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华君武逝世>追忆评论

续写华君武的画外音

    我曾为《新民晚报》“记忆”版写过一篇《华君武的画外音》,叙述华老与我交往的一些事情;而今,我在翻阅与华老的通信、通话记录中,又“听”到这位德高望重漫画家不少的“画外音”:他对漫画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后辈的期望,令人颇受教益。

续写华君武的画外音

华君武漫画作品选之一

续写华君武的画外音

华君武漫画作品选之二

续写华君武的画外音

华君武漫画作品选之三

我曾为《新民晚报》“记忆”版写过一篇《华君武的画外音》,叙述华老与我交往的一些事情;而今,我在翻阅与华老的通信、通话记录中,又“听”到这位德高望重漫画家不少的“画外音”:他对漫画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后辈的期望,令人颇受教益。

前年我在向华老祝贺他90华诞时,曾有一个约定,每两周通电话一次,交流一下近况。有一次我与华老通话,问他这几天在画什么?他笑答:俗话说,“得心应手”,如今我是“得心不应手”了。说最近他在考虑一个主题:《寻开心——老来乐系列漫画》,提倡老年人要多做寻开心的事情。时隔一个月的一次通话,他告诉我,这两天画了一幅“寻开心”,构图是这样的:早晨,一位老人坐在床上,拿了一叠报纸,似乎在读报,有人问:老爷子这么勤奋,一早起来就读报。答曰:我不是在看报,是在练手劲。如今报纸每天都有几十个版,分量很重,锻炼手臂力量。华老,不仅在“思”,还真正在“行”:漫画在创作,文章在发表。2007年2月6日,92岁高龄的华老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了散文:《寻开心》。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经历会碰到不同滋味的喜怒哀乐,有得意也会有失意。因此我们要学会“寻开心”。文中叙述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华老如何“寻开心”的生动故事,读后真是令人开怀大笑。

要多给作者“营养”

华老与我的通信中,经常提到一个问题:要多给作者营养。所谓“营养”,就是漫画创作的素材。

1992年9月30日,华老来信说:“希望《浙江日报》给点浙江、杭州群众、社会上有什么新鲜事,或值得讽刺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潮的材料,因为我总想,漫画应当和当前各地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实际情况相结合,杭州有杭州的特点,画在报上就更能牵动群众的兴趣。我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娃哈哈南京挨屁股,‘娃哈哈’厂都上门来表示谢意了。这样的相互帮助,报纸和作者就能合作了。光向作者要稿,不给营养就困难。”

根据华老意见,我们一方面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供他参考;一方面不定期地向他提供一些创作素材。这样做,他很满意。1993年2月11日,华老来信并寄来画稿:“最近寄来的《钱江晚报》取材作画两幅。我想总以在浙江、尤其是杭州的事为最好,这就加强了《浙江日报》的地方个性。我也很愿意作这种漫画。希望《钱江晚报》能经常有材可取。像这次有人破坏孤山梅花就很有感触,也可能还画一幅林和靖的梅妻鹤子,但现在还没有想好。”

希望画一些“天堂趣事”

华老心系杭州、钟情西湖,多次来信说:“我还是希望能画些和杭州西湖有关的一些天堂趣事,寓褒于贬或寓贬于褒的都可以。”“我出生杭州,对杭州是有特殊感情的。这次候鸟漫画的背景,白堤和宝俶塔就是对杭州西湖还有些印象。”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华老为两张报纸画了几十幅漫画,其中有不少是以西湖为题材的漫画,这得益于他青少年时代杭州生活的积累,画得有情有景,生动有趣。华老和我合作的《文画缘》一书中,就有10幅这方面的漫画,它将人人皆知的西湖传统题材融入了讽刺和规劝之中,我也为这些漫画作了简要的评析。

在《踏雪孤山寻梅图》中我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可妆。’这是白居易的诗作,从中可以领悟到西湖孤山梅花盛景。孤山赏梅历来是杭州人寒冬腊月游览西湖胜景的一个重要项目。这幅《踏雪孤山寻梅图》是作者有感而发,也是借题发挥。所谓有感而发,可以想象,一场雪后人们去孤山赏梅,踏入赏梅境地,却少见‘丽可妆’的美景,寻其原因,有人顺手牵羊折枝攀花,将腊梅占为己有;所谓借题发挥,可以理解孤山腊梅遭到这般厄运,那么超山、灵峰赏梅是否会遭到类似的情况呢?再推而论之,寻梅如此,寻物、寻景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呢?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遵守社会公德。”

华老的《林和靖寻子》,可以说是“寻梅”的续篇。我也续写了一段文字:“杭州孤山北麓有座放鹤亭,是为纪念北宋诗人林和靖而建造的。他平日除吟诗作画外,喜欢种梅养鹤。‘梅妻鹤子’的传说即由此而来。2月17日《浙江日报》刊登的《踏雪孤山寻梅图》和今天刊登的《林和靖寻子》这幅漫画,寄托着画家对林和靖爱护大自然景物的敬意,也是对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捕杀珍贵动物的谴责!”

“随身听”是什么样子?

