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专题首页 网民问政 记者博报 报告解读 两会动态 议案提案 网聚九州表情 热点 交锋 评论 语录 花絮 世界看两会 议程
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全国两会>对话危机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 2010-03-03 19:33:19
  • 作者:
  •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将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商业银行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支持经济“调结构、上水平”做出积极的努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许海

  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将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商业银行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支持经济“调结构、上水平”做出积极的努力。

  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货币政策形势,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性、针对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货币投放和贷款增长的合理充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巩固经济的企稳回升势头,促进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这种适度的宽松是相对以往正常年份的宽松,而不是与2009年这个特殊年份来比较的,2010年社会货币供给量和信贷投放仍将处在历史较高水平,但逐步向正常货币供给增长的趋势靠拢。在这种适度宽松的大前提下,国家将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货币政策灵活、及时、动态的微调,以保持经济的健康运行。

  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两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节奏也进行了控制,这些都不代表全年货币政策收紧或发生转向,恰恰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必须、正确的调整。因为:一方面通货膨胀苗头有所显现,必须及时预防控制。2009年虽然CPI同比下降0.7%,PPI下降5.4%,但12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9%和1.7%,PPI还结束了长达12个月的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逐季加快(分别是6.2%、7.9%、9.1%和10.7%),第四季度已达到金融危机前的两位数水平,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以及可持续增长后劲不力等突出问题。

  因此,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更具针对性、更有灵活性。鉴于经济金融的复杂性,今年货币政策调控将在工具的运用上更加综合化,总体上数量型工具会较多、价格型工具会较少。也就是说,国家将会更多地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信贷额度、准备金等总量控制手段,而在提高利率上会相对慎重,以免增加企业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抑制经济复苏进程和效果。除非通货膨胀达到严重的、难以忍受的程度。在这种大的形势背景下,商业银行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主动、前瞻地做金融服务工作。

  其次,要贯彻落实好货币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商业银行处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商业银行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信贷资金真正用到国民经济最重要、最关键、最具潜力的地方,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是积极满足国家在建和续建重点项目后续资金的需要,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调控要求,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信贷投放原则,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和行业信贷政策,加强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和银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要及时、高效保证信贷资金到位,确保信贷结构调整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三是大力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城市环保工程等低碳经济发展项目。这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商业银行要调整经济重点,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努力打造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是努力满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个人消费等领域的合理资金需要,创新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直接消费的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国内需求。

  第三,要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的企业和项目,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予信贷支持。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等国家列入产能过剩的行业要严格控制贷款,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产业健康的发展。对房地产贷款,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准入名单制管理和贷款发放条件,严禁对项目资本金不足、“四证”不齐的房地产企业或项目发放贷款,对存在“囤地”、“捂盘”行为的房地产企业不再发放新增贷款并收回已发放贷款。对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储备贷款继续严格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防止银行信贷风险积累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伤害。

胡顺伟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繁体版由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