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礼仪

2011-08-03 15:00: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达斡尔族;礼仪文化;装烟;上京;契丹人;达斡尔人;老人;烟袋
[提要] 达斡尔族是注重礼仪的民族,尽管这种礼仪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从内容看更具有社会性,反映了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水平较高。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归纳达斡尔族礼仪的基本内容是:具有优良的传统,尊重老人,真诚热情,团结向上,表现出整个民族顽强的进取精神。

  达斡尔族是注重礼仪的民族,尽管这种礼仪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从内容看更具有社会性,反映了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水平较高。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归纳达斡尔族礼仪的基本内容是:具有优良的传统,尊重老人,真诚热情,团结向上,表现出整个民族顽强的进取精神。

  明清以来的达斡尔族礼仪,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其先祖契丹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同时也是达斡尔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远在辽代,契丹人、汉人,并以中国自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在不断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了汉族文化。

  天显元年(926),契丹人建都的“上京”,体现出各族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吸收汉族文化方面契丹人是积极的,不仅在“上京”建有诸多佛寺,而且在城西南没有国子监,孔子庙等。可见在达斡尔族的先人--契丹人的礼仪文化中,已经吸收了中原儒家的封建文化。

  明、清时代的达斡尔族礼仪文化已是融合于中原或成为以后的蒙古人,而保存契丹传统最多的达斡尔人,又经历了同化过去,分化出来的过程达斡尔族礼仪文化,深受中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历经清代二百余年,又是受满族文化影响最深的民族。同时,它又是保留契丹文化传统最多的民族。达斡尔族的礼仪既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

  尊敬老人是达斡尔族礼节中的核心。以敬老为美德。

  达斡尔人尊敬老人的习俗,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集会等各种场合无所不在。如全家用餐时,老人先动筷子,晚辈方可吃饭。有一盘鲜鱼端上来,老人吃第一口,年轻人随后品尝。鱼头年轻人绝对吃不到,要留给同桌长者。

  按达斡尔族习俗,西屋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北炕是儿子和媳妇坐卧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里串门,进屋先给老人请安,然后坐在西炕上,坐错了便是失礼。

  长辈相谈,晚辈不能插话,不能同长辈并坐。特别是媳妇与公、婆绝对不许同席对话,一般是站在炕下很敬重地谈话。

  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吵闹。早晨长辈起床,媳妇装烟送去,准备茶水,伺候用饭,继则儿子、孙子吃饭,最后媳妇自己吃,长幼有序。饭后再装烟送茶。晚上由晚辈铺床。媳妇去娘家回来,哪怕两三天,也要向公婆请安。

  达斡尔族敬老讲究辈分,不完全按年龄区分。在礼仪场合严格区别辈分高低,有些年龄不大的人,只要辈分高,也同样受到尊重。尤其是在各种仪式、典礼上,辈大者不管年轻年老,都坐在炕上,辈小的在地下做活,哪怕是年岁较大的人也不例外。

  平日达斡尔人在家中室内外出入的礼节极严,一般老人行走在前,年轻人在后;女人在前,男人在后。家中大小二门,要由晚辈或年龄小者开关。

  客人临门,送男客时,男主人送到大门外,女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女客时,女主人送到大门外,男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夫妻客时,男女主人同送到大门外。老人出门时,晚辈要将携带的东西准备好,套好车或将马备好。等老人上车坐稳,再把马绳交给老人,送到大门外。待老人归来时,前去迎接请安。如果与老人同出门时,年轻人驾车。

  年轻人行路时,遇到对面有老人或长辈走过来,骑马或乘车都要下来行礼,必须等老人或长辈走过时,才能乘马或乘车再走。外出归来时,要按辈分向老人请安。

  热情好客 真诚相待

  真诚、热情、好客是达斡尔族礼仪的重要道义基础。

  达斡尔人一般都对人诚恳,厌恶虚伪、狂妄和放荡不羁之举。遇有初次见面客人,必问“哈拉”、相互敬烟,热情招待,愿留下食宿者,铺床备饭,视如家人。如果来客不食主人款待的食物,则被看作是对主人的侮辱和最大的失礼。

  在待客中也严格区分辈数,比如春节待客以肉食,长辈吃后臀尖,叔伯辈吃前臀尖,平辈吃猪蹄膀,小辈吃剩肉。平时有一般客人临门,要拿出奶制品、奶茶。久不走动的亲戚来访,要杀猪宰羊隆重款待,哪怕是最贫困的人来访,也要杀鸡待客,绝没有慢待的。

  亲朋互爱 邻里和睦

  达斡尔族人无论兄弟叔侄或姨妹妯娌之间,一般都融洽无间,邻里关系和睦相处。以发生口角被他人耻笑为耻。婚丧嫁娶,修建房舍时,亲朋邻里都前来祝贺或帮助。

  年节杀猪宰羊,相互邀请,大吃一顿,并将手把肉、肝、肚、血肠等送给近邻亲友。打猎、捕鱼分给邻里共食。生儿育女,送些肉、面、鸡蛋贺喜。满月时,前来祝孩子“长命百岁”等。这些从氏族社会就保存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习惯,成为达斡尔族礼仪形成的重要社会原因。

  有趣的装烟礼

  在达斡尔族的礼仪中,烟礼占有重要地位。俗称装烟礼(当格·特贝)。男人们用20-30厘米的烟袋(待伊热),妇女的烟袋(德仁达日)更长。他们家家户户善于种植烟草,普遍嗜烟,族人甚至七,八岁小孩也无例外,形成待烟礼。其中分单向礼:一方向另一方请安后装烟;双向礼:相互问安、装烟。

  装烟待客是达斡尔人热情待客的重要表现。客人到家,虽以烟、酒、奶制品相待,但尤以烟为最,即使客人口叼着烟袋,也要请他换成自家精心晒制的朵烟。临行时还要热诚地送给客人一把,以示敬重。

  请安(萨因哈苏呗)礼

  行礼的方式有如下要点:右腿向后拉一步,脚尖着地,左腿在原处屈膝,上身挺直,左手轻轻下垂,右手放在左膝盖上,眼睛注视对方。

  妇女请安是双足并立,两手放在两膝上部,稍低头、屈膝。

  请安礼施于长辈或同辈兄姐之间。凡是子女出门七天后归来时,必给父母请安、装烟;媳妇自娘家回来,要先到西屋给公婆请安、装烟。村里年轻人出门半个月归来时,见到村中长辈也必须请安问好。

马震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