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上海世博>全国网络媒体联合报道

从远古走向未来——感受2010上海世博会内蒙古馆

  内蒙古馆外型由哈达环绕而成,象征内蒙古各族人民对来自五湖四海宾客真挚的欢迎和祝福。记者红艳摄

  走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层大厅,各省市区馆的设计、布局独具匠心。内蒙古馆以开放、通透、大气、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

  站在内蒙古馆外,蓝天、白云、绿地、沙漠、胡杨、骏马尽收眼底。走进馆内,只见展厅绿草地上镶嵌放置着反映草原城市变迁的古列延、元上都遗址及文物碧玉龙、青花凤首扁壶、五体文夜巡铜牌等。环幕影院外墙由岩画构成,门口一角放置着承载游牧民族历史和文明的勒勒车、马蹬、马鞍等。

  展馆中设置的可以互动体验的电动汽车、草原飞行器,展示了未来草原城市对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诉求;还设置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内容,让参观者了解未来草原城市的发展。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是未来美好生活的体验者、建设者、创造者。在展厅绿草地上镶嵌的玻璃罩内和展厅侧墙上,放置着从全区征集精选出的儿童画作品。其中展厅侧墙的“画砖”是将儿童画制作成沙岩画拼接而成。

  这些儿童画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描绘出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畅想。

  参观完展馆,来自天津的张子健先生说:“内蒙古馆的设计非常艺术,三面环绕的哈达不仅与正面的蓝天、白云紧密呼应、融为一体,象征内蒙古各族人民对来自五湖四海宾客的欢迎与祝福,而且起到了隔离馆内外上方空间的作用。 6匹腾飞的骏马不仅寓意着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进取、满怀信心奔向未来,而且在下方同样起到了隔离空间的作用。”

  来自北京的江春瑜女士说:“蓝天、白云、绿草地,展示的不仅仅是内蒙古的自然风光,更是内蒙古人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诉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展示的不仅仅是内蒙古人的环保意识,更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追求。”

  据副馆长葛健介绍:内蒙古馆是围绕自然风光、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草原城市发展脉络等 3条主线设计的。古列延(“围子”或“营”)的原型产生于氏族社会,在蒙古汗国前较为盛行;古列延不仅是驻营方式,更重要的是游牧方式。元上都是蒙古民族创建的草原都城,融汇了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荟萃了东方文明与西域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幕影院是内蒙古馆最吸引人的看点,来自天堂草原阿拉善的7名演员每天循环为观众倾情奉献4场演出,每场都座无虚席。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在1小时内就能领略到蒙古族长调、马头琴、呼麦、歌舞等艺术的独特魅力。该影院运用当今国际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再通过后期高技术手段合成,使环幕影片与现场表演互动,展现了内蒙古壮美辽阔、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和跨越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北方草原城市独特的文明演进历程。270度的环幕影片具有强烈的震撼视听效果。(记者谭玉兰 红艳)


王琳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