华老对于漫画创作是十分严谨的。他身边总带着一个小本子,看到、听到一些有趣的事就记下来,作为创作素材储存。同时,在创作中,对于某种物体的结构、形象的表达,也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1993年2月华老来信说:“你寄来的材料,可以画两幅,但所说的‘随身听’是个什么样子,有多大,是否黑色,耳机是一个听筒还是两个,最好请美术编辑画个样子给我。”

接到信后,我马上让美术编辑按华老要求画一个“随身听”寄去。同时,我又要本报驻北京记者陈燮衡送一个“随身听”给华老看看。没几天,华老给我来信了:“前晚,陈燮衡来电话说要给我一个随身听,我说不知道就是录放机,后来你们编辑部给我一个复印件,我才明白了。前几天陈又代报社赠我此物,实在不敢当,只好谢谢了。那天我和陈开玩笑,我要画随身听,就送我一个,如果将来我想画一幅漫画,不知道奥迪是怎样构造,又写信到报社怎么办呢?……”对此,华老又幽默了一回。

“有不甜的爷哈哈吗?”

华老曾给我打电话,讲了20分钟,谈了他的一些“苦恼”。

他说,听了几十年的广播,如今听不懂了,播音员口播速度太快,像打机关枪一样;看了几十年报纸也看不清了,印刷字那么小,根本不考虑老龄社会的状况。听不到信息,看不到信息,人的脑子就不能吸引新东西,老朽老朽就是从这里开始“朽”了。为此,他向中宣部告了一“状”,一周之后,中宣部回信说:“华君武先生:7月18日来信收到,信中提到的意见我部很重视,已要求广播电视报刊注意照顾到老年人需求。”信中还转达了刘云山同志的问候。华老在信后又写了“备忘”:“当前传媒、广播电视说话太快,报纸刊物用字太小,老年社会已经来到,不顾老人的生理习惯实在不好。”

华老的这个“苦恼”,早些年在通信中就给我讲了,而且他对老年食品的生产也有高见。1994年1月,他给我寄来一幅画,题为《娃哈哈,有不甜的爷哈哈吗?》并附一短文《续谈爷哈哈》,还嘱我也写文谈一点老龄社会的问题。我将此画及配文在《浙江日报》发表后,就给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寄去了。宗庆后立刻给华老写信,说“为哺育我们成长的爷爷奶奶辈们开发老年产品,是我们小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先生漫画中所期望的产品,我们去年年底就着手研究开发。先生的画不但增强了我们开发、生产老年产品的信心,还为我们未来产品取了一个绝妙的品名——爷哈哈!我代表全体娃哈哈人向先生表示由衷的谢忱。”

“常乐书屋”“知不足斋”

《文画缘》,是华老和我第一次合作,汇集了他的100幅漫画和我的100篇配文。他在序言中写道:“从来漫画是靠报纸而兴起发展的,因此可说是一种不解之缘,我本人也曾在《东北日报》和《人民日报》工作多年,报纸需要漫画,漫画作者也因得到报纸的锻炼而增长才干和分析能力,当代大多数的漫画作者出身于报馆的多,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正是因为有这种缘分,华老对此书出版很关心。当我请他为书的设计提出要求时,他不仅题写了书名,而且为扉页画了一幅装饰画,并在信中写道:“寄上扉页装饰画一,意义深远,同舟共济,劳逸结合,泛舟西湖。黑头发是你船老大,我是游客凑热闹。如可用就用,不用就不用,想了两天才得此。”信上还附言:“桌上龙井两杯,系船老大招待。”读罢信、画,我再一次感到华老的风趣、平易与豁达。

几年前,我搬新居,想为书房取一个名字,征求华老的意见,并请他书写。没几天,华老就寄来书斋、书房名称四条,让我选择,并说:“如不行再写,但水平就如此了。”收到题字,我们家热闹开了,我爱人喜欢“常乐书屋”,我女儿喜欢“知不足斋”,而我两者都喜欢,决定一幅挂在家里书房,一幅挂在我办公室里。

“小小要求,不算‘越轨’”

华老长期从事漫画创作,也多年在报社编辑部任职。他对编辑工作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对作者的联系、版面的设计以及图文的编排,都很规范,注重细节。在通信中,我发现他对于漫画的说明如何处理,曾多次提出意见,使我们的编辑深受教益。

1993年2月4日,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有一事,我在许多报纸发表作品时都是用手写画的题目和姓名,已有历年了,各报都不再用铅字再重复,但《浙江日报》仍在添足(注:我们在发表华老作品时,仍用铅字再将画的题目和姓名印在报上),可否略去?”

对于这件事,本报文艺编辑开始并未引起重视,在华老后来发表的漫画下面还是加上铅字排的题目和姓名,让他有点恼火。2月21日,他给我来信中又提到此事:“在画旁我已手写了标题,我上次函告请不要再用铅字排标题和姓名,因为这在全国报纸上都只是用手写的标题,但2月7日‘孤山寻梅’这幅画上,十分难看地又排铅字华君武。我想既然京津沪穗都可不排,我这小小要求大概不算‘越轨’罢。”

华老的信不断提醒报纸编辑要尊重作者,工作要规范,不要目无作者,不要画蛇添足。同时,这封信又展示了他的风趣与幽默。

作者江坪:1934年11月生,高级记者,现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等。曾任《浙江日报》总编辑。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纪实文学《在甬江的怒潮中》,散文《我们的圣人》《记者看天下》,评论《微文集》《心向读者,情系万家》,以及与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合著的《文画缘》《华君武12生肖漫画》等。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