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哈尼族:过十月年,吃长街宴

2011-11-21 13:44:00     作者: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哈尼族 十月年 长街宴 马帮 党旗漫卷中国红 56个民族
[提要] 哈尼族,是我们此次采访中,云南境内的最后一个民族,中国境内的哈尼族大都居住在哀牢山中。哀牢山,这个名字听起来那么的凄凉,而哈尼族的人民就是在这一片大山上,繁衍着他们的文化。

哈尼族的传统歌舞。

哈尼族大型农耕表演。

哈尼妇女纺纱。

美丽大方的哈尼族姑娘

  大众网-联通3G元阳11月3日讯特派记者 刘国栋)离开西双版纳继续沿着高速公路往北走,绕过几座大山后,一路的景色慢慢变得不同起来,旁边一掠而过的山坡上,颜色有些淡了,绿里面少了版纳那浓的化不开的热烈,也不再看到亚热带独立而高大的乔木,还有那千绕百回的藤葛。这里多的竟是一些北方才有的矮生灌木,有的山体甚至还裸露了出来。这里还是云南境内吗?心里闪过一丝不解。“过了玉溪,这一片就是哀牢山了。先到红河县,咱们可算赶上了,那里的哈尼族要过大年,过年可以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集中体现的时候,咱们正好了解一下”,一边开车,领队施晓亮一边讲着。哈尼族,是我们此次采访中,云南境内的最后一个民族,中国境内的哈尼族大都居住在哀牢山中。哀牢山,这个名字听起来那么的凄凉,而哈尼族的人民就是在这一片大山上,繁衍着他们的文化。

  马帮驮出的迤萨城

  红河县的县府所在地叫做迤萨镇,高高矮矮的房屋就建在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从远处的山上望去,东西狭长的迤萨小镇匍匐在山梁上,似乎也暗合了流传的那句话,“马背上驼出的迤萨城”。
  “这句话的来历却不是因为小镇建在山上的原因”,随行的红河县委宣传部的张辉带着我们来到小镇西一处古来高大的城堡样的建筑,青砖灰瓦墙体斑驳,从门楼上看去甚至还有一些西式的风格,“迤萨镇因马帮而生,所以才叫做‘马背上驼出的迤萨城’。”
    张辉领我们所看到的这座城堡,就是一位马帮“富翁”所留下来的住所。这住所上下两层,共有三四个院落,房屋数十间,甚至还有后花园以及专门护院的住房,如果仔细观察,墙壁上还留有射击用的枪垛。
   “这家的主人就是一个马帮头,据说他当时经营的马帮队有百余人,骡马200余匹,资金数十万元,人称‘三多’,钱多房多老婆多。”张辉笑言。
    迤萨人走马帮最早要追溯到1853年。当时的迤萨人迫于生计,一批有胆识的青壮年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首建骡马队开赴勐野井。民国元年(1912年)后是迤萨大马帮纵横千里的鼎盛时期,“下坝子”(出国)、“走烟帮”(边境)形成时尚,相继又打通了缅甸、泰国的商路,一大批华人在各地定居经商,组建家室,成家立业。马帮生意让迤萨镇慢慢繁荣起来,也让它成了云南省仅次于腾冲的第二大侨乡,全县有10016名华人华侨居住在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港澳同胞有9540人。
    张辉介绍说,据老人们讲走马帮非常辛苦,有时候脚都走开了,用针线缝起来继续走。最可怕的是在路上遇到土匪,每次出发都要有当地武装背着枪支随马帮一同出发。马帮所到之处非常艰险,就是遇到村庄也不敢休息。马帮的住宿地点大多选在山头,这样遇到土匪也好防范。
    探究起来,虽然马帮并不是迤萨所独有的,但是马帮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哈尼族祖先的种种经历似乎一脉相承。
    “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具体已经说不清了,只听老人们说是从西北方向逃难迁徙而来,原来的家乡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张辉也是哈尼人,对先祖们的来龙去脉却也知之甚少。
   哈尼族同样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在哈尼族人口耳相传的酒歌中,以“哈八惹”的形式讲述了哈尼族从诞生、发展到迁徙各地,直至今日所居之地的路线、历程、各迁居地的生产、生活、社会状况。
     后来人们便根据这酒歌整理成现在的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祖先逃难记)》。这部哈尼族的民族史诗里提到,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的羌人,上古时代游牧于青藏高原东部。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哈尼祖先“和夷”因战败而迁徙到大渡河一带。在大渡河,哈尼先祖再度战败,部众继续南迁,到了昆明附近。隋唐时期,哈尼先祖在昆明一带又遭遇战争,同样又遭到了失败。那次以后,据说哈尼族祖先把很多东西都埋到地下,离开昆明,一路南下进了哀牢山,最终定居了下来。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