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2009山东两会>权威发布

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全省人民经历了一系列大事、难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重大安全事故;全力支持抗震救灾,积极开展灾后对口援建;在驻鲁部队大力支持下战胜严重浒苔灾害,全力做好奥运安保工作,保证了奥帆赛、残奥帆赛的顺利举办。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灵活审慎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年中,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我们全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增效益、促民生、保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出台后,我们及时制定 21条政策措施,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1072.1亿元,增长 12.1% ,按平均汇率计算,人均4749美元;农业连续6年丰收,粮食总产达到 852.1 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718.8亿元,增长13.8% ;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10367.2 亿元,增长14.0% 。地方财政收入 1956.9 亿元,增长16.8% 。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435.4亿元,增长23.1%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381.2亿元,增长23.0% ;外贸进出口总值 1581.4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 82.0亿美元,分别增长29.0% 和10.2%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26930.2亿元和 20053.9亿元。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取得新的成效,全年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8 件,发布政府规章8件;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普法和依法治理深入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普遍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平安山东”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推进。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和腐败分子。

    文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省属出版、发行、影视、报业传媒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初步完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文化惠民工程顺利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山东文博会、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和首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等重要活动,创作生产了一批以电视剧《闯关东》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精品。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现新的突破,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我省体育健儿创历史最好成绩,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305 元和 5641 元,分别增长 14.3% 和13.2% 。对群众承诺的五件实事全面兑现。全省 800 多座头顶库、串联库完成除险加固;农村低保标准由 800 元提高到900 元,保障人数达到 187.5 万人;新建改造村级卫生室6300 个;安排财政资金2.69亿元支持家电下乡;新增廉租住房保障 3.2 万户,建成经济适用住房 5.1 万套。城镇新增就业 114.7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149.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5% ,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均超过 1260万人,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省连续18年保持低生育水平。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残疾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淘汰水泥落后产能 1458万吨、小火电140万千瓦、钢铁落后产能 52.8 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5.73% 和 7.15% ,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全省污水处理实现“一县一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63% 。新增造林面积276万亩,新建湿地和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5 处,新增农村沼气用户45万户。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根本途径,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为基调,重点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开拓城乡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重点提高产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重点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 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 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10% 左右,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稳定利用外资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7% ,新增城镇就业 90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 4% 左右。主要约束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5.45%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均下降 4%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需要说明的是,今年提出 10% 左右的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完成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各项任务。与过去几年不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还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实现这一目标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必须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全面落实各项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抓好大项目的建设和接续,今年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投资不低于 1.6 万亿元。切实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山东段等7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德大线等7条铁路,新建和改造铁路 3341 公里。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开工和在建规模达到761 公里。开工建设烟台新机场、济南机场指廊工程,加快威海、东营等机场改造。优化沿海港口布局,重点推进青岛前湾集装箱和日照 30 万吨原油等 18个港口项目建设。新增火电装机容量316万千瓦,开工建设海阳核电站和荣成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建成投产风电、生物质能发电50万千瓦,加快推进河北黄骅至滨州500千伏电网工程和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切实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

    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政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逐步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稳定扩大汽车消费,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大力开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引导城市超市和连锁店向农村延伸发展,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房地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切实做到“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激活一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资金、土地供应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新增廉租住房保障2万户,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260万平方米。启动农村住房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和帮助农民新建改建住房,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落实住房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放宽二套房购房政策,加快发展二手房和住房租赁市场,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信贷支持,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幅度提高农业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大型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创建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立足战胜春旱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自然灾害,争取今年粮食再获丰收。发展棉花、油料、蔬菜、果品和水产品生产,稳定生猪养殖,实施好奶业振兴计划。

