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身边好人>敬业奉献

代旭升:奉献放大能量

代旭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工人、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37年来扎根采油一线,先后自主完成技术革新80多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6亿元。

    代旭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工人、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37年来扎根采油一线,先后自主完成技术革新80多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6亿元,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九届中华技能大奖、山东省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等。

    巧干代替苦干

    “开发油田要先开发心田,多采知识才能多采原油”

    1972年12月,初中毕业的代旭升从青岛来到胜利油田,成为一名采油工。由于文化基础差,工作中总是遇到“拦路虎”。于是,他把学知识、练技术当作头等大事。

    在10多平方米挤7个人、连张桌子都放不下的艰苦条件下,代旭升用3年多时间,自学了高中课程和《采油工艺》、《采油地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生产实践,使他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工友问他图个啥,他说:“开发油田要先开发心田,多采知识才能多采原油。”

    1987年,采油队配备一种抽油机。工人要提着十多公斤重的机油桶,爬到4米多高的顶部加油,既辛苦又不安全。怎么办?代旭升白天在井上观察,晚上在家里捣鼓,100多个日日夜夜后,终于研制出气压式加油包,成功解决了加油难题。

    抽油机调平衡是让采油工人犯难的活。最初,四五个小伙子轮流抡大锤调平衡,费半天劲也不一定能调节成功。2007年4月,代旭升研制出“液压式调平衡装置”,两个采油女工就能轻松调平衡,同时还提高了安全系数。

    责任激发革新

    “原油上产的难点,就是我革新创造的重点;生产中的问题,就是我革新创造的方向”

    隆冬时节,东辛采油厂采油24队100—3岗寒气入骨。油井旁立着一个黄色铁柜,胜利油田副总地质师、东辛采油厂厂长荣启宏介绍说:“里面的设备叫‘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是代旭升研制的,2006年获得国家专利,今年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长期以来,井筒套管内的天然气因压力低,无法进入管线,只好直接排到大气中,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代旭升苦苦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研制的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使用后,不仅每年为胜利油田创效益1000多万元,而且推广到全国其他油田。

    代旭升常说:“我的岗位在一线,解决生产难题是我的使命。原油上产的难点,就是我革新创造的重点;生产中的问题,就是我革新创造的方向。”

    在代旭升看来,每一个生产难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革新的“金点子”。为解决产量损失和污染问题,他研制了“玻璃钢污油储存罐”,成为文明采油的一个里程碑;当电费成为困扰油田生产成本的难题时,他把电加热系统改造成燃煤加热炉,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奉献放大能量

    “我愿把几十年来的所学、所感、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这些年来,代旭升正式收下69个徒弟。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徒弟们研制成功80多项革新成果,其中1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人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9人晋升为高级技师,32人晋升为技师,20人获得油田及油田以上技术能手称号。徒弟张建国还被评为山东省“职工优秀发明家”。

    “一个人全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把几十年来的所学、所感、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代旭升说。

    为更集中有效地培养油田后备军,在油田领导的支持下,代旭升于2006年创办了“工人技术创新协会”,共同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如今,协会在册会员达1000多人,推出创新成果200余项。

    2007年,代旭升自主创办胜利油田技能大师网站,将知识和技术传播到石油石化行业的四面八方。开办3年多来,网站点击率达16万人次。

    今年1月,代旭升被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聘为首席技能大师,待遇提高了,干劲也更大了,“我们一线工人只要肯干、肯钻研,照样有地位、有干头。我愿意在这个岗位干一辈子!”代旭升说。


杨凯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