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辉映小康村

2011-03-27 20:4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2003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了刘庙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对这里的全面协调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4月21日,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到刘庙视察工作时,称赞刘庙村是山东新农村建设一个好的典型。
    金秋八月,硕果飘香,踏访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改革开放的大潮扑面而来,大街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中心广场花红柳绿,村办公楼上红旗飘扬,白天人流如潮,夜里彩灯闪烁。党旗飘,产业兴,在这里体现了农村产业化、工业化、民营化和城镇化,在这里宏伟蓝图已绘就,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3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了刘庙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对这里的全面协调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4月21日,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到刘庙视察工作时,称赞刘庙村是山东新农村建设一个好的典型。
    2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刘庙人正是在这短短的20年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的刘庙村集体净资产已过千万元,人均纯收入万余元,先后获得“中国特色经济村”、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选准领头雁 后进变先进
    昔日的刘庙村是道路泥泞,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刮风揭不开锅,下雨出不了窝的穷村。地势高亢,水源奇缺,土壤沙化,村民一直为温饱发愁。穷则生乱,村上打架斗殴不断,偷抢盗窃,侵占宅基等现象时有发生,刘庙村成了远近出了名的宗族矛盾复杂,派性严重的“头痛村”,农村工作难以开展。在危急关头,镇党委及时调整领导班子,以刘庆安为首的新任党支部一班人在群众会上立下了治穷治乱、致富奔小康的铮铮誓言,决心带领全村改变穷面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越难越要发挥党的旗帜作用。经过支部成员反复研究,首先完善了各项制度,使党内生活正常化,坚持党员联系户,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大刀阔斧地清理遗留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克服了种种困难,收缴了提留欠款,堵上原村干部的财务欠账和拖欠多年的村干部工资。支部一班人敢于碰硬的工作精神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凝聚了民心,打开了局面,为刘庙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困扰刘庙发展的是水的问题,为解决群众浇水困难的问题,支部决定引5里以外的赵王河水入村,得到党员群众们的支持,顶着村里部分人怕困难,怕白干的思想压力,打响了兴修水利的战斗。村干部带头,农闲大干,农忙小干,先易后难,经过了三个春秋的苦干,开挖沟渠10华里,打机井26眼,动用土方6万余方,村上2208亩地旱能浇,涝能排,群众看清水流进村,高兴的跳起来,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怎样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支部一班人经过多方研究市场后,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带领农户种苗木,建科技示范田400亩,繁育棉花良种,开挖废旧坑塘30亩养鱼,利用“四旁”植树造林12000棵,村民从中慢慢尝到甜头。
    支部领跑致富路 百业俱兴立潮头
    农民要致富,先得有个好支部。刘庙村紧紧抓住村党支部建设这一关键环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村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方引导他们学科技、用科技,共同“领跑”村民的致富路。支部一班人意识到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的道理,要想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必须办企业。1991年10月党支部书记刘庆安从报纸上看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将扶持一批立足资源优势,投资少,见效快的农牧业深加工项目,支部讨论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必须紧紧抓住。经过一番外出考察和反复论证,认为搞种鸡饲养和雏鸡孵化是一个周期快,风险小的致富项目。他们请回了在外做生意的共产党员刘学景, 筹资300万元建起了一个良种鸡场,一道迈出了创办企业的第一步。次年创产值50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社会效益80万元,带动了周边养鸡户致富。他们没有小富即满,而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将原鸡场更名为山东凤祥集团。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带动了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一万多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企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达13000人。凤祥集团已发展成拥有30多亿资产,集种鸡饲养、雏鸡孵化、肉鸡宰杀、熟制品加工、饲料加工、奶牛饲养、乳制品加工、生物制品于一体的跨行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龙头企业凤祥的带动辐射下,9家投资过百万元的工业项目在刘庙相继建成投产。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给刘庙村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刘庙党支部高瞻远瞩,投资1000万元建起综合大市场和商业街, 2009年又建成了大型超市,街道商业区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已有300多家商户经营,每年上缴各项税费30多万元。刘庙已从1989年的人均纯收入500元,发展到2009年人均纯收入12000多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刘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引种了美国大红、黑提葡萄,家家庭院种上柿子、石榴等果树。农业实现了“四统一“,统一浇灌,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耕地。为加快农业发展,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刘庙筹资近60万元,购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逐步实现村民责任田的托管和流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倾心为民办实事文明和谐新风尚
    积极引导村民发家致富是刘庙村党支部的重要工作,而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更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全村投资2000多万元规划改造了村庄,家家住上了高标准的住房。投资400万元建起了中小学教学楼,投资100万元硬化了村里所有街道和胡同路面;投资20多万元改架了用电线路,安上了路灯,投资50多万元,让家家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投资40万元用于补贴农户购置家电,把刘庙建成电气化村。这一串鲜活的数字,折射出了刘庙高速发展的轨迹,呈现出全村人在支部领导下团结实干的奋斗历程。
    文明新风溢乡村。村里实行村务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打造阳光村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的参政议政作用,坚持有事和群众商量,常年坚持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形成了风正气顺,齐谋发展的良好村风。为了大兴文明村风,村里每年都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五好文明家庭等的评选活动,对评选上的模范,村委进行表彰和奖励。群众在争创中提高了思想、升华了观念,掀起了争当文明户的热潮。尊老爱幼,“六一”组织全村儿童到聊城游玩观光;“九九”老人节请来了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医疗保健查体。每逢重大节日,为全村群众发放福利食品,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定期发给生活补助。
    党支部实施的一系列民心工程对创建刘庙和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进一步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全村形成了政通人和、文明向上的局面。
乡村美景如画来  新村建设谱新篇
    10年前,富裕起来的刘庙村高瞻远瞩,投资2000多万元率先规划改造了村庄,家家户户都搬进了高标准的住房。同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活动,创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村庄环境。目前全村公路已经形成四横四纵的格局,道路两旁修建了下水道,村前规划了绿化带,种植了百三叶、月季、冬青、等苗木。按照“净化居室、美化庭院”促村容整洁活动的标准,组织村“两委”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定期对庭院、街道进行清理,专门聘请卫生管理员维护村内街道卫生。如今在刘庙村,农户门前整洁,垃圾分类存放,保洁员每天清扫收集,集中清运。彻底改变了以前那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局面。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刘庙村又聘请专家设计了造型别致、结构合理,外形美观的村民别墅,现在已建成20座。投资40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安装了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购买了财产平安保险、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了拥有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的村民文化大院,改善文化生活条件……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