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山东两会>两会花絮

代表熬夜编出25条名词解释

28日上午,在烟台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不少代表手上都拿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名词解释”,这份“名词解释”不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附件,而是一位名叫王全杰的代表连夜自编整理出来的。
28日,在烟台代表团的分组审议会场,王全杰代表(左)向其他代表讲解自己编制的科技名词解释。 本报记者 鲁超国 摄
王全杰熬夜编出的名词解释。这份“教材”共4页,25条,3500余字。
    □记者  鲁超国

    本报济南1月28日讯28日上午,在烟台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不少代表手上都拿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名词解释”,这份“名词解释”不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附件,而是一位名叫王全杰的代表连夜自编整理出来的。

    代表们手中拿的这份名词解释,4页纸共3500余字,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低碳经济、碳纤维、陶瓷纤维、离子膜等科技名词,共25条。每条解释后面还标注了该词所在政府报告的页码。

    从这份材料开头的简介中,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开头这样写道:“姜大明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发下来后,有代表反映有些名词不易理解。为了帮助各位代表审议工作报告,根据本人掌握的资料写出了名词解释,由于连夜急就,错误在所难免,忘会友们予以指正和谅解。”作者是省人大代表、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

    “25日上午,姜大明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当天下午烟台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时,有代表对报告里面的一些科技名词不理解,我就把自己了解的一些名词解释了一番。”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谈起编这份“名词解释”的初衷时如是说,“但是其他讨论组的还是听不到,于是就想整理一份文字材料出来。”

    25日下午散会之后,王全杰扎进宾馆房间,把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专业的科技名词标注出来,从网上查资料,加上自己的知识积累,开始编“名词解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1时50分许才完工。

    26日一早,王全杰找了一家打印社,自掏腰包印了80 余份,“我们烟台代表团共有70多位代表,人手一份,剩余的十几份我就给了认识的几个外地市代表。”王全杰说。

    “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一些词确实太专业了,有的我根本都没听说过,所以听报告的时候听到这些词就云里雾里的,咱不知道的也不敢随便发表评论啊。老王忙了一晚上搞出这么个东西来,确实很实用,以后建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类似这样的名词都应该加个注释。”烟台代表常建富说。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