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专题首页 网民问政 记者博报 报告解读 两会动态 议案提案 网聚九州表情 热点 交锋 评论 语录 花絮 世界看两会 议程
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全国两会>网聚九州>黑龙江

东北网:打造大兴安岭生态型花园

  • 2010-03-08 21:01:38
  • 作者:
  • 来源:
全国两会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总理报告提出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兴安岭行署专员、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单增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东北网3月8日讯(记者 朱丹钰) 全国两会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总理报告提出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兴安岭行署专员、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单增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大兴安岭是国有重点林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着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职责。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就是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两大主要任务,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打造优美宜居环境,使大兴安岭的生态更优良、产业更优化、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富裕。”

  单增庆说,大兴安岭是国家重要的纳碳贮碳基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也是黑龙江、嫩江等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更是国家仅有的天然寒温带生物基因库,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有利于修复大兴安岭由于多年木材采伐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大兴安岭维护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功能。大兴安岭作为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木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较为落后,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可以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低碳经济,提升林产工业、矿产开发等产业层次,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多点支撑、多轮驱动、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单增庆说,长期以来,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林区城镇建设十分滞后,住房、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以及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职工收入偏低,增收渠道狭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就是要不断提升林区城镇建设和环境美化水平,把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融为一体,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繁荣社会文化,千方百计提高百姓收入,努力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中国最北、环境最美、最具魅力、特色浓郁的宜居地区,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更加舒适。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涵盖产业调整、城镇建设、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单增庆说。

  丰富的森林资源、完善的生态系统、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前提和基础,要严格采伐限额管理,强化林地管理,加强木材原料管理。要努力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争取年内新增各类保护区30万公顷。全力完成好国家林业局70万亩森林经营抚育试点工作。积极争取造林绿化项目,大力倡导公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要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以上。

  加快培育接续产业是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物质保障,大兴安岭地区将加快组建林产工业、矿业开发、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产业集团,进行整体包装上市,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抢抓北极村被省列为重点旅游城镇建设的机遇,突出“北字”特色、“滨水”文化和“大岭”特点,加快漠河、加区、呼中等旅游城镇建设,抓好观音山、映山红滑雪场、苍山地质公园等景点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此外,要充分利用大兴安岭森林、湿地碳汇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碳汇核算、碳汇交易研究,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

  良好的城镇环境是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基本要求。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把城镇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及林场撤并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城镇开展棚户区改造,宜楼则楼,宜平则平,建设一批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的别墅式住房。统筹城乡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惠农富民政策,重点做好10个试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大危房改造和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今年要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16.13万平方米,抓好农村饮水安全、乡村公路建设等项工程,搞好村屯绿化美化净化,让农民住上宽敞房、走上畅通路、喝上放心水。

  “改善民生是天大的事,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是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单增庆说,今年将积极推行漠河县基本药品零加价销售制度,让百姓在医改中得到实惠。大力发展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业,服务人口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深入开展“家庭致富”工程和帮扶活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王琳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繁体版由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