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潍坊人民广播周末版:在广西体验民族风采

2011-12-10 20:06:00     作者: 施晓亮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党旗漫卷中国红 大众网 走进五十六个民族家庭 广西 少数民族 瑶族
[提要] 现在的行程还有四个民族,一个是广西的京族,东兴和越南交界的京族,还有一个海南的黎族,还有一个是福建漳州的所谓的高山族,最后一个民族是浙江景宁的畲族。在这几个民族之后,就应该赶回去了,告别了祖国的南国和煦温暖的气候,回到雪花飘飘的北国。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太大太大,我们转了这一圈,然后仅仅是在怀抱的祖国中兜了一个圈,只是走了一个线,一个一个的点,然后还不是敢说面上铺开了。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走进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大型采风活动的系列报道,欢迎朋友们在周末的时间和我们的前方记者施晓亮一起走进他的行程,如果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你也想跟我们的前方记者施晓亮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或者是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直播间的短信平台来交流。施晓亮你好。
  施晓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施晓亮。现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南宁向大家问好。
  主持人:南宁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
  施晓亮:今天距出发好像是166天了,五个多月来走了很多的地方,是6月25号从北京中华民族园出发,一路上经过东北、内蒙然后一直向西走到新疆,从西藏进云南、贵州,现在是在一个多礼拜之前,从贵州已经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路上的行程可以说是越走越精彩,咱们的节目因为这样稍微长一点的节目,每周只有一次,所以说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不可能把一路上更多的精彩展示给大家。我现在的行程也进入倒计时,大约在25号之前就结束行程,回到山东济南,因为到12月26号在山东省博物馆省里有关部门要对这个活动划一个句号。山东省博物馆的新馆要开一个活动的大型图片展,比较形象的把这一路上的采访收获,一些精彩的图片都和大家来分享。因此在25号之前,应该赶回到济南。
  现在的行程还有四个民族,一个是广西的京族,东兴和越南交界的京族,还有一个海南的黎族,还有一个是福建漳州的所谓的高山族,最后一个民族是浙江景宁的畲族。在这几个民族之后,就应该赶回去了,告别了祖国的南国和煦温暖的气候,回到雪花飘飘的北国。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太大太大,我们转了这一圈,然后仅仅是在怀抱的祖国中兜了一个圈,只是走了一个线,一个一个的点,然后还不是敢说面上铺开了。对每一个民族,因为时间行程比较紧,每一个民族只是走马观花,有的时候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也就是蜻蜓点水了,如果是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引起大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觉得民族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我们这次活动就没有白做,如果是在这半个小时短短的节目中,听着还是资讯不够的话,麻烦大家上我们的官方活动网站大众网,看更多的精彩的报道。我每一个民族都是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还是比较丰富的。事后,我们在摄影展之后会出画册,会出书,一系列的收获慢慢的呈现给大家。
  现在就该说说我这一个礼拜来到了广西的收获。广西的少数民族也是比较多,我在这边大约采访了五六个民族。为什么说是五六个呢,要么是五个,要么是五六,为什么是五六个呢?因为这边的少数民族同样一个民族,它并不是在一个地方,甚至不是在一个县,甚至不是在一个省,比如侗族,侗族我在贵州的从江县采访过侗族,聆听过最好听的侗族大歌,然后到了与它交界的广西,广西这边也有侗族,也有侗歌,最著名的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不仅仅是壮族的刘三姐唱山歌,而且也有侗、苗、瑶等等各民族的少数民族歌舞的形式出现,而侗族大歌也在桂林、阳朔等等很多的景点,这种自然的美景中加入了人文的色彩,让旅游更具吸引力,民族文化是有价值的。我在这边一共是采访,原著民的五个民族,瑶族、仫佬族、壮族、毛南族、京族,还有我说的和贵州重复的侗族。而瑶族也并不是在一个地方采访,壮族也不是在一个地方采访,特别是壮族,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壮族遍布广西的全境,并不是在一个地方,而各个县份的壮族的特色包括衣食住行,包括他们的语言,包括他们的歌舞,特别是他们的服饰,有黑衣壮,什么壮,有很多的分支。像瑶族也一样,瑶族有长发红瑶,有番瑶,有白裤瑶,有布努瑶等等,数十个分支,中国的民族真是人口众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民族文化非常非常的丰富,数不胜数,看得我们是眼花心乱。
