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青春体验印象山东>优秀调查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政策视角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前 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之根,自2007年始,党的十七大从国情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部署,提出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因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渐渐深入人心。我们在东营市调研了以吕剧为代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毫无疑问政府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发扬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立、健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体系建设与完善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也是对吕剧等民间非物资文化遗产自身的涅磐重生。现实的发展道路不免坎坷,文化突围,路在何方?200975日至20日,调研团队分别奔赴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牛庄镇等地对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民间文化团体以及群众开展了调研,总计在黄河三角洲行程400多公里,通过与民间艺人、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参观农家书屋及博物馆等活动,获得了大量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手资料,与此同时调研团队查阅了大量的民间文化遗产文献资料,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考察。

第一章         寻根之旅—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生存状况调查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8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缔约国的义务,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和宣传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它是指“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 (2) 表演艺术;(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山东省东营市目前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吕剧和短穗花鼓,此外还有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数目庞大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有代表性的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它民间文化遗产展开延伸探讨,在政策背景下探索民间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1东营区牛庄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研

1.1.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牛庄镇概况

吕剧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其创始人是牛庄镇时家村民间艺人时殿元,牛庄镇也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民间吕剧艺术之乡”称号,牛庄镇庄户剧团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因此,调研队的首站便选在了吕剧发源地——千年古镇牛庄。

200377,经山东省文化厅批准在东营市成立山东省吕剧博物院。东营区牛庄镇被授予山东省民间吕剧艺术之乡,牛庄镇时家村也建立了吕剧陈列室,为吕剧的保护、传承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想听吕剧腔,请到时谭武杜张(村)”,此话说得是山东地方戏曲吕剧在其发源地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受群众欢迎的程度,时、谭、武、杜、张是牛庄镇东的五个村落,被誉为牛庄镇“五朵金花”。根据镇政府介绍,牛庄镇依托吕剧故乡、革命老区、民俗工艺、生态农业等板块,重点扶持 “乡村风情游”,主要是突出“时谭武杜张”五朵金花吕剧故乡观光、杜北水库生态旅游观光、牛庄革命烈士祠瞻仰等方面,同时,充分挖掘发展解家草编、曹家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突出民俗风情游特色,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前来观光旅游,感受吕剧故乡的文化底蕴,享受“农家风情”的独特风情。

2008年国家公布了第二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吕剧位列传统戏剧名录。吕剧发源于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山东戏曲的主打剧种,是全国八大优秀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吕剧博采众长,曲调活泼,语言通俗生动,生活气息浓郁,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被誉为“一个多世纪驴跑村巷,一个多世纪冠冕辉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唱一方曲。生长在牛庄镇的人们天生就对吕剧有着特殊的偏爱, “锣鼓一响,手脚发痒”,“一家人亮开嗓子就开唱,一台戏不用外人帮”,“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在门框上”,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就是当地人喜爱吕剧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熏陶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气息。(本章节图为大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杜瑞杰家实地采访调研)

 

1.1.2农村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研

位于牛庄镇的大杜村就是“五朵金花”中的“杜”,由于目前大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全镇中最好,2008年大杜村获得了“山东省小康文明村”称号,文化工作诸多方面值得借鉴。大杜村现有居民500户,1500余人。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棉花、外出务工、跑运输为主,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这要归功于其中四分之一的农户跑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村里集体收入还包括附近胜利油田采油队的一部分占地支出。

在文化建设方面,村里引以为豪的是本村村村民杜瑞杰创立的牛庄镇吕剧团,“村民热衷参加文艺活动,老人小孩几乎都能哼上几段戏曲唱腔,我们是宁唱一出戏,不修五米路。”杜瑞杰说道。据介绍,常年活跃在剧团的村民有30人,农闲时节会更多,牛庄镇的居民天生对戏曲有爱好,“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在门框上”,就是对村民的真实写照,吕剧团每年承担演出一百余场次,受到了方圆百里百姓的欢迎。

作为试点,2009年牛庄镇在大杜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文艺排练室、器材室、舞台等一应俱全,与此同时大杜村建立了120人的秧歌队和锣鼓队,迄今为止全省规模最大。村民引以为豪还有每年大年初二在大杜村举办的新年晚会,吸引了附近很多村落的村民前来观看。

