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远水”解近渴

2011-02-15 09:5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连续数月无有效降水,山东部分地区面临持续干旱。小麦返青时节即将到来,此时也成为抗旱的关键节点。山东的旱情具体如何?会否对今年粮食生产造成影响?在农村是如何抗旱的?山东省“两会”期间,导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和农村一线抗旱的村支书。
    ◆导报记者 梁士兴 济南报道

    连续数月无有效降水,山东部分地区面临持续干旱。小麦返青时节即将到来,此时也成为抗旱的关键节点。山东的旱情具体如何?会否对今年粮食生产造成影响?在农村是如何抗旱的?山东省“两会”期间,导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和农村一线抗旱的村支书。

    2月份是关键期

    “如果论干旱的程度,目前已经是60年不遇。如果到2月底还不下雨,那就是200年一遇。”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11日曾表示。

    省政协委员、鄄城县农业局副局长张万峰对导报记者表示,如果不是丘陵和山区,旱情并无大碍。但是思想上要足够重视,如果真的再有一两个月没有降水,可能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省政协委员、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世琦也认为,如果去年11月底、12月初的时候浇了一遍水,也就是浇了“越冬水”的话,现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没有浇上“越冬水”的小麦就很干旱了,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省政协委员、邹平县长山镇东尉村党总支书记赵洪林认为,今年的旱情 ,只要按照常规办法抗旱,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去年冬季,他所在的村子已经将小麦都浇了一遍水,所以问题不大。

    但他表示,对没有浇上水的部分地区,如果在正月十五左右仍然没有降水或没有浇上水,旱情将可以用“严重”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此时地温开始回升,小麦也开始返青、生长,水分消耗相应增加很多。

山东旱情也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中央已经两次拨付抗旱专项经费,山东的资金数额在受旱省份中最高,省级财政抗旱投入资金也是历年来最多。

    截至目前,全省已修复水毁工程6123处,修复和新打机井3.7万眼,新建中小型水源工程24312处,疏浚河渠2.3万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791万亩,引黄灌区已引蓄黄河水10.5亿立方米。

  省长姜大明在1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有条件、有能力来打好抗旱保丰收这场硬仗。浇第一遍返青水没有问题,保证旱区人畜饮水也没有问题。

  水源是大问题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据张万峰介绍,目前,该县浇麦面积基本过半,2月中旬结束可望全部浇一遍水,届时将有督导组到地块查看浇水情况。

  鄄城县是如何抗旱的?能否为其他县市提供抗旱经验?“对于鄄城来说,主要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黄河水,多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同时挖深挖宽引水渠道。”张万峰说,各个乡镇还打通了竹节沟,开挖新的送水渠,目前全县动土方达940万立方米。

  他告诉导报记者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市场价格,用井水浇地50元一亩,但用黄河水只需要30元一亩。为了激励农户抗旱,对新打机井每眼补助3000元,农户自己只需要掏2000元,鄄城县财政已经拨付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打井。

  此外,中央财政拨付的各项资金迅速下发到户。县组织部门还将抗旱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方面。同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 ,组织县乡机关干部及涉农部门组成工作组到村、到田间地头,农业部门特别制定详细方案,举办电视讲座,培训抗旱骨干,所有技术人员全部进村入户。

  不过他也表示,鄄城县的抗旱方式也并非完美无缺。黄河水可用但不可靠,水源是最大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不少沟渠、井等都已年久失修。

  导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抗旱水源问题,中央对山东125个县级抗旱服务队每县补助的200万元设备经费已经下达。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根据抗旱实际需要,3月15日前将紧急购置到位一批打井设备、提水机泵、灌溉器材、拉水机具。

  改革水库蓄水管理体制

  刘世琦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水库没有发挥好蓄水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源问题。“去年许多水库 没有蓄好水,导致在雨季过后需要用水抗旱的时候,水不够用的了。”

  实际上,至2010年年底,山东大中小型水库全部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总蓄水能力增加40多亿立方米,比往年多蓄水29亿立方米。

  不过刘世琦认为,各地在水库蓄水管理上仍然存在问题。按照惯例,雨季降水量 大,水库管理部门会放水,雨季过后,水库才开始蓄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果雨季的时候没有放水而造成决堤,有关人员要承担责任,但是要因为没有蓄好水而造成抗旱时无水可用,则没有人会承担责任。

    “这反映出水库库容合理科学调度的问题。”刘世琦认为,水库库容需要动态调度,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纯凭经验来判断何时蓄水。实际上,在全国所有的水库基本上都是凭经验放水,而非科学调度。

  赵洪林则认为,对农民来说,种植小麦仍然是高投入、低回报,目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有时候粮食产量增长但农民并未增 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抗旱的积极性。

  张万峰认为,散户放弃抗旱的原因在于,与打工收入相比,抗旱种粮并不划算。而且在正月十五之前,不少打工者都已经外出务工,抗旱的任务就留给了各个地方的抗旱服务队和基层机关干部、用水协会,增加了抗旱的压力。

  他说,粮食非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不少散户也没有修建农田水利的热情,所以他建议粮田向种粮大户集中,这样修建水利设施方便,有利于抗旱。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