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鑫:记录历史乐此不疲

2012-01-11 14:00:00     作者: 俞亮鑫    来源: 新民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考证 时代进步 耍大牌 俞亮鑫
[提要]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俞亮鑫,1982年复刊进报社的首批记者之一,在新民晚报工作30年,是坚守一线久、写稿数量多、得奖次数多的名记者。当跳舞尚不为大众认可时,俞亮鑫就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上海将举行交谊舞大赛的消息,为此还和领导争得面红耳赤。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俞亮鑫,1982年复刊进报社的首批记者之一,在新民晚报工作30年,是坚守一线久、写稿数量多、得奖次数多的名记者。

  沪上名主持叶惠贤、曹可凡、倪琳、陈蓉等人的第一篇报道,都出自他手。

  接受嘱托 坚守卅载

  1980年夏,26岁的俞亮鑫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走进九江路41号4楼。彼时,因“文革”停刊十多年的新民晚报正筹备复刊,俞亮鑫和同班同学唐宁,成为复刊后最早招聘进报社的记者。

  “当年的办公室原是仓库,头一回走进去,霉味刺鼻。”搬第一张办公桌,擦第一扇窗,倒第一桶垃圾,泡第一壶开水,俞亮鑫和新民晚报的“初恋”由此开始。冬天烧煤炉取暖,夏天用冰块消暑,在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中,“恋情”延绵至今,从未间断。如果没有深爱,恐怕很难坚持。

  复刊之初,一批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回归,不求功名,埋头苦干。俞亮鑫觉得,做那样的记者,令人钦佩。坚守卅载,他想过退居二线,也有当官机会,甚至想过跳槽,但终因情缘难舍,留了下来。

  专刊部抛出橄榄枝,请他做编辑,工作相对稳定、轻松。电视台曾拿出中层干部岗位,力邀他加盟。俞亮鑫当过“小领导”,享受了一年半副处级待遇。“那段时间很忙,记者工作也没放下。”两位老总惜才,希望他留守一线。说起新民晚报复刊后的前两任总编辑束纫秋和丁法章,俞亮鑫满心感激。“老束和老丁多次找我谈心,嘱咐我安心工作,多写好稿。如果离开一线去做管理工作,可惜了。”俞亮鑫听从他们的教诲,扎根基层,笔耕不辍。

  一些比俞亮鑫年轻的同行,资历比他浅,得奖比他少,纷纷走上管理岗位。多名上级领导对他说:“俞老师,我在学校经常读你作品。”说到此,俞亮鑫没有任何沮丧和不满,反倒流露出自豪:“在他们的人生印记中,我能留下有意义的一笔,觉得很骄傲。”

  深入一线 以笔扬善

  俞亮鑫的职业生涯始于基层。复刊筹备期,他到出版社和杂志社实习,采访写作,磨练基本功,培养扎实作风。

  入职后,他没有一天懈怠。30多年来,读者几乎每天都能在晚报上和俞亮鑫“见面”。16000多篇报道,1000多万字,精品迭出,为他带来20多个全国和上海市新闻奖以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市十佳新闻工作者、上海长江韬奋奖、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工作第5年,俞亮鑫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得益于扎实的采访作风和敏锐的新闻嗅觉。1986年11月26日下午,上海市法制文艺会演闭幕,全市媒体都去了,但由于奖项揭晓、优秀节目介绍等已被报道,多数记者只当走过场,很快便离开,除了有心人俞亮鑫。“谁也不知道,著名沪剧演员杨飞飞的儿子在服刑。她为了教育更多家庭,自曝家丑,和儿子同台唱戏。”俞亮鑫回忆,故事充满人情味,这种真善美,亟需向社会弘扬。“我被深深打动了,半小时写完《杨飞飞隔铁窗与儿子同台唱戏》,完全有感而发。”(见右上图)

