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人 追赶时代的脚步

2011-11-03 16:23: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上了达崩先生,之前有人向我介绍说,这位人大代表来自西 藏非常偏远的基层乡村,是珞巴族。达崩能说3种语言珞巴语、藏语、汉语,采访时他毫无困难地用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从容交谈。已是中年的达崩有一米八左右的个头,身材魁梧,穿着深色西装,走路、坐着身板都挺直。头发有点卷,说起话来蛮斯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上了达崩先生,之前有人向我介绍说,这位人大代表来自西 藏非常偏远的基层乡村,是珞巴族。达崩能说3种语言珞巴语、藏语、汉语,采访时他毫无困难地用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从容交谈。已是中年的达崩有一米八左右的个头,身材魁梧,穿着深色西装,走路、坐着身板都挺直。头发有点卷,说起话来蛮斯文。他告诉笔者说:我们珞巴族生活在西藏东南部,散居在察隅、门隅、珞渝、米林、隆子、朗县等县(地方),南达中印传统习惯线,约有人口20多万,至今大部分人生活在印占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境内有2322人。 珞巴这一族称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的。藏文中也有同音字,过去有的写法还是蔑称,现在这种写法译成汉意为“南方人”。
  乃玉是珞巴民族乡
  1988年6月经政府批准,米林县乃玉珞巴民族乡成立。这两个汉字原来写成南伊,意思是"朝圣之地"。我们乡下属3个村民委员会,都是藏珞两族混居村,乡政府设在乃玉村。全乡有390余人,77户,珞巴人占80%。面积约200余平方公里,有耕地1100亩左右,主要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还种油菜籽。西藏到处都是山,我们那山里满山都是树木,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过去由于耕种方式粗放、土质差,加上气候等众多因素,使农作物产量极低。粮食不够吃,全靠到山里打猎和采集养活自己,生活非常贫困。算来也就过去了才20几年,1999年我们乡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800元。这全靠国家的政策好,还有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援助。
  1978年国家给我们盖了珞巴新村,1991年又一次修建新村,如今我们珞巴人的生 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记得1975年以前,我们那里只有解放军办的夜校。现在的乡完小是1975年创办的,当年学生很少。那时家家都很穷,学生上学虽然不缴学费,但孩子在家总能干不少活儿。时代不同了,如今我们富裕起来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巩固率达96%。算起来当年在乃玉小学读过书的藏族和珞巴族,现在出来当县级以上干部的、上大学的、在自治区单位工作的已有三四十人了。1999年初,我们乡乃玉村已为林芝地区和我们米林县定成小康村了。村里有公房村长办公室、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乡中心卫生院也设在这个村。
  去年我们还实现了合作医疗。卫生院的3位医生学历最高的是大学生,是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最低的也是中专生了,是自治区卫校毕业的。图书室里藏书很丰富 ,内容涉及面也很广,是村民们常去的地方。
  如今我们珞巴人家家都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房子,用上了自来水。全乡50%人家里装了电话,家庭用电更是没有问题,装机4千千瓦的南伊电站就在我们地界。电视 覆盖率80%,100%人家有电视,老人们说,山外面原来是这样的,这都是真的吗;年轻人跃跃欲试地直想往山外闯;孩子们也想到电视里的公园里去玩玩,坐坐那从没见过的汽车火车飞机。我想电视把世界牵到了我们山里,我们什么时候能走进电视,让全世界都知道,让生活在印占区的亲人们看见呢。
  牛,一直是珞巴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犏牛,旧时有钱人家养三四十头呢。下山后,我们其它猪、马等牲畜都养,也学会了使用畜力。只是如今马已经“下岗”了,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大卡车等。前辈人结队出行、边走边砍草木以开辟道路的年代早已过去,现今都是跑车的公路了。
  进入90年代,我们乡里现代化机械越来越多,越来越全,什么“东风”(汽车)、“解放”(汽车)、拖拉机、堆土机、榨油机、磨面机、(伐木)油机等,都有,而且都属于各家各户私有。家用电器更不用说了,连冰箱、洗衣机都备齐了,60%的家庭都实现了现代化。电视覆盖率达80%,100%的人家有电视。
  我们乡的支柱产业是林业,占收入的80%,牧业也有,但还不成规模,全乡有黄 牛、犏牛1300多头,猪200多只,原来还办过养猪场、养鸡场,以后还打算办起来。副业还有挖虫草等草药,编竹藤器等实用品和民族传统工艺品、还打算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工盖房用的瓦板子等竹木器的生产生活用品。销路还挺好。另外,山上的伐木队租我们的运输机械、汽车跑运输,收入也不少。 前两天笔者与他通话时,他说,回去后县里、区里都开了人代会,我把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精神向代表们传达了,大家都很振奋,憋足了劲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机遇,大干一场。我这才刚回乡几天,又开始备耕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达崩其人
