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漫谈

2010-12-23 17:1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在古代被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从根本来说源于上古先民对的时间各种感受与时间意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在古代被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从根本来说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上古先民丰收时节过年

  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在夏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掌握。上古时期,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丰收祭便是春节最初的起源。“年”的本义是农作物丰收,“岁”本为斧类砍削工具,用来收获庄稼。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段,人们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汉武帝确立正月为岁首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春节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被定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这种划分,使春节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

  民国后春节和新年是两个节日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节日方面是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电各省,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规定1月1日为“新年”。

  民国政府也兼用传统的农历,1914年1月,政府颁布法令确定旧历的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1928年,民国政府还曾强制废除旧历(阴历),但1934年停止了这种做法。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沿用民国政府的规定,把农历新年称为“春节”。

  于是,春节和新年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直到今天,全世界华人还是更看重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萧放)  来源:北京日报

陈凤祁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