根据走访调查我们得到初步数据来描述基层乡村精神文化资金投入如下:

 

结合图表可知,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物质支持,更与基层政府的大力推广密不可分。在走访中,我们也来到吕剧的发源地时家村,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村民生活困难,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时家村的时玉良是吕剧创始人时开元的嫡孙,同时也是本村庄户剧团的团长,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剧团惨淡经营,剧团的演员平时基本都是义演,没有收入,排练都很困难。“现在吕剧没有以前那样兴盛了,我们现实是‘赔钱赚吆喝’,没有办法,村子里不支持啊……” 时玉良说道,时玉良与杜瑞杰是远房亲戚,两位老人热爱剧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振兴吕剧的责任可见一斑。令人倍感安慰的是,杜瑞杰老师刚刚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将会有8000元的补助来作为文化传承的奖励,这些钱将被用于保护民间的吕剧传承与发展。而牛庄镇政府每年也会出资二十多万元支持文化与吕剧的发展,特别是吕剧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社会和政府对吕剧保护的热情、力度都有了很大进步。

 

1.2政府相关文化政策在乡镇基层实施状况

王树霞是牛庄镇文化站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牛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基地、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

首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东营区在牛庄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据了解,教育基地免费向附近村里的小学生教授吕剧,并提供道具、服装等,但是目前只有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王玲玲负责基地运行。“条件比较艰苦,孩子们都是自己走几里路来,把桌子抬到外边腾出地方训练,中午再把桌子搬进来当做床睡觉。” 毕业于烟台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王玲玲说道。 “天气很热,条件很苦,这些孩子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也不过10岁。但孩子们仍然很认真的练习,这让人感到很欣慰,等孩子们练好了,我就带他们到《梨园春》去打擂。”王玲玲自信地说。时间紧张,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家长不支持,学习唱戏不如学习文化课等问题与偏见一直困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基地的发展。

其次,作为牛庄镇惠民工程,牛庄镇加大文化载体建设。一是建设文化大院21处,配套设施有农家书屋、健身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实现了全镇42个村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宣传,修复广播设备,定期宣传惠农政策、法规、戏曲剧目等,发挥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三是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项目,保障群众收看精彩节目。四是建成镇文体活动中心。配备室外健身路径、篮球场、门球场等。五是筹备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计划投资350万元,建设旅居发展起源展厅、多功能活动厅等,但是大部分资金还没有到位。

最后,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保每村每月一场电影。2008年牛庄镇共在42个行政村放映电影400余场次。与此同时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

 

1.3乡镇业余庄户剧团发展状况

随着电视等艺术门类的不断涌现,吕剧等民间文化瑰宝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近几年,虽然做了许多挖掘、整理、继承、保护工作,但由于措施不够完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老艺人因为年事已高相继去世,文化发源地艺人间的师承关系几乎中断,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有些价值较高的传统吕剧剧目和曲牌有可能随着老艺人的逐渐离世而消失。作为乡镇基层庄户剧团等民间文艺组织就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先遣队。

近几年,农村庄户剧团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创作力量薄弱,表演水平有限,资金缺乏,器材不足,更是严重制约了庄户剧团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东营区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已先后扶持发展起了牛庄庄户剧团、史口庄户剧团、时家村庄户剧团、王岗村庄户剧团等60多个庄户剧团。由于这些剧团上演的大都是自己创作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为内容的剧目,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不仅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而且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0064月,山东省文化厅授予牛庄镇庄户吕剧团全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史口庄户吕剧团、王岗庄户剧团荣获全省“优秀庄户剧团”称号;史口庄户吕剧团的小吕剧《大犟搬迁》荣获“山东省庄户剧团调演”节目一等奖;牛庄镇庄户吕剧团创作、演出的小吕剧《卖蟹记》,荣获“山东省庄户剧团调演”节目二等奖。2007年史口镇庄户吕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吕剧《故乡情》荣获山东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银奖。通过镇村庄户剧团的演出活动,使吕剧在广大群众中得到进一步普及。“沧桑百余载,艺苑花盛开”我们期待着这种文化局面早日到来。

但是获得的荣誉掩盖不了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大潮中的落寞,费短缺、人才不足、缺乏关注、组织涣散、缺乏社会认可仍然制约着基层文艺工作的发展。

