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茶文化透视:走进章朗山寨(图)

2011-12-12 15:29: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布朗族;章朗;竹筒茶;古茶园;茶叶;图2;图3
[提要] 图2、章朗村布朗族青年男女举行结婚仪式后,新郎和新娘做的第一件事是敬茶,把热腾腾的青竹茶敬献给每位来宾。站在远处看章朗山寨,千年古寨掩映在原始森林中,山顶上耸立着一座风格独特的佛塔,民居竹楼掩映在凤尾竹中。

 

图1、章朗古茶园 (浦红继摄)

 

图2、章朗村布朗族青年男女举行结婚仪式后,新郎和新娘做的第一件事是敬茶,把热腾腾的青竹茶敬献给每位来宾。(通讯员/浦红继摄)

 

图3、巴达布朗族老人在挑拣毛茶。(记者/刘大江 摄)

 

  布朗族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茶树是家庭财富的标志,茶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茶是布朗族社会生活和人们交往的重要媒介。布朗族同茶的亲密关系,生动地反映在布朗族村村种茶、家家采茶、户户制茶、人人喝茶、迎宾敬茶、送客给茶上。

  从布朗族用茶的种种活动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社会交往、宗教信仰等风俗。布朗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种茶、制茶、饮茶习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布朗族山寨,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布朗族茶文化历史遗迹,活化石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专家学者将它归纳为:千年古寨、千年古寺、千年古井、千年茶树、千年茶农、千年茶俗。

  走进章朗

  从勐海县城乘车出发,穿过勐遮镇,向南沿公路盘山而上,经过巴达的群山,在距离勐海县城70公里的地方,便是有224户109人的章朗村了。

  站在远处看章朗山寨,千年古寨掩映在原始森林中,山顶上耸立着一座风格独特的佛塔,民居竹楼掩映在凤尾竹中。

  走进章朗村,一座古朴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首先印入眼帘。佛教建筑群由佛寺、佛塔、藏经阁、围墙组成。沿着小路走出村,便是传说中大象挖出的水井。从村里到村外,处处感受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原生态的人文环境。

  千年古寨

  “章朗”是傣语,“章”即“大象”,“朗”为“冻僵”,直译为:大象冻僵的地方。

  据说,布朗族迁徒定居在这里已有近2000多年。那时,布朗族称这里为“景桑”。布朗语   “景”意译为“城市”,“桑”意译为“祖先曾居住过的地方”。

  传说14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玛哈烘乘象周游世界传经走到这里时,豆大的雨点裹着鸡蛋般大的冰雹从天而降,顿时天地黑暗,雨停冰雹止时已是夜间,他们在这里夜宿“恩巩哚多山”(章朗佛寺现在所在地)。第二天,大白象被冻僵了走不动,玛哈烘赐名该地为“章朗”,意思为“大象冻僵的寨子”,以此纪念大象传教的功劳。

  千年古寺

  据章朗佛寺珍藏的贝叶经记载,这座佛寺已经有1365年的历史。它占地4亩,有一座佛寺,一间僧房,一座佛塔,一座藏经阁,阁内珍藏着100多卷贝叶经,整个佛寺建筑群具有独特的布朗族建筑艺术风格。

  千年古井

  章朗村外有一口千年历史的古井。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走到村前,天气炎热,大象口渴难忍,便用鼻子在地上钻出一口水井。人们称水井为“那么着章”,汉语意为:大象用鼻子掏出来的水井。这口井一年四季从不干枯。

  千年茶树

  章朗村不远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世界公认的野生型茶树王及野生茶树群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专家鉴定,其中一棵茶龄为1700多年。茶王树高23.6米,树基围2.5米,树幅8.8米。

  章朗村周围的原始森林里也生长着野生型茶树。章朗布朗族的祖先种植的古茶树林、古茶园面积仍有700亩,集中成片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古茶树林成为原始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生物物种。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