  谈到他自己,达崩自豪地告诉我,“我是自学成材的”,接着就讲起了他自己。我的家乡在印占区的玛尼岗,1962年那时我才3岁,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家里人背着我逃到这边来了。那次我们这批过来了不少人,当时都住在山上。 1969年当地成立了人民公社,那以后我们才从山上搬下来,与山下的藏族混居,并分得了山下的土地。过去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在山里刀耕火种、采集狩猎为生,从此又开始学习新的、先进的耕种方式了。生活的环境、条件都得到改善,日子也比过去好过多了。那时我已经10岁了。1973年以前我在家放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家里送我到县里读小学,上到3年级就回乡了。回来后,在乡里我也算是个“文化人”了,队干部就让我当了会计。1980年我参了军,在昌都当了5年兵。那是我生活的重大转折。5年中,我的业余生活是在学习汉文汉语中渡过的,班里有9个汉族,教我一个人,他们都特别热心,又非常认真,那我哪能不努力呀。别人都去打蓝球时,我就一个劲地埋头学文化,写字、看书、查字典……。军旅生活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觉得自己 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熟多了。
  1985年我复原回乡务农,后来当了半脱产的副乡长;88年6月撤区并乡时,我被聘 为干部,搞过公安、当过武装干事、乡团委书记。1992年全县有7个转正名额,其中我是之一,作为干部培养对象,后来又派我到地区党校学习了两个月、1994年在区农牧学校干训部学习了一年。1993年4月以后,我在丹娘乡当副乡长、副书记;96年2月调到了乃玉乡,至今已经5年了。
  我爱人身体弱,家里的事全靠她,做家务、照顾孩子,我帮不上太多的忙。我们 有两个女孩,在县小学上学,学习都不错,大的已经6年级了,我希望她俩都能上大学。我们家在热嘎村,村里珞藏两族人口各占50%,生活比乃玉乡还富裕。家里兄妹3人,我出来工作了,妹妹出嫁了,老三在家守业,还当了村长。我觉得珞巴下山后跟藏族混居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改善得多,也进步得快,而单一珞巴人居住点现在看来进步速度相对还是慢些。由此我想到有交流、善学习,才能有变化,才能前进。于个人是这个道理,于民族、国家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50年前的珞巴人
  与达崩先生一席谈,引起了我对珞巴的好奇和希望对这个民族有更多的了解,便 翻阅了许多历史及调查资料。以下是我做的摘要,或许您也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珞巴人有语言无文字,过去以刻木结绳记事;使用木锄、弓箭、石锅;刀耕火种、采集围猎为生;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相信灵魂不死。早在吐蕃王朝统治时期,门隅、珞渝一带逐渐成为政治上比较安定的地方时,统治者曾把这里作为安置被征服部落民众的场所。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珞巴一些部落也有信奉藏传佛教的。
  珞巴人民具有反对外来侵略的传统。早在19世纪初叶,英国就派人到洛渝地区活 动,派测量队、探险队、行政官员等,利用各种借口深入珞渝,收集情报,以达到经济扩张和军事入侵,最终侵占珞渝地区之目的。在以后的近百年里,珞巴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多次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50年前,珞巴人绝大部分住在“干栏”式(高脚楼)的竹木建筑物中,也有地居式住宅,是用竹木棍搭架子、盖以巴蕉、茅草为顶,以粗竹席或劈开的竹片码排成墙体。食物以谷类为主:大米、玉米、高梁、青稞、鸡爪谷、薯类等,靠采集和狩猎来补充食物的不足,也用以与山下藏族交换必需品。服装以野生植物纤维、棉花、羊毛、野牛皮、山羊皮为原料;上身着短衫,披风在正式场合才用,下身女着统裙、围裙,男子均系遮羞物,一般用竹、木、牛角、铜片做成勺状,有的用猫皮、藤编物,少数人用遮羞布从前腰下兜至后腰。人人都有一条考究的腰带,有藤编的、有皮革的,上面缀以许多贝壳为饰物、也有羊毛编织着各色图案的,腰带上一般都悬挂小刀、火镰、及小饰物。
  发式多样,颇有特色的属前额短至眉际,其余留长,女梳两辫男披散于后,有的 蓄长发,男子在额前挽一发髻,髻上横穿一根竹签或银签,女性或梳成两辫垂于背后或盘在顶上也有在额顶上盘二三个发髻。男子头戴藤编有沿圆帽、菱形帽、板瓦形帽和熊皮压制的带沿圆盔,帽上还加饰物,如插鸟翎、红色牦牛尾或野猪尾,有的还套上熊皮圈。男女都穿耳孔,饰藤、金属环等,个别部落妇女鼻端两边穿孔并以饰物。部分部落文面甚至纹身。男女都喜戴佩饰,颈项、腰间、手腕、脚腕等处,妇女背后也用饰物,饰物一般为金属、藤编物,如铜铃、串珠、铁链、藤镯、铜钹等,走路时叮当作响,很是悦耳。
  珞巴人不用畜力,运输靠人,背篓上的三条细藤带两条套于肩,一条套于前额, 头额是肩颈的“帮手”。珞巴地区的江河上常见独木桥、竹木桥、溜索和气势宏伟独具特色的藤网桥、独木舟和竹筏不多见。珞巴人也有自己的史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博嘎尔部落的《创世纪》;将世世代代对于生活生产的经验总结,以简单、易记、易理解的谚语、谜语的形式口耳相传后人,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教育后人、提高智力等目的。珞巴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劳动、节庆、宗教活动等众人聚集时,常有民歌 手演唱。他们能随编随唱,观景生词,出口成歌,更多的内容是历史、神话、传说、常识、家庭和婚姻。舞蹈粗犷,简单,多摹拟动物、飞禽动作,有伴唱。舞步刚健有力、气氛热烈。也有宗教舞,由巫师表演。其步伐雄健、气氛严肃。常见乐器为丝竹乐笛子、箫、口弦、二胡等。该地区由于竹藤茂盛,故竹、藤做的手工艺品很多,如竹篓、竹筐、竹箱、竹晒萝、竹蓑衣……,藤器很有特色的是板瓦形藤帽、藤腰带、圆盔藤帽、藤挎包、方形或圆形蔑盒等,均非常精致。另外珞巴族的雕刻艺术也很有特色。
  读着这些资料,再翻翻整理好的达崩啦讲的珞巴人的今天,我明白了什么是岁月,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改革开放。我想知道再过10年、20年,珞巴人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呢?

魏鹏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