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省文联主席潘鲁生:手艺农村 文化富民

2011-10-24 14:0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潘鲁生 手艺农村 文化富民
[提要] 记者就此采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课题负责人、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成果,探讨未来发展建议。

  按:日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文化建设为鲜明主题,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重要部署。山东省从实际出发,在文化产业领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倡导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取得积极成果,为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推动文化富民惠民,解放农村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和探索了新的道路。日前,记者就此采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课题负责人、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成果,探讨未来发展建议。

潘鲁生调研采风。

中国美术馆·“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

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中国结生产。


  记者:今年一月,您主持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产生热烈反响,被誉为“农民手艺走上国家艺术殿堂”的标志性展览。请您谈一谈“手艺农村”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潘鲁生:“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我们以山东为重点,就全国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进行调研,对37项农村手艺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就农村手艺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并以“手艺农村”为主题,将传统手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调研解题展。展览产生了广泛的共鸣,十天展期里,首都各界2.3万人次参观展览,各类媒体转载报道达1200余篇。可见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空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命题。一直以来,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农村。其中,手艺作为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存于乡土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度,作为一种生产性文化,与农村自然联系在一起。尤其在今天,“生态”、“创意”等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动力,农村手艺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凋零萎缩,而且对应时代生活方式迎来新生,关系到农村文化以及农村的发展。如果说以村落为出发点,社会学前辈在勾连村庄与“中国”的框架中,形成了关于“乡土中国”的理解,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希望以“手艺农村”为切入点,研究和探索这条生态的、文化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记者:一般所说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多与创意和前沿科技等新兴业态相关,与之相比,您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潘鲁生:是的,当前,城市已经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区域经济和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形成新的聚集效应和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信息本身往往不再具备鲜明的区域差异,创意的特色化表达,需要深层的文化依托。从我国国情来看,农村富含文化资源,如果能够有效激发文化资源的创意效能,将改变创意经济的空间布局,并对农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说的农村文化产业主要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集中在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地方土特产等领域,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以及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振兴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文化产业道路。
  记者:山东省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在全国有什么优势和地位?
  潘鲁生: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积极扶持和推动下获得长足发展。作为传统手工艺大省,目前,全省手工艺行业共有企业43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万人,2009年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其中,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带动150万农村人口就业,创造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我们看到,我省临沂草柳编织、菏泽曹县桐杨木作等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菏泽巨野农民工笔画、潍坊杨家埠年画等呈现出艺术化产业形态,临沂郯城红花乡中国结和菏泽鄄城土布纺织等形成家庭作坊式产业形态,在传承传统手艺文化的同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及艺术创意、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的整体架构中迎来了传统手艺的产业新生。我们认为,通过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促进手艺产业成为农村区域化的支柱产业,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农村手艺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价值。
  记者:山东省具体的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如柳编、风筝、中国结等手艺产业取得了怎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潘鲁生:以山东潍坊风筝手艺产业为例,据潍坊杨家埠村委会统计,2009年,风筝艺人人均收入1.2万元,普遍高于潍坊市农民7695元的人均收入,风筝产业不仅带动本村从业艺人致富,还带动周边20多个村落200余名农民从业,包括季节性生产的艺人和常年生产、专职经营的艺人等。
  以临沂柳编手艺产业为例,广泛分布于临沭、郯城、莒南、河东4县(区),覆盖13个乡镇,100多个专业村,有柳编经销公司802家,带动25万农民从事生产。在继承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揉入现代创意创新,突破传统柳编农用、日用筐篮的功能和样式,转化为现代文化消费用品,目前已形成家居、园艺、装饰、旅游休闲和宠物用品等7个大类、300多个小类、10000多个花色品种,销往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国内市场份额也逐步提高。据调研,2009年临沂柳编手艺产业产值近60亿元,利税近3亿元,自营出口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山东省柳编出口总量的80%、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
  以临沂郯城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为例,当地农民在我国传统编结技艺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结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乡已有110多个专业生产村、10000多农民从事生产。2009年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产值2800万元,产量4000多万件,占全国总产量的60%。红花乡被称为“中国结艺之乡”。
  可以说,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致富,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也为进一步分析和解决当代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记者:在发挥文化富民惠民作用的同时,农村文化产业还将如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
  潘鲁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是从文化建构的意义上关注农村,以文化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道路。就山东而言,作为农业大省, 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为48.3%,截至2008年,全省93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75%。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省在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形成从原料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手艺产业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量材为用以及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体现了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以看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促进广大农民就业致富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文化创造力,运用现代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推动农村参与文化建构并不断融入知识经济体系,在以文化生产力推动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农村文化产业如何发挥作用?
  潘鲁生:从根本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是从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粗放发展向资源节约、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模式转变,具有战略意义。就此,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有效发挥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在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依托农村手艺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同时,作为循环经济模式,手艺等农村文化产业本身即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而且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内涵,是一条以文化为驱动力的发展道路。此外,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农村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文脉的延续、造物文化的传承,对于实现“中国设计”具有文化基础作用。
  记者:为更好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您有哪些建议?
  潘鲁生:通过持续深入调研,我们曾就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8项建议,首先要从根本上保护传统文化生态,培育手艺产业种子;同时要加强教育科研协作,促进手艺资源开发;从实际出发,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发展手艺支柱产业;在提升的层面上,健全现代产业机制,打造特色手艺产业,并完善手艺产业链条,实施手艺品牌战略,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手工艺的循环经济模式;此外,还要从整体上完善农村发展环境,服务农民增收致富,建立产业经济组织,维护手艺人利益。我想,从农村文化产业全局看,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搭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切实为广大手艺农户提供法律保护,同时,引介融合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优秀资源,进一步促进相关人才培养,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促进产业联动,有助于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我相信,充分尊重文化规律,把握产业机遇,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力,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农村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