  一年冬天,《可凡倾听》栏目去沈阳采访李默然。俞亮鑫本可在家坐收文字稿,却坚持和曹可凡一起,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头顶漫天大雪,到东北采访。“老艺术家的音容笑貌,必须到现场感受,提问后才能得到第一手素材。”

  去年,他深入偏远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采访中国达人秀选手“孔雀哥”姜仁瑞,歌颂普通工人浓浓的爱妻之情和沉沉的家庭责任感;今年,他克服高原反应,去拉萨采访达人秀海选,为青藏高原的民间达人喝彩。

  深入一线,以笔扬善,是他坚持多年的一大动力。

  走出困惑 重回浪尖

  影片《集结号》中,号声没吹响,连长谷子地坚守约定,带领全连战斗到最后。俞亮鑫心中的集结号也始终没响。近来,坚守一线的战友越来越少,并肩采访文娱新闻的同龄记者纷纷撤退,或转岗、跳槽,或退居二线。

  进入新世纪,网络媒体风起云涌,特别在文化娱乐圈,涌入越来越多年轻记者。渐渐地,俞亮鑫陷入困惑。“这些年轻人和我女儿差不多大,聪明,新潮,充满活力。在他们身边,我总显得格格不入,感觉自己快要被时代淘汰了。”从心底里,他不愿退出竞争。

  一次座谈会上,俞亮鑫把那句俗话改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还在浪尖上。”因为他重新找到感觉,发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我是‘稀缺资源’。”他分析,当今社会,浮躁、功利、媚俗之风盛行,文娱界尤其如此。可谓八卦漫天飞,谣言天天有。一些人价值观混乱,人云亦云,对假恶丑缺乏基本判断。“有些年轻记者本身是追星族,看到明星心跳加快,忘记了身份和使命。”

  而这些,恰恰给俞亮鑫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几十年不断学习积累,他已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美和丑,有坚定判断,解读文化现象时,便有了独特视角与思想深度。

  2004年初,警匪剧风靡一时,但画面血腥、详细重现犯罪,俞亮鑫撰文《一小撮坏蛋天天露脸》,批评一针见血;去年,相亲节目席卷全国,赢得一片叫好,俞亮鑫却唱起反调,以《来找配偶还是找金钱》开篇,连发12篇报道,狠批充斥拜金元素、挑战道德底线的娱乐节目,在全国掀起声讨低俗文化的浪潮。

  再度找到成就感,便拥有了继续坚守一线的底气。

  以诚待人 难舍老友

  坚守不易。就拿最简单的打字来说,年轻人没出校门就已运指如飞,而他必须从头学起。即便在接触电脑10多年后的今天,俞亮鑫还保留着“一指禅”的称号——他打字只用食指,还不是左右开弓,而是左手休息,仅右手食指派用场。

  如此打字,速度却不慢。如2004年2月5日,他独家专访建国以来首起明星绑架案,撰文《枪口余生——吴若甫上午向本报记者披露被绑架全过程》。上午10时采访,10时45分开始写稿,仅1小时便完成近2000字。当时,吴若甫获救后刚回到家,不顾门外数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最先接受了老朋友俞亮鑫的电话采访。

  真诚,踏实,从不炒作,让他赢得众多明星名人的认可。采访陈道明、王志文等知名演员,俞亮鑫不用挤在记者堆里,“都是朋友,他们会主动跑来和我打招呼。”曾有记者批评张国立“耍大牌”,他便搬出俞亮鑫当救兵:“你们问问俞老师,他的采访要求,我从来不拒绝。”

  导演吴贻弓在西沙群岛拍摄电视剧《海之魂》,只有俞亮鑫一个记者受邀上岛,还客串演了一回司令员;沪上名主持陈蓉结婚典礼,央视当家花旦董卿艺术硕士主持专业毕业演出,他都是唯一的受邀记者。“他们了解我,相信我,知道我不会写花边、写八卦。”