  现在先说说最主要的民族壮族。我现在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南宁。一进入广西就接触到壮族了,壮族是什么族呢,按照小品演员赵丽蓉说的,壮族就是刘三姐的那个族,会唱歌的那个族。这个会唱歌的族经过几十年的一部电影《刘三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以智慧、正义、善良用歌声来颂扬美好的生活,歌颂广大劳动人民,来抨击讽刺像莫老爷的这样的地主恶霸、压迫势力,有很深厚的民间的基础。而若干年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在桂林如画的美景中,著名的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也把壮族文化为主的、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主的苗、侗、瑶等各种民族文化形态,主要是歌舞,就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实景山水剧场中把它展示出来,成为桂林、广西、甚至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景点之一。可以说国内外的游客到了桂林,不能不看刘三姐,我们到达的时候大约是25号,晚上我们也看了一场《印象刘三姐》,现在并不是旅游的高峰,游客显然比高峰的时期少很多,但是《印象刘三姐》还是一票难求。我们看的是第二场,第一场是七点多,第二场是九点多,一晚上可以演两场,高峰的时候演三四场,比较高的票价,有这么多的观众,这么大的剧场,简直就是一个印钞机。这就是说明民族文化是非常有价值、有魅力。
  我们离开桂林之后,又在刘三姐的故乡叫广西河池地区宜州市,这个地方是刘三姐的故乡,他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原来我十年前来这里采访的时候,写过一篇稿子叫《壮乡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里有非常扎实的山歌的群众基础,我们其实也不用说是可以的到哪里去采访,走入任何的一个公共场所,小广场或者是赶集,他们叫赶圩,而这个圩有另外一个别称叫歌圩,在赶集的时候,人们不仅仅是进行一种商品的交流,更多的是以山歌为主的,民间群众文艺的大集合,大的交流,人们在这里尽兴的对山歌、唱山歌,抒发自己美好的感性,唱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非常非常的好听。
  这几天因为行程比较紧,我有一个小小的疏忽,没有提前把录好的山歌及早的传给你们,事后大家可以到大众网上去听一下。他们的山歌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好听,而山歌,我写的文章中还提到一点,说广西歌王几十个,宜州歌王凑一桌。宜州是一个出歌王的地方,什么叫歌王呢?就是他们是有一个群众基础,就是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智慧、反应灵活的人,这些长唱山歌唱的好的人,经群众推选和评委最后的评比就成为歌王,最高级别的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的歌王。而这个歌王和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届的青歌赛是大不一样,并不是比选手的唱法、技巧,你是民族的还是美声的还是原生态的,你的歌声的音量、音色、音准等等,并不是比这些东西,而主要的是看,像电影刘三姐一样的,对方莫怀仁这一边唱山歌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而你需要在几秒钟内反应过来,现编歌词,然后机智灵活用山歌的形式来回答。这是一种民间的智慧,用山歌来唱出来的斗智斗勇。所以这些所有的歌王是一些像即兴脱口秀一样,他们在民间有着在非常高的智慧和机敏和灵活,我听过几场山歌的比赛现场,他们就会把任何的一个话题,小到家里的衣食住行,然后赞美家乡的风景秀丽,赞美现代的新生活,甚至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都可以用山歌唱出来,比如说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经济发展、退耕还林,这些如果是以党的文件在集市上宣读的话,可能没有几个人听,而用山歌的形式唱出来就非常非常的易于接受,深入人心。当年在推广计划生育的时候,很多老百姓,特别是男的就很难接受男性的结扎手术,认为动一刀是不是伤元气,伤筋动骨,就很难推广,但是在唱山歌比赛上,有一位广西自治区级的歌王。因为主持人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说有关于男性的结扎,让他现场唱一首歌,绝对不会超过三秒钟,他张口就来。我记得歌词是非常的诙谐幽默,他说计划生育好处多,结扎放环都科学,就像汽车换油管,照样欢乐照爬坡。他说结扎就像汽车换油管,和发动机的动力是没有关系,而且他用隐喻的手法唱出来,照样欢乐照爬坡,然后所有的在场的已婚男女都会心的笑了,特别能深入人心。而这种即兴发挥要编词唱曲的山歌,是代表了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因此在2005、2006年,刘三姐山歌作为第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列入非遗的名录。