1.4当政策遭遇基层困境

由于社会大环境有关系,由于影视与网络的冲击,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正在逐渐丧失观众,渐渐地由大众艺术转向“小众”艺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辉煌不再,并有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在政府倡导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各级政府各项文化政策的制定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各项政策的推行,尤其是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政策推行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基层政府财政困难,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文化建设支持只能在小范围内展开试点,但是试点推广却是困难重重。

其次,基层文化建设人才严重匮乏。这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档次,如何实现文化人才互动,提高文化建设人才的整体水平困扰着基层政府。

再次,社会缺乏对基层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组织的支持与帮助,这使得文艺团体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第二章   文化之旅—县域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

2007年始,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根据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提出,着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和重要文化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创新能力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

2.1东营市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根据山东省政府“十一五”文化建设要求,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公共服务城乡统筹、普遍均等原则,按照设区的市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基础设施,行政村、城市社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的要求,建成省、市、县、乡、村设施配套、上下联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全省到2010年实现县有两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把基层服务站点建成网上图书馆、视频剧场和公益网吧,及时向老百姓提供科技、文化信息。在调研中,我们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调研了省相关文化政策在县域体系中实施具体情况以及其中遇到的困难,探索相关解决措施。

2.1.1县域文化部门政策概述

在对县级政府文化政策的调研中,我们着重选取东营市广饶县和东营区两个县级行政区域的文化政策以及措施加以研究归纳如下:

一是繁荣文体事业。包括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消夏广场晚会、下行演出等)、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孙子文化节、吕剧文化节等)、大力发展体育事业(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比赛等)。

二是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东营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短穗花鼓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黄河口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广饶县是古齐国文化的发祥地,著名军事家孙武故里就是广饶。加强打造孙子文化、吕剧文化、革命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

三是加快扶持文化产业。首先,着力发展现代传媒业(广饶华泰造纸是全国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基地)。其次,与此同时繁荣地方文化市场,广饶县建立了1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文化企业在税收、土地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孙武故里”、“吕剧故乡”、革命文化等。再次,发展艺术培训产业,东营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基地,发挥低昂特色优势,培育地方文化特色,为文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加快宣传文化单位改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调整,优化文艺工作者选拔体制,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各项文体事业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文体事业绩效评估体制。

 

2.1.2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文化部门发展情况调研

建立文化基础设施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档次的基础,统筹文化、教育、科技、广电、等场所的规划建设,要逐步实现相关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在广饶县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调查——首先是县城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状况与使用情况;其次调查县域公共文化部门与设施对乡镇基层辐射与带动情况;最后我们调研了广饶县吕剧团(即东营市吕剧团)等文艺团体的发展状况。

首先,在县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广饶县图书馆已经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县级图书馆,其中全县公共藏书115万册。县文化馆创建成为国家二级馆,广饶县博物馆成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县吕剧团(即东营市吕剧团)成长为全省骨干艺术团体。其中县吕剧团下乡补贴25.6万元,县博物馆,免费开放补贴67万元,图书馆购书补助25万。根据广饶县提供的相关资料我们做了如下汇总:

根据资料显示,广饶县每年用于文化投入的财政资金增幅超过了当年财政收入增幅,但是这种增幅难以陆续每年得到保障。2008年人均文化事业消费达到32.8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广饶县设立了文化发展基金100万元,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总体来说,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设施建设,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县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建立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可行性分析、激励分配等机制,是形成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 2009年广饶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

其次,县域公共文化体系对乡镇基层的辐射带动情况。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要避免县城文化设施建设与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脱节,防止文人均文化消费“贫富差距”扩大。完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限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是搭建文化信息传播共享平台。据资料显示,广饶县已投资100万元依托图书馆建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服务网点覆盖全县。

二是广饶县逐步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主要体现为全新55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已经建成377个农家书屋,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逐步完善活动厅、图书阅览室的建设。

三是完善基层文化体系要保障基层的文化产品共给。文艺团体的数量与质量是文化产品共给的有力保障,下图为广饶县文艺团体分布图:

目前广饶县拥有文化社会辅导员2000余名,目前广饶县拥有人口50万,平均每250人配备一名专业文化工作人员。每村每年组织各类文艺活动6次以上,每村每年放映电影12次以上。2008年,广饶县建立县城文化广场,形成了以县级文化广场为龙头,乡镇文化广场为枢纽,村级文化广场为依托的广场文化体系,覆盖全县人口达40%以上。

