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72岁老太养母>媒体报道

济南时报:养儿防老还是政府养老

     在72岁的孙法菊拾荒孝养九旬母亲的事迹感动21万多名网友以及众多海内外热心人时,读者和本报记者也在思考——— 孙法菊拾荒孝养九旬母亲的事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养儿防老靠谱吗?“儿”的地位、经济、良知、情绪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养儿防老的危险性。
    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老年社会,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甚至八位老人的情况正在不断出现并递增,并出现“老人养老人”的情况。我们的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该如何应对这些新变化?12月17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友热议:经济实力有限,养老有心无力
    网友“想入非非”说:“我是独生子,我自认为受到了良好的传统道德教育,而且是非常想孝顺父母的人,但房价这么高,工作这么难找,生活节奏这么快,想赡养父母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实力啊!”
    网友“下半辈子被啃”说:“我今年在恐惧中步入60岁了,按理说我该被儿子养老了。可我哪敢啊?儿子结婚的房子还是我买的呢,现在还管着儿子吃饭。儿子很孝顺,可惜他没有能力给我养老啊。看来我这下半辈子注定被啃。”
    网友“类似”说:“孙法菊孝养母亲不是个例,相关部门不要动不动就拿那些呆板的条条框框说事,而应该看到社会的新变化,并采取新对策,真正地让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养!”
专家观点:养儿防老不如政府养老
    曾在网上发表评论文章的江德斌说,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社会,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政府层面的保障体系欠账过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家庭人口减少、劳动力下降的趋势下,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保障的投入,主动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北京学者秦关表示,养儿防老是一种典型的私力救济,它主要靠道德伦理维系,但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地位、经济、良知、情绪等因素,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正在试图从养儿防老、私力救济的传统社会转型到政府养老的现代公民社会,这说明养儿防老不如政府养老靠谱。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71.6%的被调查者表示,今后打算“靠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养老。“年轻时攒钱”、“退休时再找活儿,干到干不动为止”、“以房养老”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只有8.4%的人“指望子女养老”。
我省现状:社会化养老是一种趋势
    今年11月10日,山东省老龄委通报了《山东省2008-2020年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对策研究》成果报告。报告显示,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自今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10年每年净增72万老年人,将比全国提前5年结束人口红利期。
    据2008年底抽样调查,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337.28万人,居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14.20%,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
    董宝英和孙法菊母女俩刚住进老年公寓时曾不解地说:“我们都有儿有女啊,到这里来不让人笑话吗?”经记者解释,两人对养儿防老有了新的认识。
    幸福家园老年公寓的院长于弘君告诉记者,我国的传统观念还是养儿防老,有些老人担心被送进老年公寓后,邻居们会笑话自己的儿女不孝顺,因此有压力。但随着媒体的宣传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容回避的养儿难防老的现实,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社会化养老。
(记者黄智义)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