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生死五秒书写大忠大爱

2010-05-23 09:3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 本报记者 韩希江  李占江

    这是一次重大空中特情!这是一场骤然降临的飞来横祸!

    生死关头,两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 44 毫米,迫使飞机缩短前冲距离,在机场内提前坠毁,避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次生灾难。从飞机发动机停车,到最后一名飞行员跳出座舱,只有 5秒钟。

    5秒钟,他们作出了无愧于人民的生死抉择,却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张德山受伤,28岁的冯思广壮烈牺牲!

    生死瞬间,两人同时前推驾驶杆,飞机在机场内提前坠毁

    5月6日晚,济南槐荫区张庄夜色阑珊,天空星光璀璨。这是一片人口密集区域,仅常驻居民就4000 多人,小商贩们吆喝声连成一片,情侣们悠闲地逛着马路,商场还没有打烊的迹象。

    此时,济空某师正在进行夜航飞行训练。 21时21分,飞行员冯思广驾机再次起飞。从塔台望去,在喷口尾焰和机翼指示灯映衬下,飞机拉出一条跃动而优美的曲线掠上天幕。

    当晚的训练对冯思广来说很重要,如果这次带飞他飞得好,明天夜航课目就可以单飞了。

    之前,冯思广已经做了一次起飞落地动作。 他沉稳准确地操纵飞机下滑、着陆、拉起,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嘿,这小子不错,动作要领都掌握了,明天就让他单飞。”坐在后舱的中队长、冯思广的教员张德山心想。

    21时29分,意外发生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骤停,推力瞬间消失,飞机突然停车!此时,飞机已飞临跑道南头拦阻网上空,与地面高度约50 米,所有条件均不具备迫降或再次开车,飞机坠毁已成定局,飞行员跳伞是唯一选择!

    如果此时跳伞,飞机正处于起飞上仰态势,冯思广和张德山都能生还。但此时飞机时速为291 公里/小时,根据惯性,再向前直飞两三秒钟就将进入城区。机上800 公升的剩余燃油和温度高达 700多度的发动机机体,胜过重磅炸弹。

    生死瞬间,冯思广和张德山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将处于仰角状态的飞机迅速调整为俯角状态。这一调整,飞机由上仰变为俯冲状态,由此改变飞行轨迹,飞机避开居民区提前坠毁在机场内!

    几乎在前推驾驶杆改变轨迹的同时,两人实施了跳伞。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 1.1 秒。就在这 1.1 秒,先行跳出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跳伞成功。而前舱飞行员冯思广跳伞时飞机高度仅有 32米,弹射后降落伞未及张开即坠地,冯思广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

    亲爱的战友,我再也不能跟你一起飞翔;亲爱的丈夫,你还欠我一个婚礼

    张德山从后舱被弹出。弹到最高点,他的降落伞打开了,他知道自己安全了。这时,他焦急地四处搜寻,想知道冯思广的伞打开没有。由于是夜间,再加上其他飞机的灯光,他什么也看不到。再往下看,发现自己快到地面了。由于没有提前做接地准备,张德山单脚着地,右脚踝受伤。

    落地后,3名战士跑来扶他,“不要管我,快去找另一名飞行员,他从前舱出来的。”他大喊。到医院时,他才知道冯思广不行了。护士长陈英告诉记者,当晚,这个身体硬朗的军人手脚冰凉,一句话也没说,一夜未眠。

    43岁的张德山跟冯思广感情很深,他很喜欢这个话不多但整天乐呵呵的小伙子。张德山不爱说话,但只要聊起飞机,他就两眼放光,有说不完的话。这一点,冯思广跟他很像,说起军事知识,冯思广也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在驾驶飞机时,沉稳腼腆的冯思广会帅气地举起大拇指,或者潇洒地挥手敬礼,露出“80后”率真的一面。

    冯思广很能吃苦,好学,作为教员的张德山对技术动作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冯思广总能让他满意。好多次,张德山带他做科目训练,冯思广按要求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数据保持得很标准,已经达到训练目的,坐在后舱的张德山也比较满意,可这时,经常传来冯思广的报告声:“我想再做一遍,感觉做得还不够完美。”

    “让我怎么跟他家人交代,我们一起上的飞机,我活下来了,他却牺牲了。”5月20日,面对记者,张德山说,从出事那天起,他还没跟冯思广的家人联系过。他扭过头,看着窗外,这个被护士长称为“没见过心理素质这么好”的山东汉子肩头耸动了一下,又耸动了一下。

    而此时,冯思广的爱人、空军某场站医师田文君还躺在家里,她无法接受冯思广牺牲的事实。去年,他们一起去团政治处开结婚登记证明,当时,俩人红着脸,谁也不好意思开口,直接往政治处主任胡志标手里塞喜糖,“主任,我们结婚想请你当司仪。”去年8月领到结婚证,两人几次计划举行婚礼,都因冯思广要改装训练未能如愿。

    追悼会当天,田文君几次昏倒,醒来后,泪如泉涌的她以她和冯思广的名义,分别给济空司令员刘忠兴中将敬了两个军礼,颤抖的右手久久没有放下。田文君说,“请司令员见证,今天就是我和思广的婚礼… … 这辈子,嫁给这样的飞行员不后悔……我一定替思广为父母尽孝,让他在天堂无牵挂……”