再次,在广饶县调研了以东营市吕剧团为代表的文艺团体发展状况。东营市吕剧团是专业戏曲团体,1953建团,1959年正式更名为广饶县吕剧团,1994年更名为东营市吕剧团,实行 市、县合一体制。东营市吕剧团极大促进了当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的保护与开发,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营市吕剧团2007年总资产达209万元,支出经费为129万元,其中公用支出占收入比重为61%(数据来源:《东营市吕剧团改革发展情况汇报资料》),从演出场次来看,东营市吕剧团每年都要到淄博、东营等地进行演出,演出场次2004年为160场,2005年为195场,2006年为200场,2008年截止9月份演出场次为107场,总体来看,演出场次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演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资料来源《东营市吕剧团2004-2008年演出场次统计表》)。

1 东营市吕剧团2004-2008年发展状况表

年份

 

资产状况(万元)

经费状况(支出,万元)   

演出场次

2004

 

143

215

160

2005

 

197

324

195

2006

 

205

247

200

2007

 

209

94

154

2008

 

XXX

297

132

 

 

东营市吕剧团2004-2008年发展状况图

此外,广饶县坚持文化重心下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农村、社区传统、特色文化的互动发展。不断加强老年文化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夕阳红秧歌队等群众团体和县老年大学的影响带动作用,广泛组织开展大众健身操、韵律操、友谊舞、健身球操、太极拳(剑、扇)、健身秧歌、老年门球等全民健身娱乐活动,队伍达到500多支,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自2000年以来,我先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广饶之夏”广场文化活动,每届演出30多场次,观众达20余万人次,社会效益明显。

2.2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概要

根据国家文化部门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要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的目标,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指导原则有步骤的开展普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着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原则,自2006年始,东营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不漏线索、不漏镇村(街居)、不漏项目”,对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采录,并根据其特点、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不加歪曲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截止到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00多条,项目321个。

作为中国八大地方戏曲种类之一的吕剧是本次普查中的重点,区文化工作人员除了在吕剧发源地—牛庄镇时家村搜集原始资料外,还先后赴山东吕剧院、济南市吕剧院、滨州吕剧院等吕剧传播地,录制音像资料600分钟,搜集珍贵照片700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2.2.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在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中,我们着重调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短穗花鼓等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针与措施。

首先,东营市从2006年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本着如下原则:

一是坚持濒危项目、濒危艺人优先原则。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区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明显项目、老年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500个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

两年来,共整理了与10名濒危艺人有关的资料20万字;整理了龙居打老虎、抗裹、牛庄草编、史口烧鸡以及民间剪纸、秧歌、花鼓等濒危项目的有关资料,为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是坚持技艺和实物(作品)相结合。以普查技艺为主原则。工作中,坚持技艺与实物相结合,共收集民间文学手抄本 本,民间手工技艺制成品、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搜集保存的曲谱、剧本、剧目等许多文本,除了这些外,对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相关实物,如一些曾经演出的服装、道具,民间说唱的器材、手工艺品、民俗实物标本等,也要通过征集或购买的方式,进行搜集保存。确保了技艺与实物项目的完整。(上图为队员在东营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引导下查阅相关资料)

三是坚持用文字(图表)、摄影、摄像(重点)等全面记录原则

其次,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为“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两个方面,力求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静态保护包括:

1、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摸清现在老艺人掌握的传统剧目情况,加强挖掘整理抢救工作。

2、认真做好将现有和已挖掘到资料的归类、整理、建档工作。

3、进一步开展吕剧戏剧理论研究,加大传统剧目整理工作,将它们印制成册,搞好保护。

动态保护包括:

1、组织好庄户吕剧团与专业吕剧团间的相互交流,每年举办两次庄户剧团演出季活动,使吕剧在广大城镇、农村继续传承下去。

2、建立山东吕剧艺术学校,加强吕剧艺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以解决吕剧发源地吕剧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

3、组织人员编写吕剧研究论文、创作吕剧剧本,并将其分类汇编出版。

     4、加强对传统曲牌的挖掘整理和传统剧目的改编上演工作,使之传扬光大。

5、与有关单位协作,把老艺人有价值的表演、唱腔录制下来,以便将来教学和研究使用。

6、与新闻媒体加强联系,进一步加大对吕剧的推介宣传力度。

 

