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概况

2011-11-22 13:56: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怒族;弹弦乐器;设治局;女人分娩;猎神;弓弦乐器;弟娶其嫂;切分节奏
[提要] 怒族现有人口27123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一、怒族概述

  怒族现有人口27123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是居住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在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地方志《蛮书》中始见记载,是由早期分布于今云南省福贡、贡山的土著居民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他们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形成今日的“怒族”,但各自还保留一些独特的特点。根据其语言的差异,可分为“阿龙”、“怒苏”、“阿侬”、“若柔”四大支系。怒族地区在唐代属南诏国统治,宋代属大理国管辖,元代属丽江路,明、清时期属丽江府,除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知府属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和喇嘛寺、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统治。民国时期,始由怒俅殖边总局下属的菖蒲桶(贡山) 行政委员公署、上帕(福贡)殖边公署、知子罗(原碧江)殖边公署管辖,后三公署改名设治局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7世纪至20世纪对怒族地区来讲是一个重要时期,首先是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土特产品的交换方式由原始的物物交换发展为经常性的商品交易,冲击了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加速了怒族社会原始经济的崩溃;其次,“改土归流”强化了中央集权,改变了怒族地区的闭塞状况,促进了怒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清朝,怒族已与外界发生密切的交换关系,他们运黄连到内地出售,内地的商人贩盐到怒江。1929年后,原碧江的知子罗、福贡的上帕等地辟为定期集市,铜币、纸币等货币开始流通,怒族中出现了一些季节性的小商贩。

  二、怒族的语言文字

  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支系的不同使各支系的语言有不同特点,其中阿龙语与独龙语相通,而另外三个支系的语言各自具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和规律,各个支系之间语言不相通,但因它们同属一个语族,因此具有同语族的基本特点。在与邻近民族的交往中,不少怒族人已转而使用别的民族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的人很少,很多人兼通好几种别的民族语言。如阿侬支系的人几乎全部转用傈僳语,在剩下的使用阿侬语的人中,也都懂傈僳语,仅在家中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怒族各支系语言都没有文字。

  三、怒族的峡谷溜索

  峡谷溜索: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溜索是怒族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设施。怒族人发明和使用的溜索,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溜索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长4 公分,宽约2 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溜索有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因为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需要一来一往两根溜索,它一头高,一头低,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社会的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

  四、怒族的天文历法

  在怒族社会生活中,虽还未能产生现代先进的天文历法概念,但在长期生产实践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已逐渐萌发和生产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自然历法科学知识,他们依照星际的变化,借助一年中各种不同节令的变化,把握自然界发展运动规律,总结创造出一套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自然历法。

  怒族人把一年四季划分为干、湿两个大季和十个节令。干季一般从头年公历11月雨季结束时起,到次年2月雨季来临时结束;湿季则从公历3—10月,正是气温升高,雨多湿大的时期。十个节令为:花开月(3月)、鸟叫月(4月)、烧火山月(5月)、饥饿月(6月)、采集月(7、8月)、收获月(9、10月)、煮酒月(11月)、狩猎月(12月)、过年月(1月)、盖房月(2月)。对生产的安排上,在“花叫月”内听到布谷鸟啼鸣,开始播种;在“烧山月”中听到“瓜卷双卷”鸟鸣叫,必须抓紧节令,结束栽种;到“饥饿月”里“哦嘟嘟”鸟叫,表示节令已过,不能再下种。借助草木枯荣景象,在桃花、樱花开放时,撒播苦荞、点种洋芋;麻栎树发芽时,开始点种玉米,核桃树、漆树发芽时,仍可点种;山花花开时,则节令已过。

  对节令的划分也因地区分布的差异,各地也略有不同,如贡山的怒族,他们依据月亮的圆缺,划分出月份。分为:春耕月,相当于一、二、三月(阴历);种植月,相当于四五月;薅锄月,相当于六月;(阴历)撒荞月,相当于七月(阴历);秋收月,相当于八九月;狩猎月,相当于十月(阴历);煮酒月,相当于十一月(阴历);过年月,在十二月(阴历)。居住在原碧江和福贡地区的怒族则分为:夏尺哈,即织布月;比实哈,即新生月;木骨昌那哈,即雷雨月;瓜布美哈,即布谷鸟叫月;杀迪切哈,即砍山月;杀迪处哈,即烧山月;利自登哈,即栽秧月;很以哈,即盖房月;拾登哈,即撒荞月;咱刷哈,即收割川;酒加哈,即煮酒川;喝实哈,即过年月。大致也是将一年划分为十个节令。

  怒族人的这套自然历法,既是借助花鸟物候区分节令、认识自然的产物,又是他们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干百年来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解放以后,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怒江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历法已逐渐为公历和夏历所取代。

  五、怒族的医药卫生

  怒族民间几乎是家家懂几方。概括起来,传统的民间的医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用于排除跌打痨伤引起的瘀血、污血的拔火罐。用于医治外感伤风引起的发冷发热症状的放指头血。用于医治风寒、中暑的刮痧。用于医治恶心症的拔头顶发。用于医治手足无名肿痛或排除瘀血的弹血法。用于医治红眼病或角膜炎的“尿液洗眼”法。