  老友情谊难以割舍,也是俞亮鑫不愿离开一线的原因之一。

  拍案而起 嫉恶如仇

  多年来,俞亮鑫为民请命,得过不少锦旗,其中最珍惜的一面,挂在办公桌旁。上书:“晚报铁肩担道义,记者挥毫扬正气”。落款为“谢晋遗孀徐大雯”。如果没有他拍案而起,已故著名导演谢晋可能将一直蒙受不白之冤。

  2008年10月18日,谢晋不幸辞世。宋祖德兄弟随后在网上造谣说他“死于一夜风流”,还言之凿凿地说,“亲眼目睹,耳听为实”。

  与谢晋熟识多年,俞亮鑫深知谢晋人品,“谢导是上海文化标志性人物,绝不会做那种事。”他说,“宋祖德人称‘宋大嘴’,污蔑过上百个名人,劣迹斑斑,他的话不可信。”俞亮鑫经详细调查,确定宋祖德是一派胡言。

  然而,荒唐谣言在网络上却不胫而走,点击率多达千万次。许多人说:“看来‘宋大嘴’说的是真话。”一个月过去了,没人站出来辟谣。俞亮鑫坐不住了,决心向宋祖德公开叫板。朋友劝他:“张艺谋、刘德华、章子怡等许多名人都被诬过,也拿他没办法,你何必去招惹?况且他还有亿万身家。”

  俞亮鑫不信邪,述评《岂容脏水泼向人民艺术家》,迅速得到成百上千次网络转载,拉开全社会反击谣言的序幕。徐大雯不顾疾病缠身,毅然向法院起诉宋祖德,最终打赢官司。“这篇文章粉碎谣言,为谢导讨回清白,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件作品。”他说,“真正有分量的新闻作品,都是鲜活的,能体现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揭露评选黑幕,曝光明星丑闻,批评圈内弊端……即便因此遭到谩骂、威胁、法律纠纷,俞亮鑫也义无反顾。嫉恶如仇,弘扬正气,从中寻找自身价值,内心涌动着在一线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见证历史 推动时代

  在新民晚报当文娱记者30年,俞亮鑫收获了很多荣誉。“这些都是肯定和鼓励,说‘不在乎’是假话,但如果说很看重名利,也不对,否则没法沉下心采访。”

  第一个电视广告、第一届流行歌曲大赛、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卫星越洋传送、第一个综艺栏目、第一批个体明星、第一次平民选秀、第一家移动电视……俞亮鑫记录众多“第一”,不经意间成为了历史的参与者。

  他的职责,不仅限于记录,还有推动。

  当跳舞尚不为大众认可时,俞亮鑫就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上海将举行交谊舞大赛的消息,为此还和领导争得面红耳赤。

  上世纪80年代红遍全国的歌手王洁实和谢丽斯曾向媒体诉苦,因为有人把他们从事的通俗音乐说成“靡靡之音”“黄色音乐”,俞亮鑫撰文为他俩鸣不平,推动通俗音乐发展。

  上海第一次举办服装模特大赛,许多人嗤之以鼻,甚至批评“伤风败俗”,但俞亮鑫认为这是“展示美”,不但发表比赛消息,还专访模特,成为主流媒体对模特活动最早的肯定。

  《一小撮坏蛋天天露脸》发表2个月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涉案剧退出黄金档;《来找配偶还是找金钱》发表后不久,广电总局再发通知,大力整治充斥造假、低俗、拜金风气的相亲类情感类节目。

  2003年,宋庆龄及其弟妹宋美龄、宋子文的居住地确定为浦东新区川沙镇“内史第”,俞亮鑫为此追踪采访10年,发表10多篇报道,对历史考证起了关键作用。“通过我的文章,为上海增添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乐此不疲。”

  俞亮鑫说:“这些年来,我不但用上千万字见证历史,感受社会变迁,也用文章推动了时代进步。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此。”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