2.2.2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以政府角度来调研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其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文化、文化与社会的各项关系,我们归纳了如下问题:

首先,政府方面。体现在:

(一)经费短缺,各级财政支出中文化之处所占比重小。在调查中,东营市政府文化投入资金比重比较大的是广饶县和东营区,2008年人均文化事业消费均达到30元以上,但是据我们在以东营市和广饶县成为主体调研群的调查中显示,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并不高——

 

此外,县级财政支出难以连续每年保证“每年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文化投入要求。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效投入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与资金支持,以东营市吕剧团排练《乡人俚曲》为例,排练、舞台投入以及后期制作需要100万元经费,而启动资金只有20万元,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许多好的艺术精品都难免夭折。(中财政资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研究专业人才奇缺,人员配备不科学。首先,大部分文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愿意到基层就职,乡镇被文化站工作人员兼职多、专业少、没精力,不能指导村一级文体活动,致使民间传统文化人才队伍日渐萎缩。据牛庄镇宣传委员隋欣女士介绍:基层专业文化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档次,这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带来了困难,更不利于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县、乡、村三级文化工作联动带来巨大困难,加剧文化生活人均分配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其次,专业文艺工作人员比较缺乏,以广饶县吕剧团为例,县人事局为剧团招进一批高学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限制,绝大部分高校并不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引进人员对剧团表演掌握不够,造成了“借演员”的尴尬局面;再者,在大部分地区剧团等文艺单位还是生长在政府羽翼之下的事业单位,这就造成了人才引进与选拔的不对等,作为事业单位编制要有人事局来定,因此造成了文艺人员供求不平衡,不仅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更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展。

(三)政府政绩观不科学,缺乏对城市软实力的思考。文化产业发展见效慢,经济效益并不显著,而且需要前期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但是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在基层政府文化部门推行极为困难,即使文化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但是多元化的投资形式一直未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制约着域内经济发展速度,无法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文化GDP势在必行。

(四)政府片面看重文化试点、样板工程建设,忽视全面发展。在调研中,一是我们发现县城、乡镇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差距,大部分文化设施建设试点却未能向全镇、全县推广,各级政府部门还存在不同的“样子工程”观念,着极大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二是政府更加关注或强调一些影响大、涉及范围广、更为有利可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忽视乃至压抑一些不那么有利可图,或不能带来政绩的民间文化遗产,结果反而破坏了本地区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三是地方政府片面和机械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提出对非遗实行所谓的“在发展中保护”、“产业化保护”和“市场化保护”的观点。实际上是对非遗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借继承之名随意变更非遗原貌,严重损害非遗的原真性,从而加速了非遗的消亡。

(五)难以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与维持。一是基层政府虽然做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但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普查汇编等资料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并逐步出版还没有得到实施。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摸清家底后没有后续保护,关就是“活态传承”,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发觉后面临毁灭。

其次,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锐减,后继无人。以东营市为例,2009年公布的吕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有杜瑞杰一人。下图为调研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问题调研,从图表中可以显示,群众最为担忧的是传承人减少的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2008年两会代表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普遍关注,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正在迅速消亡。根据农工党中央的提案,上世纪我国有地方戏360多种,目前除70个左右生存状况尚好外,其他剧种多数已经消亡,其中包括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南方高腔、乱弹等古老声腔。即使有些小剧种暂时留存了下来,也大都处于岌岌可危状态。山西省上世纪80年代有地方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的地方剧种从建国初期的27个衰减到现在的7个。

