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新世博页面>看点

香港馆展出钞票记录的香港历史

        新华社香港5月1日电(记者沈楠)在世博会香港馆里,会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慢慢踱步过去,短短5分钟,就可以从145年前的香港走到今天。在这里,你可以读到一个香港钞票的故事,一个香港的故事,一个香港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由钞票引领的时间廊,看着那些古旧的“港纸”,看着老电影一般的影像,时间仿佛倒流,带你走进那个500港元“大棉胎”(因钞票面积大而得名)可以买下一条街的老香港。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设计服务主管古正言是这个展览的策划者,展览从7月16日开始持续一个月。古正言计划以70张钞票配上4段影像来构建一个香港“时间廊”。
        他说:“钞票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档案,因为它上面的图案正是当时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建筑的反映。”
        作为第一家发行香港纸币的本土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着145年的发钞历史,涵盖了近现代香港所有重要的发展阶段。
        作为自身的重要标志,1886年建成的第二代汇丰银行香港总部大楼出现在香港钞票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那座结合了维多利亚式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是那个时代英国和欧洲艺术风潮的印记。
        “香港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古正言说,而这种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也延伸到香港的钞票上。
        1888年汇丰银行发行的百元港钞上,第一次出现了具体人物形象——维多利亚女王,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出现在汇丰港钞上的大多是代表西方文化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进入20世纪,在汇丰发行的港钞上开始出现鲜明的中国形象。在1909年5元钞票的正面,中国的街景和维港扬帆的船只占据了左右各一边。龙和塔的形象,甚至制茶的场面都成为港币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巧妙展现“中西对话”的也许是1921年的50港元,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和中国长城一同组成正面图案,颇有戏剧效果。
        最契合上海世博的一个展品要数1923年汇丰银行在山东烟台发行的一版当地钞票。这个绝版设计的背面同时展现了其香港总行大楼和上海总行大楼两座欧洲风格的建筑,而正面采用了中国妇女织布的画面,中西合璧,沪港渊源,尽在这张钞票的方寸之间。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如今的“港纸”上已经没有“colony”(殖民地)字样,图案也变成渗透着中西两种文化的“香港形象”。
        古正言坦言,2003年开始发行的最新版汇丰港币是他的骄傲。2003年以前,各个版本的汇丰港币,都是由英国方面负责设计的。古正言看了大部分的香港历史,差不多看完了全世界钞票的设计,画的草图装满了两个柜子。
        最终,香港新机场、青马大桥、山顶凌霄阁、会展中心,一批新地标建筑为古正言提供了绝佳的设计素材;此外,他从中国古代漆器等传统艺术品中找到了典型的“中华图案”和各种如意吉祥纹,画出了这一套在中国传统元素烘托下的现代香港图景。
        香港的与众不同,在这钞票之上,也在这钞票背后。
        一纸钞票,是香港的舞台;方寸之间,演绎着鲜活的香港故事。(完)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