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致敬,七一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时代先锋

黄治军:用热血捍卫使命

     这个转业来到社区才3年多的民警,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辖区的街头。他冒着生命危险,保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是我们身边的时代先锋。
 

黄治军在工作中。

黄治军在工作中。

    黄治军,男,35岁,哈尔滨道里公安分局城乡路派出所社区民警。

    这个转业来到社区才3年多的民警,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辖区的街头。他冒着生命危险,保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是我们身边的时代先锋。

    建军节的意外一幕

    8月1日,中国军人的光辉节日。

    对于曾经是军人的道里分局城乡路派出所民警黄治军来说,为建军节又增多了一层英雄的色彩。

    2009年8月1日中午12时许,位于城乡路派出所后身的旧家电市场发生一起抢劫案。歹徒刘某持刀抢劫一部手机后仓皇逃窜,被害人及十几名群众紧追不舍。

    “抓坏人啊!”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喊声,惊动了正在派出所加班工作的黄治军。他迈出门口,发现很多群众在追赶一个持刀的歹徒,便一个箭步跨了上去,向歹徒猛追。佩带手枪的黄治军怕伤及群众,始终没有掏枪。在与歹徒的搏斗中,歹徒用一尺多长的尖刀,向他猛刺一刀。黄治军腹腔脏器多处损伤,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警服。由于失血过多,黄治军昏倒了。随后赶来的民警,在群众的协助下,终于将歹徒擒获。

    受伤的黄治军被紧急送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他的伤情牵动着各级领导和医务人员的心,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旋即打响。

    在6个小时的抢救过程中,医生为黄治军输血累计达5000毫升,相当于把他全身的血都换了一遍。

    得知黄治军身负重伤的消息后,道里区迎宾小区100多名居民,将城乡路派出所围个水泄不通。他们强烈要求所领导带领他们到医院为黄治军献血,有的还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表示愿为抢救黄治军的生命奉献一切。

    他们默默祈祷着……直到零时黄治军摆脱死神的魔影,才纷纷离去。     

    英雄的壮举虽然爆发于瞬间,但积蓄能量的过程却不是一朝一夕的——
 “变化的是职业的转换,不变的是军人的赤诚”

    黄治军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岁那年冬天,他应征入伍,从遥远的长江岸边来到冰封雪飘的哈尔滨,成为一名军人。2004年转业,被分配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2006年调到道里公安分局城乡路派出所任社区民警。黄治军作为一名年轻的片警,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亲人”、“好孩子”。

    在部队,黄治军是业务能手、600多个新兵参加训练,最终只有两个人获得优秀,其中一个就是他。带着这些光环,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后,黄治军本色不改。他常说:“变化的是职业的转换,不变的是军人的赤诚。”

    刚到公安机关工作时,黄治军深知自己不懂公安业务,充其量只能说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要想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光有热情不够,必须加强学习。他把学习当作迈出军营走进警营的“通行证”。为了尽快拿到这张“通行证”,他向老民警请教,向书本学习。几个月以后,他不仅掌握了公安业务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法条。如今的黄治军,是城乡路派出所人人敬佩的“科技强警”小教员。

    熟悉黄治军的人都知道,他不但钻研公安业务,工作起来还十分勤奋。他把派出所当做了家,很少顾及下岗待业的妻子和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派出所,无论是不是他值班,遇有警情,黄治军总是跑到最前面;派出所居民身份证内勤的电脑坏了,黄治军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修理;老同志身体不佳,黄治军主动承担他们的工作。教导员常绍有说:“在城乡路派出所,黄治军加班最多,出警最多,口碑最好。”

    2008年年底担任迎宾小区社区民警之后,黄治军更忙了。白天,他深入小区巡逻防控;晚上,拎着电脑,到各家各户录入人口信息。有时遇到不配合工作的居民,黄治军不急不火,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就再来一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迎宾社区副主任董燕,为黄治军勤奋认真的精神所感动,主动与黄治军一同开展人口信息录入工作。

    工作中,黄治军积极争取居民群众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居民反映,小区没有声控灯,夜晚不敢出门,黄治军就自掏腰包及时安上。如今,他负责的迎宾小区101-104栋楼房,每个单元都安上了声控灯。居民冯忠平说:“声控灯虽小,但它永远点亮在我们心里。”