  千百年来,民间文化遗产传授方式主要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即“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相继离去,青年人大多不愿意从事相关行业,这类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临后继无人、资金短缺、剧场瓦解、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绝活变绝唱的危险处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尴尬局面,不适应社会发展大环境。由于影视与网络的冲击,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正在逐渐丧失观众,渐渐地由大众艺术转向“小众”艺术,当代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表演程式以外的,诸如舞美、灯光、音效、服装、特技等外部包装对于视觉感官的冲击,因此“快男”、“超女”等节目能够大行于世。小制作、小投入,无法满足当代观众这种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缺乏资金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普遍困境,走商业化的路子,古老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就很难保留,但是仅靠政府补贴,连自身生存都危机重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以吕剧为例表现如下:首先,时下活跃在吕剧艺术舞台上的仍多是些“庄户剧团”,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仅仅靠来源于民间的、规模不超过二三十人的“庄户剧团”来发展吕剧,困难重重。其次,在吕剧的剧本创作方面,缺乏创新,吕剧剧本的创作有日益萎缩之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躺在玻璃罩子里睡大觉”,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应该定位于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承载体困境。戏曲是最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但是基层剧团发展状况着实堪忧。根据调研,东营区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先后扶持发展起了牛庄庄户剧团、史口庄户剧团、时家村庄户剧团、王岗村庄户剧团等60多个庄户剧团,但是这些乡镇基层庄户剧团都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缺乏、组织及不健全等困境;以东营市吕剧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市县级剧团也受到了人才体制限制、在大型剧目编排上资金严重缺乏。剧团往往是剧种生存的根基,没有剧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玖丧失大半,还谈何保护,更谈何艺术体现。

再次,社会方面。

(一)宣传力量薄弱,群众认知度与认知层次较低。随着电视等艺术门类的不断涌现,吕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近几年,虽然做了许多挖掘、整理、继承、保护工作,但由于措施不够完善,使其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据东营区文体局长孙洪杰介绍:吕剧在山东省教育电视台举办过专门宣传电视节目,但是由于收视率不高,广告效益微乎其微,最后被电视台撤掉。然而电视仍然是广大群众接受外部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以东营市在校大学生为例汇总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媒介百分比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当前民间文化传播途径主要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为主,网络等新兴媒体比重也逐渐增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的宣传极大影响了群众的文化认知度与保护、开发参与度。

(二)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程度与参与度较低。在本次调研中我们考察了吕剧发源地东营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

您知道山东地方戏曲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学历 交叉制表

 

 

 

学历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与专科

本科及以上

合计

您知道山东地方戏曲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知道

计数

12

32

64

35

143

学中的 %

40.0%

50.0%

65.3%

72.9%

59.6%

总数的 %

5.0%

13.3%

26.7%

14.6%

59.6%

不知道

计数

18

32

34

13

97

总数的 %

7.5%

13.3%

14.2%

5.4%

40.4%

 

合计

计数

30

64

98

48

240

总数的 %

12.5%

26.7%

40.8%

20.0%

100.0%

 

在上表右侧黑体大号百分比数字中可看出,随着学历增高,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断增加。整体来说了解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群占调研总数的59.6%。此外,社会整体参与程度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上由政府主导、政府制定政策、政府实施,社会各界力量没有切实参与进来,主要表现在:群众被动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渠道不通、社会力量参与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极少、社会投资非遗意识不强等。


 

第三章   传承之旅—政策视角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3.1政府与文化遗产遗产辩证关系探索

在十余天的调研中,我们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先后走访了政府文化工作人员、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文艺工作者、基层群众等,调研过程中,调研队发放群众问卷265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发放学生问卷115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10份。在考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体系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社会学观点来描述当今社会运行,即由“两只手”所维持,分别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首先,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离不开政府的直接干预,其“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市场的调节。其次,文化作为社会一种特殊的物品,在具有商品属性的同时更具有民族内涵性与学术研究性。走商业化道路,优秀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就很难保留,但仅靠政府补贴,自身生存就会危机重重,没有学术研究就更难以深刻促进其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此,我们认为在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需求性与专业学术性的前提下,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各界辅助参与实施,既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市场“风化掉”,又要保证不被政府“腐烂掉”,即为学术主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3.2政府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3.2.1各级政府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先后已经审定发布了两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投入了大量资金加以有效的保护,各地建立了相应的非遗保护机构,领导和落实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也已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由于目前尚有不少非遗保护工作未能纳入国家或地方的发展规划,与非遗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有关保护标准、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培训等各项工作相对薄弱,管理资金和管理人员相对不足,致使一些地方的非遗保护工作难以全面、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国家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使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全面落实对非遗的法律保护。

非遗保护方式很多,而实施各种保护方式的基础是立法保护,唯有立法保护才是根本性的保护;有了立法保护,才会使对非遗的行政保护、财政保护、产权保护、专家人才保证、专业技术保证、工作制度保证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有了法律保障,对违反非遗保护法的一切行为,相关的人与事就能作出公正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处罚,卓有成效地遏制对非遗保护所造成的严重损害。

