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独木器与黎族木雕

2011-12-22 10:28:00     作者:    来源: 海南省政府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木雕;杂居地区;黎族妇女;独木舟;木器;神像;独木棺;岭外代答
[提要] 黎族的雕刻工艺中影响较大的是木雕,主要是独木器的制作及其在各种木器上进行雕刻装饰。独木器种类很多、造型独特,雕刻图案精巧,内涵丰富,构成了黎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黎族的雕刻工艺中影响较大的是木雕,主要是独木器的制作及其在各种木器上进行雕刻装饰。独木器种类很多、造型独特,雕刻图案精巧,内涵丰富,构成了黎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独木器即用一段原木雕凿、刳制各种用具。种类很多,主要分三种类型:

  生活用具

  即用原木经过刳制、雕凿,制成日常生活用具。独木雕凿的生活用具在黎家最多也最普遍,形制各异。常见的有舂米臼、木桶、木盆、木谷仓、蒸桶、蒸酒桶、独木锅盖、独木棺、独木槽等。

  舂米臼。黎族历史上无碾米工具,脱稻谷皮采用木杵在木臼里舂捣。清·张庆长《黎歧纪闻》载:“黎人不贮谷,收获后连禾穗贮之,陆续取而悬之灶上,用灶烟薰透,日计所食之数,摘取舂食,颇以为便”。舂米臼是用原木刳制,外型有直腰、束腰两种,内有平底和尖圆底。口径40~60厘米,高40~80厘米,壁厚3~5厘米。与它类似的有小木臼、捣辣椒臼、独木盆等独木器,制法相同。在独木器外表有雕凿刻划花纹图案作为装饰。如束腰、开窗、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劳动生活图景等。有的还填涂色。

  独木棺。历史上,黎族丧葬是用独木棺,据康熙《琼州府志·黎情·原黎》卷八载:“凿圆木为棺”。现在已有部分地区改用木板合成。它用一段大原木先锯出棺盖,然后用斧、锛、凿等工具刳制、凿刻,深约30厘米,长180~190厘米。外形有圆、方两种。据说制作独木棺与黎族的来源有一定关系,黎族先民是乘独木舟到海南岛,而独木舟与独木棺是非常近似。先民是乘独木舟来,那么人死后,独木棺载着回到祖先那里。

  独木谷桶。取一段直径60厘米、长150厘米以上柴质好的圆木,最好已是中空的,用凿略修整,在底部加上一块木板便成。在距底部5~6厘米地方挖一个约10×10厘米洞口,安上活动板为出谷口。在谷桶外壁上雕刻各种图案花纹,主要是各种农作物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以及祈求稻谷安全等装饰花纹。独木谷桶贮谷,既可以较好防鼠,又可以防潮。同它造型、功用差不多的还有米桶、蒸桶等独木生活用具。

  独木凳。用高25~40厘米,直径20~30厘米的原木雕凿。把原木中间部位(头尾各留有3、4厘米厚做为凳面)凿空,在其周围留下6~12根约4×4厘米的方柱子或圆柱子为支撑,柱子(脚)向外稍弯曲,呈弧形,既减轻重量,造型又美观大方。如果凳子过高或者为了增加它的层次感,往往把它制成二层,即中间加一个台面,这个台面是联接、支撑上下层的柱子。柱子太长易损,增加一个台面,既缩短柱子长度,增强牢固,又可增加美观。有时还在凳面和边沿刻花纹图案,装饰美化。这种多脚独木凳,造型古朴、独特,方便使用,坚固耐用。它是从圆木墩演变而来,以前黎族家具制作尚不发达,品种较少。独木凳在20世纪60年代前曾是乐东县黎族妇女出嫁时所带的嫁妆之一。独木凳除了以上造型外,还有形似椅子的树干或树根椅,即有靠背、椅面、脚,略加工便成,并适当装饰。

  蒸酒器。用原木凿雕,外型为两头大,中间小,高50~60厘米,上下口径约40厘米,腰部直径20~30厘米,壁厚约2厘米。在束腰处留有一层约1~2厘米厚的拱形隔层,在隔层中间钻十几个孔,供水蒸气上升。沿隔层上方的器壁钻一小洞,约2厘米见方,为出酒口。这种独木蒸酒器比陶制的轻便,不易打破。如果是沉香木凿制的,则酿制的酒有沉香木的香味。