    还有居民反映,小区内有座垃圾山没有搬走,既影响环境卫生,又阻碍居民正常通行。黄治军就花几百元钱,雇来卡车,组织身强体壮的居民群众,利用将近一天的时间清运垃圾,一共清走13车。居民张大妈说:“那垃圾堆里啥脏东西都有,小黄怕把警服弄脏了,就把衣服脱下来,光着膀子,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55岁的居民温玉琴也主动参加了那次劳动。她说:“小黄可卖力气了!那天正赶上下大雨,我们都劝他进屋避雨,可小黄就像没听见一样。大家都进屋避雨去了,就剩下他一人。警服淋湿了,他就光着膀子装运垃圾。看他一身汗水、一身雨水、一身泥水的样子,我们心疼啊!”

    为了零距离服务群众,黄治军自费制作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警民联系卡。大的贴在小区楼墙上,小的发到居民家中,那上面除了注明民警服务承诺和小黄的联系电话之外,还有安全防范小常识和各种应急电话号码,真是煞费苦心!

    他对居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电话。”这并不是一句寒暄。为了践行诺言,他在天还没亮时从家里打车去给一位大爷修理报箱,也可以半夜从家到小区处理一件刮擦事故——而这些事都不是发生在他值班的时候。

    居家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遇有家庭纠纷,社区干部就想到黄治军,请他来调解调解。一次、两次,还很奏效。时间长了,黄治军就身单力薄了,于是,他又想出一招,组织老党员和有影响力的居民,成立社区维权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初,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迎宾小区各类纠纷和各种案件明显减少。居民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破不了案子的警察。当警察不能破案子,就是不称职”

    黄治军破案子,有股子韧劲儿。只要是他经手的,他就想方设法一破到底。

    2008年年底,黄治军在走访中获取一条重要线索:有一青年男子,专门在黑天僻静处抢劫行人财物。黄治军找到被害人,详细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默默地在脑海中为犯罪嫌疑人画像,然后,在夜深人静时,冒着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在易发案地区蹲坑守候。一连十几天,犯罪嫌疑人果然出现了,黄治军和民警们将其带回派出所里盘查辨认,一举破获抢劫案件8起。

    翻开城乡路派出所的破案记录,笔者发现,黄治军破案使用的全是“笨”招,要么快速出警,抓个正着;要么蹲坑守候,守株待兔。可谁知,这“笨”招的后面,正是黄治军认真负责、有胆有识的真实写照。     

  “只有实现警务信息化,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黄治军对电脑特感兴趣,只要有空坐下来,就对着电脑发呆。他说:“实现警务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只要掌握了信息化技能,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他认为,现有的人口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录入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常常出现这样情况:只知道该人绰号,而不知道真实姓名;只知道真实姓名,又不知道长得啥样,给侦破案件、人口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带来许多“死结”。

    为了拓宽人口信息源,黄治军决定来一次人口信息管理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细化、再细化。为了说服妻子把给女儿上小学存的钱于购买电脑和数码相机,原本顾不上做家务的黄治军一连三天,洗衣做饭擦家具,硬是用“良好”的表现赢得了妻子的同意。有了电脑的“硬件”,他着手开始把单位信息、单位员工信息、居民信息、旅店、车行、典当、维修等信息录入电脑,并且不断更新动态信息和重点人口详情。

    信息有了,处理起来还是个麻烦事。黄治军不厌其烦,用幻灯片做一张责任区的电子平面图,用一个表格记录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文字信息,并把家庭成员的照片连接在这个表格里,对企业只是多了几幅照片和几个文档。通过平面图能找到住房,通过住房能找到人。从而使人口管理、场所管理、消防管理、治安管理完全实现信息化,只要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能搞定。

    这一改革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道里分局正准备推广黄治军的做法,并请他为基层派出所民警讲课培训。遗憾的是,他却身负重伤了。

    在痊愈出院后,黄治军还郑重地向医院提出申请,志愿身后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和身体大脏器用于救治其他患者和科学研究,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和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实。黄治军种下过爱,他也得到了爱。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