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三问于民”应做到三个前提

2011-10-17 13:55:00     作者: 张爱军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三问于民 胡锦涛 教育 宣传
[提要]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我们认为,要真正做到“三问于民”,必须做到三个前提: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等。
  战争年代的党员干部,大多数就来自群众,整天生活在群众之中,一天也离不开群众。他们离开群众就没有饭吃,没有群众掩护就活不下去,不依靠群众就开展不了革命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就当不了领导。那时的党员干部,很自然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但是现在党员干部的来源和成长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随着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直接产生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也离不开党的社会条件,都在发生改变。要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就强调,“对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狠抓一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教育。这个教育抓好了,实事求是之风,艰苦创业之风,勤俭节约之风,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之风,才能大兴起来,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等歪风,才能扫除掉。”
  二、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我党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作为党获得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但现在很多党员干部不能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依靠群众,不“从群众中来”,直接就“到群众中去”。不仅不能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智慧,而且某些脱离实际的做法导致人民群众反感,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因此,目前要真正做到“三问于民”,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要了解人民群众。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知民情、知民意”,而不能凭主观主义行事。
  二是要相信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满足群众的需要和激发群众的自愿两条原则。这也就是毛泽东指出的:“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三是要依靠群众。深入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是力量之源,人民是智慧之泉。我们很多党员干部遇到事情若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往往一筹莫展,理不出头绪,整不出所以然,而一到群众中间,就豁然开朗,思路大开。
  三、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党群沟通机制
  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坚持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等办法以及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和机制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三问于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要充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七一讲话”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张爱军,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