  六、怒族的宗教信仰

  怒族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近代受外来影响,不少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贡山北部的怒族,因受藏族影响,也有信奉喇嘛教的。但人数极少。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各种神灵,举凡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巨树、怪石等,都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碧江怒族祭祀的鬼神主要有十三种,其中由氏族或村社定期祭祀的鬼神为“门多”或“坐米起”。“门多”被认为是天鬼,能够去凶化吉,保佑人畜平安。从前,每当村寨发生重大事件,如械斗,仇杀,或捞油锅、抛血酒,甚至路遇大蛇等,都要祭祀“门多”,人们把“门多”重作是家族或村社的保护神。“坐米起”是碧江九村“斗霍”、“达霍”两个氏族成员共同信奉的神灵,每年年节来临,由两个氏族的头人联合主持祭祀,届时全村杀猪一头,每年家庭出包谷一升,作为祭品,祈求四季平发,人畜兴旺。

  在各种鬼神中,最大的鬼是家鬼,通常在人病危或遇到凶难时以牛或猪为牺牲祭祀。属于自然神灵的有山鬼“米枯于”和水鬼“独获于”,它们分别主宰着农耕和狩猎。实际身份是农神和猎神,因此,每年耕作和狩猎季节来临之时必然祭祀。还有一种天地鬼,怒语叫做“冻尼”。天鬼是男的,住在天上,据说天的最高一层有一个圆壳似的东西就是他;地鬼是女的,住在地下,据说地的最下一层也有一个圆壳似的东西就是她。

  “耀于”、“衣于”、“梅阿于”、“米拖于”等属于崇鬼,它们总是把灾难和疾病带给人们,甚至把人们的魂魄摄去,人们煮酒杀牲祭祀它们,希望它们不要来人间作崇。此外还有树鬼、路鬼、战鬼、瘟鬼等鬼神,每年都能享受祭祀。

  与这种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相适应,巫师成了鬼之间的精神桥梁。碧江怒族称巫师为“米亚楼”或“禹古苏”;福贡怒语称之为“尼玛”或“达施”;贡山北部同称为“纳木沙”。巫师不仅主持各种宗教仪式,从事占卜和驱鬼活动,而且还兼巫医,替人治病,他们大多熟悉本民族的历史,熟知本家族和本民族成员各代祖先的谱系,是本民族的历史和知识的传播者。一些较大的巫师同时也是氏族或村社的头人。

  七、怒族的文学

  怒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怒族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举凡日月星辰,山川林石,都是崇拜对象。有些氏族还保留有图腾名称。文学样式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神话有解释天地起源的《开天辟地》,解释人类起源的《射太阳、月后》、《腊普、亚尼造人烟》、《祖先阿铁》等。与怒族社会发展相适应,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带有母系社会和图腾遗迹的传说,如《女始祖茂英充》传说远古时蜂与蛇交,生下茂英充,她又与虎结合,所生子女繁衍为虎、蜂、蛇等氏族,茂英充成为各氏族的女始祖。《蛇变人》是关于蛇氏族的传说,它反映了怒族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社会生活。

  怒族故事有反映人与妖魔斗争的《人和妖精交朋友》、《老妖婆的死》;反映伦理道德观念的《两父子》、《两朋友》、《两姐妹》、《两兄弟》、《好人 与坏人》等;反映爱情、婚姻的《谷玛楚与吴地布》、《龙女故事》、《七星姑 娘》等。还有不少动物故事,刻画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如聪明的 小兔子、贪婪残暴的老虎、智慧的青蛙、精明的獐子等。

  八、怒族的音乐

  民歌: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简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过程;《猎人调》描绘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获野兽后的欢乐心情。《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此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民歌的形式有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儿歌、哄娃娃调、祭祀歌与悼念歌等等。特点是结构以单乐句和上、下句式为主,旋律随歌词的长短而变化,反复演唱。北部民歌大多节奏自由、委婉悠长,具有山歌的特色;南部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整,其中以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特征。

  叙事歌:贡山怒语称“办汝” 碧江怒语称“ 牙扒可歌亚”。内容叙述天地形成、人类繁衍、民族历史、个人遭遇等。在婚嫁、节日、新房落成等群众聚会时,由具有丰富知识的老年歌手演唱。

  山歌:北部贡山地区的山歌有“怒日拉”、“芒锅卡”、“尼莫”等曲调。南部地区的山歌,多为情歌,曲调短小,保持着古老而淳朴的风貌,有的曲调仅由三音列或四音列构成。

  劳动歌:贡山怒语称“削拉格”,因歌中衬词而得名。有拉船号子,打麦歌、打荞歌等,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常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儿歌及哄娃娃调:儿歌曲调比较简单,常常只用mi、la、do 或mi、sol、la、do等三音列、四音列构成。哄娃娃调有的仅由相距四度的二音列组成,有的由sol、la、do或sol、do、mi三音列组成,节奏规整,速度徐缓,曲调亲切温存。

  祭祀歌:为过去巫师祭祀鬼神时所唱,旋律大多质朴流畅,有的则近似口语,具有朗诵性质。另外,各村寨还流行着不同的悼念歌。

  乐器:怒族使用的乐器有“达比亚”(弹弦乐器)、“比拥”(弓弦乐器)、“匹哩”(竹制吹管乐器)、竹号“布利亚”、口簧(竹质或金 属)和扁鼓等。

  达变:怒族人常用的传统乐器,又称“达比亚”(弹弦乐器)。其形类似琵琶,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以四根丝线为弦,其音质格外清亮,韵味异常独特。几乎所有怒族青年都会弹唱。

马震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