  生产工具

  独木制作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独木舟、独木水槽、平耙、点穴棒、独木铲、纺织工具、制陶的台垫、冶铁的鼓风箱、牛铃等。独木舟。“刳木为舟,剡木为辑”。黎族水上交通工具有独木舟、筏、桥、葫芦等。黎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传统民居“船形屋”就是根据倒扣的独木舟外形盖的。独木舟多用木棉树干整段刳成,又大又直的木棉树易得,而且木棉树的柴质松软,容易刳制,它干了之后很轻,搬动方便。独木舟两头削尖,舟壁削成》弧度,厚2~3厘米,舟底和仓底削平。舟长2~6米,宽40~70厘米。根据大小、长短可坐1~4人,用小木桨划水。船舷外侧及头尾有时还雕些图案花纹,甚至把头尾雕成龙头和龙尾,造型独特,花纹精采,内涵丰富。

  牛铃。用一段长10~25厘米、高10~20厘米、厚5~12厘米的原木挖凿,凿一个长方形的凹形,壁厚1~2厘米。在凹槽底部打二个眼,穿绳子系两条小木棒吊在里头(能摆动),挂在牛脖子上。牛走动或吃草时产生晃动,两条小木棒来回碰撞铃壁而产生响声,便于放牧者寻找牛。当代人戏称为牛身上的“BP”机,也把带在身上的传呼机戏称为“牛铃”,不管走到那里,都能找到。为了便于识别各家的牛铃以及体现各家主人的手艺,往往在牛铃上雕一些自家的标志及图案花纹。

  文化宗教用具

  独木刳制雕凿的器物有:独木皮鼓、刀筒、神像、法印、木唢呐、叮咚等。

  独木皮鼓。是黎族传统为招众、祭祀和作为乐器的工具。独木鼓大峒多悬于该峒中心最高的山岭上,小峒多悬于头人家屋檐下。它用一段长50~100厘米,直径30~50厘米,中间略大,两头略小的大圆木挖空,两端蒙上牛皮(水牛、黄牛均可,水牛皮厚而粗,打起来鼓声低沉;黄牛皮薄,声音清亮),用老竹根削成钉或铁钉钉紧。在制作鼓的过程中,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赋予了很多神秘色彩。在鼓身上及鼓面进行装饰,在鼓身上雕刻人纹图案及其几何图案,并涂上颜色;在鼓面上进行绘画,主要描绘狩猎对象、狩猎图景等。如:黄猄、野猪、鱼、捕鹿、人骑鹿、人骑马、人射猎物等。画面逼真、生动,想象力丰富。目前仅在皮鼓鼓面上发现黎族相对成熟的绘画作品,是研究黎族绘画的最宝贵资料。画面基本上都与野兽、狩猎有关,由此推测独木皮鼓最初可能与狩猎有关,狩猎时使用,即出猎祭祀时用于娱神、出猎的信号等。独木皮鼓最早见于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九岭南道十三称:“(琼州)打鼓吹笙以为乐”。《岭外代答》卷二亦记生黎有:“其亲故聚会,椎鼓歌舞”等。据考证独木皮鼓起源较早,曾昭璇《谈侾(今作哈)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的起源》一文中:“独木皮鼓起源早于铜鼓,即在原始社会已存在,而铜鼓则在百越族群进入奴隶社会时期才会铸造,而且从体制、图画、纹饰都有一系列渊源关系可寻”。独木皮鼓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是研究黎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之一。

  刀筒。原木挖制,长约40厘米,宽10~15厘米,筒深25~30厘米。刀筒正面雕刻有多种精巧的几何纹、花草、人纹等图案,是道公举行宗教活动时的专用法器之一。举行宗教活动时,用来存放赶鬼的木刀及其他法器。刀筒的造型、雕刻与军事、狩猎用的箭筒和狩猎用的尖刀筒等很接近,仅是尺寸大小及外表雕刻的图案花纹不同而已。

  神像雕刻。黎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受汉族道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黎汉杂居地区或者与汉族交往较密切的地区,道教对黎族的影响较深。普遍建立土地庙、峒主公庙、祖先鬼屋(或称祠堂),内设祖先等诸神像(或称木头公仔)、祭坛、香炉等祭拜鬼神。最初的神像由汉人雕刻,渐渐黎族艺人也自己雕刻。拿一柴质较好的圆木,大小根据雕刻神像需要,进行精雕细刻。神像表情严肃,头带高帽,雍容华贵,一副大官的形象。刻好后有些还涂些颜色,供在庙里、祠堂、自家的神台上。

  黎族的独木器具功能实用,造型古朴多样,雕凿精美,装饰自然,可以说独木器是集黎族木雕的立体雕刻和平面雕刻于一身,它贵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实用与装饰的统一。

马震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