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珞巴族:大山里的珞巴人吃上“旅游饭”

2011-09-27 14:00:00     作者: 施晓亮 王磊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珞巴族 旅游 麦克马洪线 西藏 林芝
[提要] 9月13日,“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访团沿川藏路到达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来到全国惟一的珞巴民族乡南伊珞巴民族乡采访。10年前,这里的珞巴人还过着农牧时代的贫困生活,10年后,这里已经变成西藏“小九寨”,大山里的珞巴人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珞巴族聚居的南伊沟保持着千百年不变的原始状态自然风光,如今已经成为藏东南炙手可热的旅游景区。

南伊沟自然风光。

政府出资为方便珞巴群众生产、生活建造的董龙吊桥,如今也成为景区内的一景。

珞巴人现在也不仅仅只知劳作,也开始学会休闲 、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珞巴人在南伊沟景区内做些小生意,收入也比较可观。

珞巴人在兜售自己采集的木灵芝。

  “珞巴族的根在珞瑜地区”

    南伊珞巴民族乡安排我们到该乡琼林村采访,副乡长尼玛仁青接待我们,晚上我们住在一家珞巴人开办的“农家乐”。这家的女主人叶妮成了我们的采访对象。

    45岁的叶妮从小就生活在珞巴族聚居的琼林村,她的父母1962年跟着解放军从“印占区”来到了这里,当初村里只有7户人家,她的婆婆和公公也是那时候跟着大部队一起迁过来的。现在叶妮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小女儿正在县里读高三。通晓珞巴语、藏语和汉语的叶妮说,他们一家1962年以前一直生活在珞瑜地区。那一年中印之间爆发了战争,中国称之为“自卫反击战”,叶妮的父亲索南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民工,扛子弹箱。战争结束时,索南带着妻子、妹妹跟着解放军撤回了“麦克马洪线”以北,在米林县南伊乡附近的山上安了家。

  叶妮说,米林、墨脱、隆子等县的许多珞巴族都是那一年从珞瑜地区跑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之前为了逃避血亲复仇、逃避氏族婚姻等原因跑过来的。有一种说法,珞巴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按照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珞巴族仅有2312人。但十年前采访时,当时的乡领导格桑个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有资料表明1965年对珞巴族的估算为30多万人。只不过绝大多数珞巴人现在生活在“印占区”,无法进行人口普查 。跟格桑一样,叶妮家的大部分亲人留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南。但40年来,没有任何办法取得联系。

  珞巴人开始走上旅游致富路

    虽然无法与山那边的亲人相聚,但近年来,山这边珞巴人的生活却渐渐富裕了起来。南伊乡一共有3个村,分别是是才召、琼琳和南伊村。现在,这三个村均借助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开始发展旅游业。以琼林村为例,该村充分利用村里的一处大型旅游景点积极发展“农家乐”,现在村里开办家庭旅馆的珞巴人已有十几户。副村长达瓦告诉我们,本村从2009年以来,依托美丽的原始森林风光和独特的珞巴族文化招徕国内外游客,每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从今年开始,该村不仅能从每张门票中获得2元的收益,而且大量游客的食宿消费让许多村民找到了致富路。

  2009年,琼林村首批7个家庭旅馆试点开业,叶妮家就是其中之一。叶妮说,每年5月至10月是村里的旅游旺季,今年她家的家庭旅馆已接待了近200名游客,挣了4000多元。而且近几年,通过国家全额补贴的“安居”工程,包括琼林村在内的整个南伊乡百姓大都住上了300多平米的新房子。

  据了解,截至2010年,西藏地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农牧民群众达到12029户、48120人,实现总收入2.94亿元,户均收入24474元,人均收入6118元。“十二五”时期,西藏地区将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扶持和鼓励旅游发展优势较为明显的地区、乡村、牧区,通过以点带面、以奖带扶、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增加现金收入,争取到2015年末实现180亿元旅游收入,旅游经济就业人数达到30万人,旅游业行业固定资产突破150亿元。而米林堪称西藏的“药洲”,覆盖着广阔的原始森林。位于米林县南部的南伊巴民族乡境内的南伊沟,有“小九寨”之称,正被当地打造成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

  相关阅读:珞巴族资料

  珞巴族为居住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南部的珞瑜地区。其余散居在米林、墨脱、隆子一带。珞巴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珞语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基本使用藏文。

   “珞巴”意为南方人。珞巴族内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史料记载,自公元七世纪起,珞瑜地区即归入吐善王朝建制,此后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统辖之下。由于居住地区交通闭塞和与外界接触少,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阶段。在1965年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珞巴人才正式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到与其他民族一样的平等权利,1985年的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诞生。

马震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