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承镇帮助400多流浪儿“走正道”

2010-11-15 16:1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郑承镇,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先后收养过400多名流浪儿。他多年来默默奉献,以微薄之力,给予这些流浪儿温暖。他所做的一切,不但赢得了孩子的热爱和尊敬,也教会了孩子什么叫爱和责任。
    前来山东访问的日本茨城县龙崎市少年棒球队近日抵达济南时,已是傍晚时分。但是载着一行人的大巴入城后没有开往宾馆,而是径直开进市区内一普普通通的大杂院。在那里,一位头发花白、个子矮小的老人,早已带领着七八名孩子等候在门前。

    日本访问团团长德丸秀树下车与老人握手时,眼中充满了敬意。十几名日本少年和中国孩子一起簇拥在老人周围。

    郑承镇,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近20年来,他先后收养过400多名流浪儿。为了“孩子们走上正道”,他多年来默默奉献,以微薄之力,给予这些流浪儿温暖。他所做的一切,不但赢得了孩子的热爱和尊敬,也教会了孩子什么叫爱和责任。

    德丸秀树钦佩地说,他们之所以先来拜访郑承镇,是因为他多年来的奉献与持之以恒的棒球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寻找流浪儿的“郑大爷”

    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被隔成前后两进,后进摆着3架行军床,6个铺位。郑承镇和他的7个“孩子”就睡在这6张床上。

    “最多的时候,这里住过13个孩子,一张床睡3个。”被孩子们唤作“大爷”的郑承镇说。他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就连这套房子,也是几年前得益于他人资助,不过,这没有妨碍他二十年如一日收养流浪儿。

    几乎每天晚上,等孩子们入睡后,郑承镇就骑着三轮车到汽车站和火车站,看看有没有流浪的孩子,通常半夜之后才回家。对于领回家的流浪儿,郑承镇总是先安顿在家里,然后千方百计想办法联系其家人,送他们回去。无家可归的就留在身边。小一点的孩子,想方设法送到附近的学校去上学;大一点的,郑承镇就想着给他们联系技术学校,学点技术,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孩子们生活得有滋有味。一大早起床,早饭后上学,中午在学校吃“小餐桌”,下午放学回家后或者做作业,或者帮着做饭。晚上,除了学习外还可以看电视。几个孩子的衣服都干净整洁,自己的东西也整理得井然有序。

    记者问收养第一个孩子时的情形,郑承镇却先谈起了他的过去。郑承镇曾有过历史污点。年轻时,他在一家工厂做木工,挪用单位公款,被判入狱4年。

    4年后,当郑承镇走出监狱大门时,单位早已将他除名。40岁的他无处可去,暂住在姐姐家。由于这样的经历,他落户口和找工作屡屡碰壁。家人的数落,旁人的冷眼,令他孤独不已。“我心里难受得要命,就想破罐子破摔算了。”郑承镇回忆说。

    就在这时,郑承镇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流浪孩子。1987年的一天晚上,郑承镇散步到济南火车站附近,看到一个脏兮兮的流浪男孩,他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我10岁时,因为继母对我不好,从家里偷钱跑出去,在外面流浪了很多年,养成了许多恶习。这个小孩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一方面是怜爱,另一方面也为了给孤独的自己找个伴儿,郑承镇把这个名叫李进田的小孩领回了家。

    “孩子觉得没脸,不肯回去。我让他写信,然后按地址把信送过去。后来我送孩子回家,一进家门,他父母就抱头痛哭,当场给我跪下了。他们说,孩子遇到贵人了。我突然感觉自己那么受人尊重,做好人的感觉太好了。”郑承镇说。

    做好人的艰难当时郑承镇并没有想到,要持之以恒地做一个好人其实很难。

    不久,在火车站郑承镇又收留了第二个孩子。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