此外,在国家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才能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3.2.2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建议各级府要以科技发展的政绩观为指导,重视地域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非遗保护工作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把保护工作纳入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事业发展纲要,倡导国家建立和实施文化GDP体系与其评估标准。具体表现在:

首先,加快宣传体制改革。扩大媒体话语权,引导各级媒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报道,扩大社会认知度与群众参与度。

其次,推进文体部门人事制度改革。在调研中不同程度出现人才招聘与录用需求脱节的情况,行之有效的做法如:面向社会择优聘用、推行职称评聘制、落实绩效考核体制等。

再次,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改革融资体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扩大社会参与,搞活文化产业。

最后,加强与群众交流沟通,深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东营市政府举办各项文娱活动展开了群众调查——

在调查中群众普遍喜欢政府举办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现场演出活动。政府文化部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把握工作重点,事半功倍。

 

3.2.3资金扶持与相关保障制度完善

2008年《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但是实际情况中各级财政难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施行。因此加强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政策落实情况核实很有必要,并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监督体系建设。

3.2.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承载体和表现形式,建立和完善市级、县级、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

3.3政府引导其它社会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在政府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化、大众化、学术化是必要途径,通过产业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价值的与传承的具体体现,学术化是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及其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3.1政府引入文化企业,打造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但是其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渠道合理吸纳资金而后将非遗中能够适应现代产业开发的部分合理利用起来。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发展现代传媒业、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电影电视、图书音像、文化娱乐等)、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打造东营特色文化品牌:孙子文化品牌、吕剧文化品牌、节庆文化品牌等)如下图所示,显示了东营市群众对于各种文化遗产开发途径的倾向性——

3.3.2拓宽宣传渠道,扩大群众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眼球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借助各种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远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也需要电视、网络媒体的包装、宣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对此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对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了解,不能让年轻一代只在父辈甚至祖辈的回忆中咂摸这些技术或曲艺的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味道,不能只让这些瑰宝停留在过去,我们应借助各种力量对吕剧从剧本到演员再到演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消除旅居艺术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之间的文化隔阂,增进人们对其的认同感,使更多的人了解吕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不仅扩大了豫剧的知名度,使之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培养了很多孩子的兴趣,涌现了很多唱戏的童星,更是借此拥有了无数的豫剧迷,成了家喻户晓的节目。同样的,浙江电视台的《戏曲红茶坊》、黄梅戏的“中国戏剧网”、秦腔的“中国秦腔网”对于各种戏曲的发扬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山东吕剧在这方面的宣传就相形见绌了。所以山东吕剧等文化必须抓住宣传机会,扩大影响力。

其次,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包装。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口头传承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是文化生命线得以延续的重要法宝,如果传承人没有了,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剩下的只能是一种纯物质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接受采访时说: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我们看到传承人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再者通过对民间文化传人的包装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有助于引起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激起大家的关注热情。

3.3.3“非遗”教育嵌入各级教育体系

(一)完善中小学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生民间文化课程;加强学校与当地文艺团的交流与合作;编排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外读物;学校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

在这个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网络等元素充斥的年代,年轻人很难拿出多余的精力来关心曲艺,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就会缺少新鲜血液,势必会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最终被这个时代淘汰。因此,           (上图为实践队在牛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基地调研)我们可以在黄河三角洲或者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加强校园推广,开设专门的培训学校或者在高校里设置戏曲表演艺术专业以及选修课程,校园传承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学生,在开设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进行示范表演,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能够培训一个兴趣团体,到时再从兴趣团体中选拔培养传承人会容易得多。通过校园传承,对于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文艺团体中问题最突出的是缺乏专业演艺人才、人才招聘与利用渠道脱节等。在改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要逐步增加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比重。

(三)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活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层次。下图是对东营市大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

如图所示,大学生赞同“戏曲进校园”的比例高达62%,有54%的学生愿意选修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课程。戏曲进校园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对于培养自己的受众群体,培养忠实于吕剧文化的“粉丝”,进一步占有市场具有重要帮助。

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各界专家、学者呼吁应当将中国多民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到中国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大学教育应当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如果戏曲进校园能够推广开来,对于在高等院校诞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学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从高校不断地走向社会,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新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