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提升莱芜新实力

2011-12-01 14:25:00     作者:    来源: 莱芜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航空运动之城”、钢博会、姜博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这一块块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现了这座“绿色钢城”的魅力———

“航空运动之城”、钢博会、姜博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这一块块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现了这座“绿色钢城”的魅力———


城市品牌提升莱芜新实力
——— 五年回顾与展望之“名片打造”篇


    1月1日,山东女排完胜河南队。个体经营者姚玉梅女士走下观众席告诉记者:“我觉得这场比赛跟航空节一样精彩好看。”自举办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那一刻起,见过世面的莱芜市民就似乎习惯了与全国乃至世界的“零距离接触”。
    在“十一五”又好又快发展中,我市把创建城市品牌、提升软实力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去谋划、布局,实现了各类资源的聚合与优化,不仅让莱芜一举走上国际舞台,成为鲁中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更让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的磅礴之势。
    作为莱芜“城市的成人礼”,“航空运动之城”的金字招牌把莱芜推向了更好的舞台和空间,从此以“航空运动之城”为核心的钢博会、姜博会等节会经济催生出莱芜发展的新蓝图,莱芜以罕有的气魄和眼界聚焦起全世界的目光,开始习惯于与世界频频握手
    登高者望远。无数实践证明,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一条条经济带串联成一个个经济圈,一个个经济圈让我们的产业从自发走向科学,让我们的思路从平面走向立体。
    莱芜素有“绿色钢城”、“中国生姜之乡”的美誉。但从科学发展角度看,我们不能永远“吃钢咽姜”,莱芜需要增创新优势。
    2009年,当市委、市政府以宏伟的气魄和势在必得的勇气争取了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永久举办权的时候,他就以小城不小的姿态与世界隆重握手。从此,“航空运动之城”的称号便永久烙印在了莱芜这片热土上。
    国际航空体育节的新名片,不仅为我们增加了其运动、时尚、健康的元素,而且一下子把莱芜的人文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展现在全国和世界面前,也催生了经济新的发展蓝图。航空科技体育公园、航空俱乐部、航空培训中心、航空展览馆陆续开建,12平方公里产业谷的规划建设,让雪野逐步成为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及项目聚集的高位平台,成为旅游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打造了莱芜发展新优势。
    藉由航空节效应,我市有关部门乘势而上,紧锣密鼓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器材制造、航空运动学员教育等相关产业,全力打造山水运动、会议疗养基地、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好客山东、浪漫雪野”品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航空节集聚的人气也带动了节会经济崛起的速度与力度。 钢博会,把“绿色钢城”锻造得更加坚固、优美,山东钢铁制造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化基地的品牌越来越响;姜博会,使莱芜的“三辣一麻”产业链越拉越长,农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航空节的“虹吸效应”给我市赛会申办工作增添了重要砝码,为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集聚生产要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2010年亚洲、大洋洲航模锦标赛,中国女排联赛等众多全国大型锦标赛相继在我市成功举行。我市已与省内30多所高校在航空运动普及推广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市体育部门也正在考虑开设航空运动专业、筹建航空模拟实验室等。航空体育产业链条正加速勾画出一座神奇的航空运动之城。
    航空运动之城,已成为莱芜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一无二的金字品牌,成为我们新的核心竞争力。
    戮力同心,方能决战决胜。“四城联创”创建活动中,全市上下迸发出只争朝夕、奋力争先的莱芜精神,走出了一条艰辛与希冀共生、拼搏与荣耀共存的品牌创建之路,以汗水赢得了满堂彩,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为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2007年6月11日,市委、市政府以争先进位的刚性思维赢得快人一步的竞争优势,作出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开展“四城联创”的决策部署。一场推进莱芜快速崛起和全面跨越的新“战役”在2246平方公里大地上徐徐拉开帷幕。
    市政道路全线拓展。长勺路、凤城西大街、北坦路顺利改造,嬴牟大街、鹏泉西大街等成功建设。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亿元;2008年,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达40多个。如今,高标准的长勺路、笔直的凤凰路南延段、宽阔的莱城大道、磅礴的莱钢大道、精致的汇河大道,条条大道汇莱城,搭起了莱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框架。
    绿化美化浓妆淡抹。植物园、青草河带状公园等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完成莱城大道、莱钢大道、汇河大道等20条(段)新建主次干道的绿化,莱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82%,绿地率达到40.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8平方米。
    环境打造“碧水蓝天”。2006年关停176家土(小)企业,2007年又对56家土(小)企业进行了断电关停。莱城电厂、莱钢、泰钢相继完成改造升级,对23个重点大气污染项目实施了限期治理,淘汰了4条10万吨以下立窑水泥生产线。自此,路两边树杈上的鸟窝多了,游玩垂钓的人们脸上绽开了笑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顶顶“金名片”接踵而至,抚慰着干事创业的莱芜人那颗被汗水打湿的心。
    2005年,我市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此后又连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莱芜的城市形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立起莱芜在鲁中南地区的新势力和新地位,为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
    蓬生劲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涓涓细流,涵养着市民的精神家园,提升着“大爱之城”的城市形象。熠熠闪光的文化品牌,使莱芜一跃成为灿然的“鲁中明珠”,奏响了一曲锻造文化后劲与韧性的时代最强音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市坚持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打造“大爱之城”作为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基础工程,贯穿城市品牌创建全过程,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文化“软实力”,创城活动高潮迭起。
    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爱心车队”品牌唱响中国。与此同时,“感动莱芜十佳人物”、“爱心大使”、“月评精神文明十件好事”、“十大孝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使公民道德渗入每个人心田。一个“大爱之城”的品牌正在被擦亮。
    品牌为民创建,实力加速发展。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我市文化活动也进档升级,沿着由隐性优势向显性优势、由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的路线高歌猛进。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莱演出、“激情广场大家唱”广场歌会、中国首届侠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的举办,将莱芜这一“鲁中腹地”推向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进一步提高了莱芜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
    “绿色钢城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大赛、全市职工文艺汇演、消夏文艺晚会、农民文化艺术节的次第举办,又极大满足了城乡群众的文化渴求,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莱芜梆子剧团蝉联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六连冠”。长勺鼓乐、莱芜锡雕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初步形成。
    一曲锻造文化后劲与韧性的时代最强音,正和着“十二五”的旋律在嬴牟大地奏响!

余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