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涌来海更阔

2010-10-27 11:43:00    作者:薛山   来源:大众网  

    蓝色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辩证思维谋划全盘,创新发展思路,做好统筹文章。

    建设蓝色经济区,要“一盘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就是要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发展布局上,环山东半岛统一规划,努力形成“一体三带”的发展格局。“一体”,就是海陆统筹、海陆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布局、交通通信、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三带”,就是集中打造三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一是在黄河三角洲着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二是在胶东半岛着力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三是构建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正是有了这样的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发展“一盘棋”,才能促进区域间资源的整合与统筹。

    建设蓝色经济区,要“一条心”。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现代“蓝色经济”已经成长为一个立体的产业集群,涉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型高技术产业,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需要多产业、多学科、多领域通力打造的新兴经济群。因此,我们必须一条心,真正了解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更好为国家发展全局作贡献的重大机遇。对此,全省上下认识到位、行动迅速、积极作为,统筹联动,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正涌动齐鲁。

    建设蓝色经济区,要“一股劲”。蓝色经济区以3000 多公里海岸线为主轴,突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这一主线,坚持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将7 51个县市区设定为主体区,与其他市县区组成联动区,互促互动,联动发展,从而实现15 万平方公里陆域与16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统一大布局。统筹协调是蓝色经济战略的魂魄。我们也要看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沿海7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既强调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又要发挥沿海地区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协调发展。打造蓝色经济区,是推动山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全省干部群众一股劲,同心同德,共同开拓,描绘一幅壮阔的海洋经济新画卷。

大雨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