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占祥:骆驼泉边最后的撒拉歌者

2011-07-28 11:31:00     作者: 施晓亮    来源: 齐鲁周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大众网 党旗漫卷中国红 骆驼泉 撒拉歌者
[提要] 在青诲循化县街子巷韩占祥的家里,这位61岁的撒拉歌手给我们唱完了这首撒拉“花儿”后,谈起了“十人九韩”的撒拉族。“全国9万撒拉族,有8万生活在我们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撒拉族民间艺人在骆驼泉边放歌“花儿” (施晓亮十年前摄)

撒拉人家(施晓亮十年前摄)

撒拉礼拜寺(施晓亮十年前摄)

    编者按:本文为特约记者施晓亮十年前采访报道。

    “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循化,白素布汗塌青夹夹,名叫个韩撒拉......”
  一,

    在青诲循化县街子巷韩占祥的家里,这位61岁的撒拉歌手给我们唱完了这首撒拉“花儿”后,谈起了“十人九韩”的撒拉族。“全国9万撒拉族,有8万生活在我们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巷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相传800年前我们撒拉族的祖先尕勒莽阿訇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剥削,带着众多百姓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吐库曼斯坦骑着骆驼,驼着土壤和泉水千里迁徒至此,我们都相信街子巷的骆驼泉是‘胡大’(真主)给我们撒拉人的恩赐,祖先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套初版的《古兰经》,现在这套世界仅存的三套《古兰经》之一就存在街子巷大清真寺里,这成为我们广大撒拉教民骄傲的资本。”
  韩占祥的宅子是10年前翻盖的,现在还算得上是街子巷里最豪华的房子,因为像他这样的撒拉民居已经很难找见了。韩占祥很得意地对我们介绍他这件作品--房子的结构、布局直至雕梁画栋的图案,全是他亲手设计的。特别是正房(东屋)的门楣之上的三层木雕图案,从下往上依次是居于盛开的梅花中间的清真寺、蓝天背景映衬下的天堂仙桃、绿色镂雕的阿拉伯文“真主伟大”,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宗教含义。“当时那几个木雕匠人看着图纸都呆了,说这么复杂、精美的木雕十几年没见过了。”现在韩占祥的家成了撒拉族民居范本,地区和县上有重要人来,都要到这里参观一番。
  二,

    40年前,韩占祥就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歌手。他不仅会唱传统“花儿”,而且更擅长现编现唱,天才的“脱口秀”。1964年,刚从西北民院教育系毕业才3年的韩占祥,凭着自己创作的一首撒拉“花儿”《新循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只凭着一把二胡、一只笛子,韩占祥的歌声就把个全场的气氛烘得接近沸腾,评委和专家们也忍不住站起来鼓掌。青海省委一位领导到西宁车站迎接时,第一句话就问:“哪个是撒拉族唱花儿的?”然后握着韩的手说:“你一首《新循化》唱遍了全中国,唱红了北京城,你是青海人民的骄傲,撒拉人民的光荣。”
  那年韩占祥才23岁,已经是县文化馆的负责人,省领导的鼓励激发起他无穷的创作热情,一年之后,他整理创编了表现撒拉族东迁历史的舞剧《骆驼泉的故事》。这个在西北轰动一时的舞剧后来没有逃得过“革命群众”的眼睛,1966年,韩占祥因为创作“大毒草”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打入冷宫13年。
  这13年对于很多被“踏上一只脚”的人来说不谛人间炼狱,韩占祥却说自己上了13年学。下放劳动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民间艺人,田间地头就成了他学习撒拉族民间文化的课堂。因此,当1979年“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时,“上面”挑来选去最后还是选中了韩占祥作为撒拉族代表,这时他“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还未摘去。这次会上,韩占祥让与会者记住了“撒拉族”这个名字,在与会的13个民间“花儿”歌手中,只有他一人有幸进中南海为领导人演出,他即兴演唱的4首“花儿”,其中一首:“鸟儿出笼马脱缰/金凤凰展开了翅膀/人民给了我银铃嗓/放声唱/要响个百花儿齐放......”小个子的邓小平站起身来给他鼓掌,合影时,小平同志就让韩占祥站在自己身后。
  官复原职后,韩占祥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掘撒拉族歌舞。家人都反对他,因为他就是在撒拉歌舞上跌倒的,可他倔犟地认为:民族文化一定会越来越值钱。几年之后,他创作的4个撒拉族节目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调演,拿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国家舞蹈家协会主席贾左光同志在闭幕式上发表了一个小时的总结讲话,其中半个多小时是讲撒拉族的。
  三,

    在循化,韩占祥算得上知名度很高的文化名人,但他的心情并不畅快。“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天下无人不知黑阿佤。可是有几个人知道我们撒拉呢?我感到撒拉文化后继乏人,靠我一个韩占祥身单力孤。我一手操办起来的县文工团,现在只是应付接待,因为循化这个地方很适合消夏。这让他感到很悲哀也很无奈。”
  前不久,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官员穆卡拉来循化考察,韩占祥在骆驼泉边讲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这位刚果黑人,穆卡拉说:“我同意刚才韩先生说的,民族文化中最精髓的核心是什么?是爱,爱什么?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民族为什么可爱?因为我们独特的文化。我们刚果黑人的文化标志是手鼓,一敲起来,别人就知道我是刚果人,而不是美国黑人。我想象中的北京不是现在的北京,北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上海,都是一样的城市格局,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风格。”在穆卡拉以及陪同前来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春香的提议下,“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去向何方”研讨会立即就在骆驼泉边举行。直至现在,韩占祥跟我们说起当时的情形,话语中还透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四,

    现在让略感欣慰的是他的儿孙中间已经有人在继承他的衣钵。18岁的小女儿韩佩玲是县文工团的演员,现在不在家,她是作为撒拉族的惟一代表到深圳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少数民族编导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国家民委出资为人数总数不足10万人的22个少数民族培养文艺编导人才而举办的。而他17岁的大孙子韩奴海初中毕业后就进入街子巷大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经过3年的苦修,现在小奴海已经能够领着几百穆斯林信徒做礼拜了。“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肯定会日渐增多,我孙子最起码可以做个不错的翻译。”
  2001年底,韩占祥从文化站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而他对民族文化的责任心一点也没有减弱。他一直想成立一个“撒拉族民间文艺研究会”,把全县的民间艺人集中起来,把他们宝贵的文化素材抢救记录下来。他希望县上能给他投点资,买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电脑。“等这些民间艺人死了,再去东一点西一点地搜集就难了。
  最近,县里要筹备撒拉文化旅游节,县领导亲自请韩占祥出上,担纲总策划总导演。

魏鹏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