从此之后,无论是政府也好,民间也好,对于刘三姐山歌文化就更加重视、注重保护,群众也以此为骄傲,我们是宜州人,我们是刘三姐的后代。刘三姐唱山歌唱的好,我们就当然唱山歌唱得好。所以每到一个公共场所,并不是礼拜六、礼拜天,就是平常的时候,他这边我觉得闲人也比较多,都会在不仅仅是中老年人,包括很多年轻人,我就奇怪了,怎么也不是礼拜六、礼拜天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边休闲、唱歌。可能是他们的这种生活的观念,并不是像我们内地,天天拼命的工作,拼命的赚钱,干嘛那么拼命,生活本来就是悠闲的、轻松的、快乐的,解决了温饱以后,去挣那么多钱干嘛呢。然后他们就在这边唱山歌,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民族文化的氛围。而我九年前去采访的这个,当时有一个宜州有一个彩调大王叫韦善光,当年我采访他的时候已经是60多,现在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当年他为了抢救、挖掘、保护山歌文化和宜州彩调,宜州彩调和刘三姐山歌有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他成立了一个宜州彩调的民间剧团,那么在最艰苦的时候,20多个队员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人,现在又从一个人发展到了上百人,非常壮大。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一点呢,就是因为《印象刘三姐》的主唱队伍中,台柱子就是这70多岁的韦善光,他带的民间艺术团的三四十人被张艺谋特聘邀请去,因为当地《印象刘三姐》所有的演员都是群众演员,群众演员其实远离山歌文化浓郁的宜州,唱歌肯定没有宜州的老百姓唱的好。宜州彩调的剧团就到刘三姐的剧组中,一方面作为主力的队员、演员,另一方面负责平时对其他的山歌演员的这些唱歌的培训,还是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地方都是刚刚脱贫的国家级的贫困县。人均收入也就2000来块钱,现在国家贫困线又提高了了2300多块钱,他们其实还是刚刚在贫困线上,而这些会唱歌山歌的民间艺人,到了张艺谋这里演唱印象刘三姐,一边唱着、一边玩儿着就能挣大钱,唱的歌都是比较受欢迎,票房收入比较高,他们的收入也就比较高,特别是韦善光,晚年找准了位置发挥余额,挣大把大把的钱,会被同行们所羡慕,那么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价值。
  说到这个价值,就特别想转回来说一下侗族。在桂林山水中,在前些年,在五六十年代,甚至在解放前就有这么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就有这样一篇文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都知道它是中国旅游的风向标、排头兵,西方很多人要来看政治中心就到北京,看历史到西安,看真正的山水风光那肯定是到桂林。这么多年以后,桂林的旅游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山水还是那片山水,它的魅力和吸引力的增加就仰赖于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人文因素的加入,因为生活在这边土地上的各族老百姓,他们张口就能唱歌,人们在欣赏美景山水的时候,又能听到、看到这么好听好看的的民族的歌舞,那么桂林这边旅游的吸引力就会更大了。而我十年前采访的一个侗族大哥,我跟他十年前结拜为异族的兄弟,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传奇的人物,当年他是在桂林市下面的一个县镇,叫龙胜各族自治县,有一个银水侗寨,他是这个寨子的寨主,传到他这里已经是101代,这个101代寨主还是中国的第一个研究生寨主,是传统和现代的一个结合体。当年他带领他们寨里的男女老少把民族文化,也就是侗族的大歌整理挖掘传承保护下来,初步开发旅游。他的那个村寨,十年前一年就能达到一百多万的收入,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文化。当年我和他聊起来这个事情的来的时候,他远远不满足于现状,他说民族文化应该要比这个要值钱的多,因为龙胜县还是一个相对于偏僻,每年的旅游人口可能就十来万人的旅游人口,相对于桂林阳朔这边每年几百万的旅游人口,还是差别非常的大。他就带领乡里乡亲就来到桂林最热的一个地方阳朔,在即将濒于倒闭的自然的景观蝴蝶泉,就是看溶洞、登上山顶看桂林的山水,看十里画廊,仅有这些自然风光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那么多年来,他一直是不温不火,甚至是最后走到半死不活,濒于倒闭的状态,而他把侗歌和苗舞植入这个自然景观之中,就一炮而红,成为桂林最炙手可热的景点之一。看《印象刘三姐》是有那么一种宏观、远看的效果,比较朦胧,比较大气的一种美学的,你离的所有的演员都很远,他们在山水之间,在划着竹排在打鱼、在唱歌,非常远。而这个《天籁蝴蝶泉》你可以近距离的看到这些侗寨的寨花、苗寨的寨花,金衣银裳,打扮的非常漂亮。