    重大空中特情得以正确处置,靠的是精湛的技术、靠的是果断指挥

    发动机空中停车和摔掉飞机都是飞行员不可抗拒的,唯一可以抗拒的是选择飞机坠毁点。

    搞飞行的人都知道,飞机上升的时候,最容易出事。这个阶段,飞机没有高度,也没有速度,出了问题,根本没有处置时间。而飞机上升阶段出现停车,用济南军区飞行专家王金岭的话说: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这次特情处置经过,无论是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还是部队的老飞行员,一致认为是完美的,即使让当事飞行员再重新处置一遍,也难比这次做得更好。

    这次重大空中特情得以成功处置,有三个关键点:发现早、指挥果断、处置准确。

    —— 当飞机发动机骤停的余音还在嘶鸣中,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在第一时间判定飞机停车了。

    张德山被战友亲切地称为“张五多”:立功受奖多、飞行时间多、执行任务多、讲理论课多、带教新学员多。从1998 年到 2008年10年间,他先后 8次立功,去年,他的飞行时间在济南军区空军歼、强机飞行员中位居榜首。

    张德山是一名严谨细致的飞行员,在飞行中,他始终保持警惕,从不懈怠。正因为这样,故障刚一露头就被他及时发现,并及时报告,赢得了成功处置的先机。“如果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精力稍不集中,晚发现或恍惚那么一两秒钟,就会错过最佳处置的时间节点,不仅救不了人民群众,可能连一名飞行员也救不回来。”团政委钟召波说。

    ——飞行员张德山21时29分33秒向塔台报告“我停车了”;21时 29分35秒,副指挥员沈树范下达“跳伞、跳伞”口令。

    从飞行员报告到指挥员下令仅用2秒钟,去掉飞行员报告词占用的时间,指挥员在不到 1秒钟就发出了这个决断性命令。如果指挥员怕担责任,下不了指挥跳伞的决心或晚下达命令,都会贻误战机。

    “ 跳伞”两个字是飞行指挥员最难下的一道口令。在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之际,敢于拿起话筒,果断下达这种命令的指挥员是好样的!

    ——如果不是飞行员处置时机和处置方法把握准确,天灾必将酿成人祸。为争取处置时间,张德山右手稳杆,左手拉开弹射救生装置拉环,没有按照“双手提拉”的跳伞要求去做,改变飞行轨迹和跳伞自救动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

    据大队教导员庞松涛介绍,事故调查时发现,在事故两天前的飞行准备中,冯思广对低空特情处置曾作了认真研究,技术研究本上记了一大段相关措施和方法。他瞬间的英雄壮举,其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危难之际,这种选择更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源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冯思广牺牲的当晚,槐荫区张庄村村民、30岁的赵琪峰正站在路边跟朋友聊天,他亲历了从飞机坠地到发出爆炸声的那一幕。“飞机坠落的一刻变成了一团火球,紧接着就是巨大的声响。在刺眼的光亮映照下,我看到一个降落伞撑开后缓缓下落。”赵琪峰很紧张,心想“肯定是坠机了,咱们的飞行员没事吧?”

    部队和驻地村的关系非常好。用赵琪峰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伴着军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长大的。从他记事开始,“每月都有官兵来义务为我们整理街容街貌,八一节互动就更多了,军民联谊的慰问演出隔三差五就办一次。”“是子弟兵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村民、300户市场业主的命啊。”赵琪峰嘴唇哆嗦,几度哽咽。

    在冯思广魂归故里那天,附近的群众自发赶来送英雄一程。仪式9 点开始,早上8点,街道两侧就站满了前来送别的群众。人们眼含热泪向英雄挥手告别,啜泣声断断续续传来,人群里有人大喊“兄弟,一路走好!”

    “机场南邻城区,部队经常在飞行人员中开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教育,思广虽年轻,但部队扎实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已深入骨髓。”冯思广所在师师长詹仁明说,生死关头,将安全留给群众,危难留给自己,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军人的本能。

    “ 晚上休息后,思广不论翻身还是上厕所,动作都特别轻,特别小心,生怕影响了我。”与思广同住一寝室的战友蔡丹说。思广家穷,他和姐姐靠贷款上大学。思广很节省,一只普通的塑料水杯,用了 4 年还带在身边,蔡丹劝他去跟组织提提。“他说这事怎么能提,他总是让自己来承受,不愿麻烦别人,原来我还不能理解,这次,我终于知道,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冯思广大学辅导员、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钟丽霞老师说,这个不善言辞的学生虽然不是班干部,却时时为班级着想,喜欢用行动帮助别人,“如果不是听同学说,我还不知道思广大学期间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做好事而不张扬,这个学生不简单。”

    冯思广大学四年的同学冯超说,思广很热心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别人争着上前不同,他的参与总是默默的、幕后的。一次学校搞演出,许多同学都参加了,冯思广却悄悄把开水打回来,让同学们演出结束后能喝上热水。说着说着,冯超红了眼圈:“到今年6月我们就毕业5周年了,我们曾约好,5年,不管到了哪,都再回学校聚聚的……”

    好战友、好学生、好兄弟。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挚爱,带着对飞行事业的眷恋,走了,那颗本该跳动的心脏永远地停在了 28 岁这条美妙的生命线上!

    从飞机发动机停车,到最后一名飞行员跳出座舱,只有 5秒钟。生死时速中,冯思广做出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内不愧心的英雄壮举。 中央军委领导称赞:“虽然冯思广同志牺牲了,但那种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对人民大忠大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刘宝才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