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名称的来历

2011-12-20 22:10: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毛南族;1986年;周去非;毛南;伶人;三南;毛难族
[提要]    毛南族滞留在原始公社社会时间很长,迟至明末清初才完全解体,进入封建社会。1949年她同全国兄弟民族一起,共同进入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毛南族历史悠久。“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一书,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茆滩”。以后史藉碑刻中又有“茅滩”、“茅难”、“茆难”、“冒南”之类同音异字之类记载。谓此地人为“茅滩蛮”。

  毛南族的民族源流,以往很少人研究,目前学术界以及在毛南族群众中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外来说,认为毛南族的祖先是分别从湖南、山东、福建等地,因作官、避难或经商而来到广西毛南地方的。二是土著说,认为现在毛南族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少数民族居住,毛南族是由当地的土著民族发展而来的,但也融合有外来的民族成分在内。

  毛南族的先民,秦汉时为古“百越”族的一支“骆越”人;隋唐时被称为“僚”人的一部分;宋元从“僚”分流,与侗水语组诸民族被统称为“伶人”;明清时,由“伶人”的一支同一些外族结合衍成毛南族。他们自称为“哀南”(单称)和“窘南”(众称),即“毛南人”的意思。1956年经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调查识别,确认为“毛难族”。1986年国务院应毛南族人民的请求,定为“毛南族”。

  社会历史为变迁唐代之前很长历史时期,史称“三南”及其周围广大地区为“蛮地”。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封建王朝于该地设环州,辖八县,“三南”隶属于其中的思恩县。其后,它所属的州、府、乡有些变更。1953年,思恩县与宜北县合为环江县,先后归属广西宜山、柳州、河池地区。今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滞留在原始公社社会时间很长,迟至明末清初才完全解体,进入封建社会。1949年她同全国兄弟民族一起,共同进入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魏鹏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