现了。刘继红责备他说:“你是播音员,怎么能这样不爱惜嗓子” 后来, 在妻子的督促下,罗京基本上戒了烟。

  有一年冬天,两人为一件小事争执,性急的刘继红声音高了八度:“你到底要怎么样”罗京害怕争吵伤了彼此的感情,主动避开妻子的火气,闷着头一个人走进了书房,老半天也没出来。半夜里,他出来一看,刘继红睡在了客厅里的沙发上。他的心里像被什么刺了一下,歉意从心底涌了上来。他怕妻子睡沙发着凉,于是轻轻走过去,俯在妻子耳边说:“你可以和我生气,可不能和自己的身体生气啊。以后再不能睡沙发了,我会心疼的。”此后。他们夫妻之间形成了几条不成文的规矩:吵架不过夜,女士不许睡沙发,有什么想法要相互坦诚地交流沟通。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罗京对婚姻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觉得,夫妻要和谐持久,就要学会给自己搬梯子、找台阶,否则等闹僵了,一个东一个西,那还过什么日子呀!其实,夫妻之间闹点矛盾,哪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只要一方肯退一步和让一点,婚姻就会奏出和谐的乐章。

  家庭, 掌握彼此的“情绪密码”

  作为《新闻联播》的资深播音员,罗京以其大方沉稳、平和朴实的播音风格,让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感到十分亲切。可是作为播音员,他从来没有“轻松”过。从事这个职业要有非凡的敬业精神,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程序,对人是个考验。 罗京虽然每天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但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中也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很多时候,罗京把家当成调整工作状态的理想场所。通过近20年的夫妻相处,刘继红慢慢掌握了罗京的“情绪密码”,知道他心理和生理周期上的高低变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像个心理医生,依据丈夫的情绪变化进行调节,使丈夫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所以,当有的观众来信,希望荧屏上严肃的罗京笑一笑,或者“激动”一回时,罗京解释说:其实生活中让我激动的新闻有很多,然而播音员的职责是陈述新闻事实,而不是用自己的情绪、用激动的表情去感染观众。

  罗京在工作上的这份理性,免不了要带到婚姻里。他和妻子结合以来,夫妻之间没有更熟悉也没有更陌生,认识的时候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两个人也没有觉得更爱或者更不爱。生活平平淡淡,情感朴朴素素 。

  改变,罗京跟妻子学做菜

  生活中,罗京和刘继红的性格可谓天壤之别,刘继红是感性中的感性,而罗京是理性中的理性。有一次,他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刘继红看到一些漂亮别致的贺卡,觉得能代表自己的心声,她还没想好送给谁就买了一堆回家。罗京却从来不注重形式,偶尔回家会拎一袋子菜或是点心,但很少带回来一枝玫瑰。刘继红为此常常抱怨,觉得丈夫不会浪漫和甜言蜜语。在妻子看来,很多时候,丈夫的一句温情体贴的话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罗京偏偏连一句“老婆,今天你辛苦了”的话也不说。天长日久,刘继红也就习惯了丈夫的实在。

  有一次,刘继红身体不适,很少下厨房的罗京硬着头皮做饭。他忙活了大半天后,才端上了一碗面条,因为不懂得掌握火候,面条煮得分不清面和汤。刘继红吃了一口就放下了,眼睛酸酸的。罗京尝了一口,才发现味道又苦又咸,实在难以下咽。想到妻子病了都吃不到自己做的可口的饭菜,罗京心里特别难受,下决心跟妻子学做菜。如今,罗京可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了,他最拿手的菜是“玫瑰鲜虾”:先把虾仁炸好,然后起油锅把玫瑰花瓣放入,迅速炒几下,盛出后撒在虾仁上,玫瑰花保持着原先的色彩,衬在虾仁上非常好看。这道菜成了他的“保留节目”,每当刘继红吃起这道菜,心里就充满了甜蜜。

张鹏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