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专职公益人热情,需给他们加薪

2011-12-04 18:4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保护 专职公益人 加薪 成本
[提要] “做公益是需要成本的,专职做公益事业的公益人也是需要生活的。”今天上午,2010中国十佳民间公益组织“滴水公益”会长、杭州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杭州志愿者协会理事魏均在接受大众网访谈时表示,当前保障民间公益组织顺利运转,保护专职公益人的工作热情,需给公益人加薪。

魏均(摄影 盛堃)

  大众网济南12月4日讯记者 尹海洋)“做公益是需要成本的,专职做公益事业的公益人也是需要生活的。”今天上午,2010中国十佳民间公益组织“滴水公益”会长、杭州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杭州志愿者协会理事魏均在接受大众网访谈时表示,当前保障民间公益组织顺利运转,保护专职公益人的工作热情,需给公益人加薪。
  在参加由大众网主办的“2011山东公益峰会”的前几天,网友“大北”就曾在网上探讨过给公益人加薪的问题。而这个叫做“大北”的网友,就是“滴水公益”会长、杭州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杭州志愿者协会理事魏均。今天上午,在接受大众网记者访问时,魏均再次谈到了公益组织盈利和公益人加薪等问题。
  “现在全国专职做民间公益的公益人收入是比较微薄的,这对组织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说起民间公益人的生存状况时,魏均说,收入低、投入高,是专职公益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矛盾。“很多优秀的人才最终做不下去了,跳槽到房地产、证券公司等高薪收入单位,这样民间组织很难有优秀人才来经营。”
  在魏均看来,适当的给予公益人一定的生活补助,满足其正常的生活需求,是保护公益热心、保障公益组织运行的必要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社会上“不成熟的公益文化”给公益人增添了几分烦恼。
  “缺少一些包容的心,很多老百姓认为,公益组织盈利、赚钱是不对的,这给我们很大的压力。”魏均坦言,大陆的民间公益事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对公益组织的理解和公益文化还不成熟,对“公益成本”的认知也不到位。
  成本不断提高,一些必要的开支也要随之增加,在与全国各地的民间公益组织创始人交流中,魏均发现,对“公益人加薪”的讨论已逐渐“热”了起来,引起了公益届广泛的关注。
  “中国民间公益事业应该是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联盟的形式前进,那么对公益人的保护就是对整个公益界的保护,加薪也势在必行。”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