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扑灰年画 看“咸菜”磕出“金花”

2011-10-21 22:00:00     作者: 韦国骞 赵新婷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扑灰年画 咸菜 金花
[提要] 一画二扑三“磕花”,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一个独特而又古老的画种,也是高密市传统民俗“四宝”之一,其独特的绘制工序和狂放如泼的技法,让“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团的记者们着实称赞,有人称其“咸菜”磕出了“金花”。

扑灰年画展(摄影 燕雨)

  大众网高密10月21日讯记者 韦国骞 赵新婷) 一画二扑三“磕花”,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一个独特而又古老的画种,也是高密市传统民俗“四宝”之一,其独特的绘制工序和狂放如泼的技法,让“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团的记者们着实称赞,有人称其“咸菜”磕出了“金花”。

  在高密市文化馆,吕氏扑灰年画的创始人吕蓁立介绍,所谓扑灰年画,最早就是用烧制的柳碳条在一张白纸上起画稿后,拿另一张纸在上面用手扑抹,一张草稿可以扑抹数张,并可成为对称的两张。扑灰年画扑灰起稿后,其他工序基本上采用手绘完成,其中最后的“咸菜磕花”最富特点,当地人往往在制作咸菜的萝卜头上,刻上花纹,附上颜料,再像印章一样点点缀缀地“磕”在年画上,可谓妙笔生花。

  据吕蓁立介绍,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手绘年画向木版年画过渡的“活化石”,起源于明朝初期。1984年,曾应邀进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引起民艺界的震动。198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摄制组到高密现场采访制作成专题片向海内外播放。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扑灰年画题材广泛,山川流水、鱼鸟花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皆可入画,年画品种多达150多种。主要制作流程大致是先起草稿,再扑抹成正稿,然后用毛笔构墨线,着色、粉脸、涮手、敷彩、开眉眼、涮花、咸菜磕花、描金、涂明油。

  有懂行的记者看到,扑灰年画多采用全开纸作画,以大见长。从构图上看,往往采取宁简勿繁的手法,少用背景。即使是表现故事的浩大场面,也只选取某个重点场景,画龙点睛,留给欣赏者自己去体味、联想。吕蓁立说,扑灰年画的艺术风格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狂放如泼的写意风格,二是细腻诱人的工笔特点。民间有一首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刷刷刷,一溜栽花。大刷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参观了扑灰年画的部分制作过程后,有记者感叹,高密的扑灰年画是“咸菜磕出了金花”。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