    抓好农业提质增效,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新建50 个市县两级监测中心,加快推广农产品清洁安全生产技术,扩大标准化示范区和生产基地面积。推进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支持 500家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继续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高度重视我省农产品出口,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搞好农村多种经营,办好第七届全国花卉博览会。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落实好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规划镇村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健全管理养护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继续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再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农村电网布局,提高供电可靠率。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共部门服务向农村延伸,增设服务网点,扩大服务范围。继续实施农村“三清、四改、五化”工程,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快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增沼气用户 55万户,新增农村太阳能热水器30 万台。继续抓好南水北调东线、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胶东调水主体工程,搞好 62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重点河道治理,建设好黄河标准化堤防和沿海防潮堤工程。今年,再完成1366 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进一步搞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实行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克服当前困难,必须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长远发展看,必须充分运用倒逼机制,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在市场开拓上取得突破。强化市场开拓意识,引导企业加强市场调研,细分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营销网络和营销机制建设,推动企业营销创新。大力开拓重点建设项目市场,提高重点工程省内产品配套率。坚持国内国际市场一起抓,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开辟工业品出口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在企业技术改造上取得突破。认真制定和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充分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大幅度增加技术改造投入,今年各类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改投资要争取实现650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 以上。

    在企业管理上取得突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规范企业基础管理,抓好企业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推进管理精细化,引导企业练内功、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强化企业战略管理,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切实防范经营风险。开展诚信管理示范企业活动,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上取得突破。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重点在工业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改造、企业与行业管理及新兴产业创建等领域推进信息化。大力发展软件、芯片设计与制造、半导体照明、射频识别、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提高职工素质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企业振兴和长远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上取得突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今年要争取完成钢铁、地方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的优化重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融资条件,扩大准入范围,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自主品牌、优势产品和骨干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各类重点科技创新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作用,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机构。要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围绕做强我省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在关键技术领域力争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更加紧密对接。要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节能减排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弱化。要抓好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继续推进千户重点企业节能。要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搞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搞好城市扬尘、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近海海域污染防治。强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督。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和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抓好循环经济发展。探索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全民节能活动。要抓好考核监管,加大节能减排行政执法力度。

    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强化带动。一是加快济南省会建设,增强现代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省会经济的辐射作用,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发展。二是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般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全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三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农业、临港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启动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试点,增强鲁北地区发展活力。四是搞好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推动鲁南经济带煤电化工、能源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发挥综合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抓好“双30”工程,支持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突破菏泽力度;落实好对口援建北川各项措施,启动新县城和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农村永久性住房和乡镇驻地建设,为再造一个新北川作出贡献。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也是拓展消费领域、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现实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深入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文明山东”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进国有大型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实行文化市场统一执法。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免费开放力度。建成规范化的乡镇综合文化站355 个,新建农家书屋 1万个,完成省博物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主体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实施精品工程,繁荣文艺创作,组织好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城乡文化环境。精心筹备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办好第七届全国园博会和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搞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要切实搞好创意规划征集和科学论证,先期启动历史遗存的修缮保护和有关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创意山东”计划,培养创意人才、扶持创意企业、建设创意园区,加快发展网络动漫、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实施齐鲁文化品牌战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多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

    社会民生建设办好五件实事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今年,要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关心的五件实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中央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城乡基层、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吸纳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补贴力度,统筹做好城乡各类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和分配关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稳定就业岗位,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努力缓解就业压力。

    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将更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和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加快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物价上涨和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与保障标准联动机制,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实行分类施保。农村低保标准由900元提高到1000元,做到应保尽保。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发展老龄事业。不断增强社会救助能力。改善残疾人服务设施,解决好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积极支持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发展慈善事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制定《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巩固发展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授课和考试制度改革。健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优化高校学科建设,加强师资和教学管理,稳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今年省属高校的生均经费定额再提高300 元。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安排 7.95 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规范教育收费,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加快制定并实施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疾病防控。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用2年时间实现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15元,并逐年有所提高。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优质卫生资源向基层转移,改造好县级医院和 266 个乡镇卫生院,规划建设好13000 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在全省推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把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逐步推进市级统筹,全省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100 元,各级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人均不低于 80元。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全省低生育水平。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实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向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努力,使全省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足快乐的幸福生活。

    同时,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山东”建设,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本报济南2月13日讯 今天,姜大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必须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实现管理创新。

    要提高素质能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形成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提高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本领。各级政府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切实增强研判形势、把握大局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要加快职能转变。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今年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要改进政风行风。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满腔热情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要切实反腐倡廉。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加强对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干净干事。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继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