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军:推动临沂成鲁南苏北文化产业带重要支点

2011-10-24 10:09: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山东省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过去曾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整体脱贫后,临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7%,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644元,5年年均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61元,年均增长13.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临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表示。
    山东省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过去曾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整体脱贫后,临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7%,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644元,5年年均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61元,年均增长13.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临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表示。

    据介绍,2006年,临沂就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确立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全面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博会展、文艺产品制造、民间工艺和文化信息服务十大产业板块。2010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

    张少军表示,今后,临沂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要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新坐标,规划建成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园区、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基地,组建十大文化产业集团,建设全省红色文化核心,打造三条文化产业带,以“两带、五区、多点”发展临沂城区文化产业。到2015年,基本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兴旺发达、布局合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强市,使临沂市成为鲁南苏北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

    创新文化综合执法体制

    临沂文化市场近年持续繁荣,图书、音像制品等交易量大,媒体受众人口和网络用户多,文化执法管理任务重。为改变过去多头执法、职责不清的状况,2008年上半年,临沂市整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了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列入政府序列,适当增加编制。同时组建了副县级编制的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对全市文化市场实施统一执法。在此基础上,将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全市12个县区也都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改革。市里对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双重管理,形成全市上下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文化执法体系。

    灵活推进文艺演出团体改制

    临沂市市县两级有6个专业文艺团体,多年来活力不足、生存艰难。为搞活机制,调动演职人员积极性,临沂市分两种情况进行改革。对一般演艺团体转企改制,将市歌舞团改制组建为蒙山沂水演艺集团,在经营上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在人员身份上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在财政支持上变“人头费”为“事业费”。为支持集团发展,改制后,政府帮助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5300万元,打造了大型风情歌舞、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临沂市传统剧目柳琴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出发,对市、县3个柳琴剧团由原来的财政差额补贴改为全额拨款,根据演出情况再适当进行补贴。另外,将原有的市电影公司及电影院,整合成立电影集团,转制为企业。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临沂成立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实现了行政审批权与执法权的分离,解决了多头执法和责任不清的问题,提高了执法效能。全市文化经营户发展到36000多家,比2008年增加近8000家。临沂批发城文化用品专业市场去年交易额达90多亿元,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用品采购基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临沂市政府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两年来累计投入60多亿元,建设了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塔、博物馆新馆、书法广场、科技馆新馆、规划展馆等文化设施,弥补了多年的历史欠账。

    该市还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两年来全市有近百亿元资金进入文化领域。已建成文化产业项目1700多个,其中过3000万元的206个,过亿元的28个,过百亿元的3个。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不足2.5%,提高到去年的4.5%。
改革充分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去年临沂市电影集团实现收入1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6%。市演艺集团和柳琴剧团分别演出86场、120场,演员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8%。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柳琴戏《王祥卧鱼》等都获得了国家级大奖。

陶云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