然后在唱侗歌、跳苗舞,让你真实感受到这些国家级、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是多么有吸引力有魅力,民族文化是多么有价值,他不光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了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开始热爱民族文化,而且从中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十年前我就和侗寨的第101代债主,我的异族结拜大哥吴金敏,我和他谈过,我们俩有着共同的观点,民族文化要想传承保护发扬光大,不能口头说,一定是这个民族的百姓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中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也就是真金白银,能够增加收入,如此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人们对于民族文化有一种自豪感,让本民族的人对他们的民族文化有自豪感,更热爱,自觉的去传承。比如说你如果是赚不到钱的话,他干嘛去穿民族服装,他觉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穿西服、夹克、牛仔裤,他去穿这种老粗布的民族服装,他还嫌丢人呢,但是正因为穿了这样的民族服装,人们才对他竖大拇指,正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是传统的木结构的房子,人们才喜欢来参观,才在他们家里吃农家饭,才会在他们的农家乐里住一夜,他们才会有收入。这样他们才会自觉的去穿民族服装、住民居,然后做民族的美酒佳肴,这样一代一代就能传承下来。所以说保护民族文化绝不是一句空话,说到这儿,我就觉得时间过了大半了,但是仅仅说了两个民族。其实在广西都很多的民族,也是像云南一样,有着民族博物馆的美誉,他也像贵州一样,贵州被称为公园省,我觉得广西比公园省还要精致一些,那么我把他称为公园省中的精品的园中园。所有的风景看起来,这种远山,一层层的有远景、中景、近景,渐次的,有层次,这些都是随便用一个傻瓜相机就可以拍出,就感觉到这边的风光是非常非常的好,他也是公园省。我刚才所说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和公园省就概括了人文和自然的两方面的特点,所以说他们这边的旅游以及在旅游带动下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非常有潜力的。这边生活着数十个少数民族,民族的种类非常多,包括我们山东,也满族、回族、蒙古族,他们这边全都有,但是主要的民族就是瑶、仫佬、壮、毛南以及京族这五个民族。侗族是与贵州重合的,在贵州我也采访过,刚才说到瑶族,是我进入广西采访的第一站,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有一个叫龙脊梯田,当地的瑶族、壮族、苗族在片梯田中勤劳的开垦、耕作,形成了现在非常美丽的一道风景,叫龙脊梯田。在龙脊梯田下有一个村寨,叫黄洛,被称为黄洛瑶寨,在这个瑶寨非常小,生活着几十户百分之百瑶族的村民,而他的特点被人们所关注就是因为他是长发红瑶,红瑶望文生义,就是妇女穿的衣服都是红色的,主色调是红色,所以说叫红瑶族。而长发呢,是在1996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群体头发最长的民族。妇女以长发为美,以蓄发、爱发、美发为传统习俗,她们一般的头发都会超过一米,最长的头发是一米八多,整个的这个群体的头发是非常非常长。他们有一种护发养发的秘方,秘不外传,但是经过采访我也得到了一些最主要的信息,大家不妨感兴趣的话可以试一下。他们从来不用飘柔等等化学的洗发水,他们认为对头发是有伤害的,里面是有化学物质的,她们是用纯天然的,淘米水,并不是一般的米,最好是糯米的淘米水,经过沉淀以后,上面清的那一层把它烧开,再放到一个罐里,放至七八天,淘米水就变酸了,用变酸的淘米水来洗头发,每三天洗一次。洗完之后不要立刻冲掉,要在这边把它自然的吸收,吸收营养成分,然后再到村寨前面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她们把这条河叫金江,在这个金江里再把头发漂洗处理,如此头发就长得特别密,特别厚实,特别亮,特别特别黑,而且特别长,从来都不开叉。
  主持人:那么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一定要听听我们施晓亮的建议,女性朋友想头发变好的,就试试这个方法,但是对这个米的要求也比较高了,一定要用糯米。
  施晓亮:现在整个村子的长发红瑶成为龙脊梯田旅游的一个最大的吸引点,游客朋友来到这边,就看到他们在河边梳头发、洗头发,一边洗头发一边唱她们自己的歌。
  主持人:时间还有一分钟,您最后再总结一下。
  施晓亮:今天下午接着就离开南宁,到中越边境上的一个地方叫东兴,这边是东盟经济圈,这边生活着一个民族是京族,他和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宗同源同根,他们的语言也相通,文化习俗也相通,东兴有三个岛,被称为京族三岛,这是一个我们大家所比较陌生的跨境的民族京族,采访完以后,接着要长途跋涉到海南去采访椰子树下的海边的民族彝族。更多的内容那就等下一次连线的时候再和大家说。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施晓亮,再见。我们今天的节目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收音机的前的听众朋友想关注更多的一些消息,因为每天节目时间有限,可以关注大众网的专区,或者说登陆新浪微博,关注“施晓亮56”,或者在每天的整点新闻的时候,关注我台的整点新闻的报道。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个最新的感受,好的,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下一节目不见不散。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