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致敬,七一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劳动者之歌

“马兰花”香泽山沟娃 记甘肃东乡族乡村女教师马兰

 记者 高健钧

    甘肃省东乡自治县赵家乡甘土沟村,就像它的名字给人的印象一样,是个贫瘠干旱的山沟。但这里却有一个像花一样美丽的东乡族名字——马兰。7年来,这个名字跟甘土沟孩子的教育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教师马兰,甘土沟的孩子从没学上到有了露天课堂,然后从露天课堂搬进了简陋的土房教室,如今,孩子们又有了三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小操场。

    教育的希望点燃在贫穷的山沟

    1993年,高中毕业的马兰到赵家乡赵家小学当了一名教师,从此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实现了自己从小当教师的愿望。但每逢休息日回到自己家所在的甘土沟村时,马兰就会陷入深深的苦恼和沉思。因为甘土沟村方圆十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就得翻山爬坡到十几里地以外的赵家小学,光路上就得耗费1个多小时,这让许多孩子“望不着学校而却步”。

    甘土沟村的贫穷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大山深处严酷的自然条件,更来自于落后的教育。甘土沟村成年人识字的很少,在这个手机信号都无法覆盖的地方,对孩子的教育是让甘土沟人走出大山、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马兰的心里萌生了新的愿望,那就是找机会发展甘土沟村的教育。2003年,正值东乡县“普初”验收之际,为了方便适龄生就近入学,东乡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甘土沟村教学点是其中之一。马兰义无反顾地从乡上的赵家小学来到了这个教学点任教。

    第一次来到甘土沟的教学点时,马兰看到的场景至今让她记忆犹新,而且永远难以忘怀。“只有一小块露天场地和60个学生。除此之外啥都没有,连桌椅板凳、黑板都没有,真的就是从零开始。”马兰对记者说。而眼前这一切,就是这个教学点的全部。为了尽快开始给学生上课,马兰把自己家里的门板拿来当黑板,把自己家的桌子板凳拿来让学生坐着听课。

 自家麦场上建校舍
    马兰在村教学点授课了近一年时间,学校还是处于风吹日晒的露天状态。当她得知乡上村上仍然没有钱投资建校舍后,平时性子并不急的她这次却等不及了。她说服家人做出了一个令全甘土沟村民震惊的决定——捐出自家
承包的1.6亩地当操场,并自掏腰包在上面盖校舍。
    “家里人都很开明,如果当年不是他们让我去上学,现在我也不会是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当我决定捐地建校舍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尤其是大哥马成武,立即就把自己4000多元的积蓄给了我。”马兰说。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兰全家5口人都是甘土沟村的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5亩。当时马兰自己家住的还是两间土坯房、两个窑洞,马兰的月工资只有164元,家庭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既出地又出钱盖房,让甘土沟的村民既难以理解,又十分感动。
    让马兰没想到的是,捐出土地后,大笔的花销接踵而至。由于她的这1.6亩地分为两块,中间有将近4米高的落差,只能将地平整之后才可以作为操场并修建校舍。而仅仅平整土地的花费,就远远超出了马兰家的经济能力。“我们找来了推土机整地,一个小时要80元,总共的费用达到2万元。最后只好跟平整土地的工人商量,分期付款。”马兰说,“虽然十分艰苦,但每次想到为了孩子能够好好上学,就觉得值得。”
    在这之后,马兰又集全家所有的财力,买来了木材,发动家人动手修建了4间简陋的教室。村民们不无感动地称她是“舍地办校的马兰老师”。
    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出台前,当地大部分村民生活条件困难,无力承担学生的课本费、学杂费等,因此学校的入学率还是很低;甘土沟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学生上学还得走七八里山路……这一个个困难牵动着马兰的心。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马兰把自己每月微薄的164元工资,毫不吝惜地用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她掏钱购买课本、作业本、文具等并及时送到贫困生的手里。中午时分,她提供的馒头、热开水也常常解决了学生的午饭问题,此外,马兰还学会了理发的手艺,时常给学生们理头发,让他们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慈爱。
 

  一切都为教育

    在甘土沟村,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想办法改变村民思想观念。由于贫穷落后,许多村民的观念保守,不愿意让女孩子读书。有一次,一个女孩子没有来上学,马兰心急如焚,因为她知道通常这种事情都是因为村民重男轻女才导致的,便立即到她家里去了解情况,果不其然。于是,马兰苦口婆心给家长讲男女平等的道理,并且主动帮助其家里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最后终于说服了家长,孩子顺利回到课堂。

    此后,为了解除一些村民“书没念好,活又不会干”的顾虑,马兰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村子里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间隙,还不失时机开辟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二课堂”:教高年级的女生炒菜做饭、蒸馒头、缝纫活,培养学生的生活劳动能力。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甘土沟的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重视起了女孩的教育。

    由于甘土沟村是纯东乡族村,这里大部分的小孩只会说东乡话,不会说汉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马兰在课堂上坚持“双语教学”,先说一句东乡话,再翻译成汉语。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汉语。

    马兰的敬业爱岗,使得甘土沟教学点学生的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在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教16年多来,马兰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并且获“陈香梅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东乡县优秀教师”和“东乡县骨干教师”,荣获第八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