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传统工业文化能否催生“苏荷”艺术

2011-10-22 22:49:00     作者: 韦国骞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青岛 传统工业 文化 “苏荷”艺术 文化产业 啤酒节
[提要] 青岛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中西交融的文化名城。青岛之美,在乎山水,也在乎人文。来青岛,要品八大关的红瓦绿树,要看崂山的山海一色,要逛香港中路的繁华CBD,还要嗅这座名牌之都的工业气息。

  青岛传统工业文化能否催生“苏荷”艺术
  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二十八
  大众网评论员 韦国骞

  青岛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中西交融的文化名城。青岛之美,在乎山水,也在乎人文。来青岛,要品八大关的红瓦绿树,要看崂山的山海一色,要逛香港中路的繁华CBD,还要嗅这座名牌之都的工业气息。
  青岛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确实超过了省内其他城市,但总觉得这座城市可以孕育出更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形式。工厂、工业、名牌,自近代以来就是这座城市的传统,交融、开放、自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便成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工业传统和自由精神的激荡,让人很自然想到了一种文化形式——“苏荷”(SOHO)艺术。这种文化形式产生于上世纪曼哈顿的工业区,随着纽约制造业的衰退,“苏荷”区闲置的许多厂房和仓库被不少年轻风雅之士以廉价购租,年轻的艺术家们将仓库和厂房改造为画廊和画室,并在其中创作现代艺术作品。“苏荷”艺术,其实在中国早有发展,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工业仓库里,在北京798地区的老旧厂房中,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创作、展示和经营着现代文化作品。随着艺术家们的聚集,这些老厂房逐渐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也成了现代艺术人才的抽水机。不论是纽约的苏荷区、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北岸还是上海的苏州河、北京的798,几乎已经成了当代艺术代名词。重新放眼青岛,这座城市在发展临港产业、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业时留下的众多闲置厂房和仓库,又何尝不是酝酿现代艺术文化的“苏荷”?巧借传统工业资源带出文化产业的新活力,催生自己的“苏荷”艺术,可能正是青岛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所在。
  在工业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道路上,青岛有成功的案例。最近几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一个并非是节庆活动定点的地方——青岛啤酒厂所在的登州路一带,同样上演了张扬的啤酒文化大戏,几乎每天都有2万人光顾。不仅是节庆活动期间,就是在平日,同样人气很旺。登州路一带以饮酒带动的餐饮业的兴旺,源于青岛啤酒博物馆这一工业旅游项目。青啤博物馆内,原先陈旧的、历经百年风雨的德式小楼和旧厂房,以及早已“作古”的各种啤酒生产设备,顿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其独特的啤酒工业气息获得了高度评价,堪称国际一流、国内唯一。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及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让青啤博物馆成为了一个人气渐旺的旅游点,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中心的展览和餐饮,年客流量30万人次,营业额1000万元。须知,青啤博物馆所在的街区曾是一个缺乏特色、无人问津的街区,然而就因为巧借了独特的工业资源,现在为人们奉献出一个“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产业的嫁接可以在青岛获得成功,“苏荷”形式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也能借传统工业资源根植于此。
  青岛“创意100”产业园、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919创意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迅速发展,这些规模化产业园区的成熟,为“苏荷”等形式自由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创意环境土壤和人才土壤。
  另外,青岛最近几年非常注重对老牌工业企业厂区的保护,对于老工厂,要么“修旧如旧”要么保存遗址。对于年轻的艺术家们来说,这些主要位于青岛四方区的老厂房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租金便宜、富有浓郁的工业建筑文化。这些地方正是“苏荷”式的能让人耐住性子激荡灵感的地方。
  再就是,青岛是山东开放的最前沿,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最密切,人才间的交换最普遍,同时思想解放的意识也敢为人先。这便给新型文化艺术形式的产生提供了智力条件。
  其实,发展“苏荷”形式艺术,青岛可以以某个厂房为突出点,带动一条街,进而铺开一个区域。这样“点”、“线”、“面”的逐步辐射,能让文化创意聚集区形成“产业链”。
  当文化的资源自然地存在于社会之中时,它虽有盘根错节的传统影响,但却常常难以形成气候,催生“苏荷”等新型创意文化产业,青岛具有独特历史优势和智力优势,但政府的政策引导、规划思路、服务意识、政府的启动资金、投融资制度、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创造就业机会乃至培植税源的思路等都不可缺少,能否形成良性的青岛“苏荷”,将取决于其可持续性与可包容性。
  工业产业是青岛的传统和骄傲,文化产业是青岛释放影响力的全新力量。我们相信,借助传统工业资源优势,青岛必能孕育出带着浓厚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形式。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