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新世博页面>评论

今夜,文明在此流淌

        新华社上海4月30日电   题:今夜,文明在此流淌
        新华社记者徐寿松

        烟花是夜眨动的眼睛,激光是桥扭动的灵魂,乐曲是江流动的梦,欢呼是心共鸣的声。亦真亦幻,光与影的翩跹;如诗如画,水与曲的缠绵。今夜,声光电影的视觉盛宴在此上演;今夜,人类的文明在此流淌;今夜,历史在此沉思,未来从此延展。
        
        一、水边的故事
        春水长而浦江清,烟光华而申城秀。彩虹飞渡,亮彻东海之滨;丹霞铺水,艳惊申江之浦。
        今夜无人入眠!世博园的上空,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美妙歌声还在萦绕;黄浦江畔,探照灯和激光灯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舞动,背景大屏幕上“流过”从1851年以来历届世博会的“剪影”。
        历史长河中,人类向以“傍水而栖”为安居与发展的上上选择。人类文明伴随着浩浩江水,流淌奔腾,穿越万年而不息。
        黄浦江缓缓流过,载不尽中国人对外滩这片“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复杂情感。
        1843年11月,上海在正式建城552年后被迫开埠,开始了它充满苦难与屈辱、雄心和梦想的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固守农耕文明、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工业文明所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打得落花流水。
        8年后的5月1日,泰晤士河畔,执世界工业文明之牛耳的大英帝国在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 举办首届世博会。当晚,英国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让我感到永远不会忘记的震撼,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
        兴奋的人们在水晶宫内尽情目睹属于那个时代的骄傲与荣光。而中国人从中收获的,除了以丝绸、茶叶之类的“农副产品”而摘得的若干奖牌,还有无比的好奇与惊恐。
        15世纪,世界被发展;16世纪,人性被彰显;17世纪,科学被发现。当这三把钥匙开启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大门时,大清帝国仍在对农本商末的坚持中,守候农耕文明的黄昏。
        历史的进程浩浩荡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生产方式突破了农业经济在物质财富生产中报酬递减的限制,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惊叹工业化所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
        某种程度上,近现代世纪是欧美的世纪。受英国的启迪,美国、法国、德国随后也开始频频举办世博会。莱茵河孕育了德国的工业文明,令它在19世纪七十年代成为以电气和化学工业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锋。而哈德逊河畔、曼哈顿岛上,法国人送给美国人的“自由女神”,则是工业文明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象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兴起,美国一骑绝尘。工业文明走向登峰造极。
        工业化所启动的现代化进程在上海、在中国引发了“火山地震”。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说,上海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在这个城市,扩张的西方工业文明与因袭传统、闭关自守的中国农耕文明直接碰撞,其激烈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地方。在这个城市,中国第一次吞咽了治外法权、炮舰外交、外国租界的痛楚。
        穷则变矣,困则学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官僚、商人、华侨开始在黄浦江畔兴办民族工业。19世纪下半叶,上海成为中国西学传播最主要的基地,当时国内3个介绍西学的官方机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后两个都在上海,且规模远超前者。
        正是在这一时期,郑观应、梁启超等早期“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开始心怀世博梦,期盼“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二、烟花的倒影
        绿色的焰火在卢浦大桥上幻化成EXPO字样;红色激光映照下,黄浦江宛如红地毯,又似铺满丹霞。外滩的钟楼、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世博园的展馆被次第点亮。城市文明的故事在背景屏幕上“滑过”。
        烟花的倒影里,历史的发展从来就不是田园牧歌式地演进。
        1939年,火药味愈来愈浓。在纽约世博会的开幕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演讲时大声疾呼:“引领我们的,依然是友谊与国际间的善意,更重要的,是和平。”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后一次举行世博会。“建设明日新世界”--当年纽约世博会的主题,与其说是对未来的预见,不如说是历史的谶语。待到世博会重返世界时,已是19年后。
        人事几回伤往事,山河依旧枕寒流。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也是惊心动魄。千里长江,曾经承载了多少牺牲与悲壮。1938年9月,淞沪战役之后,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在抗战危急时刻,“近代中国实业界四位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的船王卢作孚,忍痛将大量船只自沉于江阴前线,以阻止侵略军溯江而上。大量辎重、物资、人员滞留宜昌。而将其运送到大后方的时间只有40天——40天后,长江将进入枯水期,无法行船。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完成了中国式敦刻尔克壮举——宜昌撤退,9万多吨物资、数十所学校、6400多人安全西撤。
        今夜,船王之孙卢铿,青岛海尔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看到史上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国际性都市上海盛大开幕,其欣喜若何!为什么中国能在短短两年之内,举办两次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全球性盛会——奥运与世博?因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筚路蓝缕与励精图治,因为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奋起直追和韬光养晦,因为对科学发展的实践、和谐世界的追寻!
        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的音乐专辑《中国》中的《龙》响起,6000个发光的LED球投放到江水中,时而排列成畅游的“鱼群”,时而拼接成“和”的字形;260艘旗船列队组成“V”字形驶向卢浦大桥。皎皎月华下、猎猎江风中,领航旗船上的中国国旗成为今夜世界的焦点。江畔年年人见月,江月何曾照此景!
        金色的烈焰蕙花和紫色的礼弹竞相绽放,中国海纳百川的仪容在大屏幕上闪烁。在中国民歌《茉莉花》与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乐曲声中,今夜的中国,燃万朵花为乾坤生色,弹五洲曲替人间传情。

        三、文明的脚步
        一道由五色烟花组成的彩虹横卧江面,八宝、兰花等吉祥图案在动画中闪烁。红、黄、青、黑、白,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非此五色不能描绘多姿多彩的和谐大同世界。这时,由小约翰·施特劳斯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之际创作、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演出的最负盛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奏响。一切是那么和谐、灵动。
        今夜,2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自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们一同见证了东方古国的祥和与欢庆。但当今世界,还不尽和谐。世间越是不那么完美,人心越是不能放弃对和美的追寻。尽管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诸多方面的差异存在,但主宰全球的,不应是“文明的冲突”。
        1922年,罗素在访问中国后,写下《中西文明比较》的文章:“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在过去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和谐世界需要人类的智慧与理性。
        诗人海涅曾描述一个浪漫的传说:莱茵河畔,绝色少女罗蕾莱日夜端坐在悬崖边不停歌唱,过往船只上的水手们沉醉于她迷人的歌声不能自拔,撞上礁石,船毁人亡。后来,人们为女妖塑了青铜像,立于河流中间的礁石上。这样,过往船只上的水手不用抬头便可一睹女妖容颜,悲剧避免了。浪漫的传说劝谕人们要用智慧的方式来面对途中的诱惑与危险。
        人类完全拥有这样的智慧。中国古语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界“和平共处”不是梦。
        伴随喷泉与激光翩翩起舞,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在夜色中流淌。历史将会铭记:今夜,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之花在此绚烂怒放,人类文明将在此留下新的脚印。
(完)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