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上海世博>直击世博

上海犹太区的温暖记忆

  新华网上海5月7日电 特稿:上海犹太区的温暖记忆

  走进上海虹口区略显拥挤的旧时里弄,看着两旁红砖灰瓦的欧式三层连排小楼,再到霍山公园内的犹太人纪念碑,时间仿佛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当人们仍沉浸在对上海世博园内以色列馆“海贝壳”的无限遐想之际,记者7日走访了“海贝壳”的设计者渡堂海祖辈在上海的避难之所,重温了上世纪发生在十里洋场的一段难忘历史。

  安全港湾

  踩着吱吱作响的木制地板,记者走进了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这里曾是一座犹太教堂,门口的留言簿上,人们用英文、希伯来文、汉语、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抒发着对上海为犹太人提供庇护之所的感谢之情,字里行间无不显露了对这段避难生活的深深眷恋。

  纪念馆工作人员说,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逃离反犹浪潮和纳粹的疯狂迫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前往上海避难。此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将难民们迁移至虹口一个狭小拥挤的区域,设立被称为“隔都”的隔离区。该区西起公平路、东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也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上海犹太难民区”。

  一位在此居住了半个多世纪的古稀老人对记者说,自他记事时起,这里就住满了来避难的犹太人。还记得当年,一辆辆满载犹太难民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地从离此不远的外白渡桥驶往犹太区,场面十分壮观。

  前上海犹太难民伊夫琳·鲁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明天我将开始在一个陌生城市里的新生活,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不熟悉的气候和人群,然而在那里,我们是安全和自由的。”

  的确,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上海给这些多半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港湾。这些难民随后按照欧洲的生活习惯在此建立了教堂、学校、剧院、咖啡馆和公园。由于来自奥地利的犹太人较多,该区域一度被称为“小维也纳”。难民们与当地中国居民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度过了一段充满温馨记忆的岁月。美国前财政部长迈克尔·布卢门塔勒就曾在这片犹太避难区里卖过面包,并居住长达8年之久。

  走出纪念馆,穿过红瓦灰砖的犹太人小楼,记者来到了霍山公园。这个街心公园是当年犹太难民休闲的胜地。百老汇剧院顶层的屋顶花园更是犹太伴侣十分钟爱的婚礼举办地,直至去年仍有犹太夫妇专程来此举行婚礼。


刘宝才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