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总裁贺智生:发展新媒体须“只争朝夕”

2011-05-27 16:43: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提要] “一网天下事 十年大众情”,5月27日下午,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成立十周年庆典暨山东省首届 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山东新闻大厦隆重举行。千龙网总裁兼总编辑贺智生在庆典上致辞“登大众网而晓天下”表达了对大众网的祝福,并阐述了在新媒体发展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大众网济南5月27日讯 “一网天下事 十年大众情”,5月27日下午,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成立十周年庆典暨山东省首届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山东新闻大厦隆重举行。千龙网总裁兼总编辑贺智生在庆典上致辞“登大众网而晓天下”表达了对大众网的祝福,并阐述了在新媒体发展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他说,大力发展新媒体有很多有利因素。首先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用户规模现在是世界第一,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以达7.36亿户,之后每个月增长1000万户左右,什么概念呢?就是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近65个人在用手机,新媒体在重大宣传报道中,显示出极大的威力,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几家中央新闻网站,和相当数量的地方新闻网站的收集报在一些重大宣传工作中,显示了惊人的传播力,新华手机报的订户,在200万左右,其十七大手机报,日发行量达到2500份,累计发行达1.5亿份,“5.12”赈灾期间,新华网媒体的发行量则高达3000万份,更为可喜地是,政府对3G业务的可信度正在不断地提升,截至2010年4月,中国的3G用户达到636万,近两年来,苹果被追捧就很说明问题。同时,新媒体技术的相关瓶颈正在逐一被打破,3G运营网络已经初步建成 ,其移动数据承载能够大大提高,移动终端的性能也在快速地提升,这都对于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就在来之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个传输速度就是又有新的突破了。这像新技术如果实现以后呢,据说一秒钟就可以下载一部电影。结论无疑是明显地发展新媒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贺智生表示,新闻网站在发展新媒体方面,不影响固步自封,在移动互联双要在线和延伸,新媒体必须超越媒体融合这一层次,而应该是新闻、咨询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综合运营,从内容特性方面看,新媒体不应该是报纸媒体,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平台平移,与报纸和大众化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特性,新媒体就应该结合自身媒介特点和受众廷尉,探索自身的个性化模式,比如新闻的专业化细分,纪如文章的结构编排方式,表现形式等等,从运营方式看,我们认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全新的平台,是基于3G通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营平台,其次,该平台运营的业务, 应该是以新闻、咨询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新闻、咨询、短信、彩信、WPA是现在最普及的产品,但承载新媒体最主要的产品,应该是为3G量身订作的,手机数字出版等创新性的业务,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移动战略和运营部主任,马特琼斯就说过,“手机并不局限于提供铃声和短信服务,它还是报纸向动众权全时提供新闻的平台”。
  他说,从产业链上讲,新媒体非常重要,我们知道,3G产业主要由电信运营商,网络终端提供商,最终用户等构成,其中内容提供商是3G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因此国家对3G产业的扶持政策,必将惠及与3G密切相关的新媒体的发展,从消费需求看,新媒体将激活扩大用户的消费需求,手机成为普通人的平常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8.6亿,但手机报业务在经济发达城市的普及率,目前才只有30%左右,手机电视的普及率低于4%,3G网络将有效解决网络带宽技术问题 ,资费也将有望进一步大副降低,用户的文化消费需求必将增加。
  贺智生强调,随着产业价值在产业链条中的重新分配,内容提供商将获得更多的立利益,话语权也将显著增加。据测算,2G时代,移动运营商作为门户提供者,深得9%以上的收益,而在3G收益,移动运营商将只能提供50%的收入,内容提供商将分得40%的收益。因此要看清当前新媒体发展遇到的问题,新媒体正在面临或将要遭遇发展的瓶颈,比如技术层面上有终端限制和应用技术瓶颈。还有各个环节合作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内容监管层面上的问题,以及资费过高等等,用科学发展观来看,无疑不是发展中暂时的困难,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预测,3G有望带来1万亿元的产值,这意味着它将来,有可能为未来10年中,中国三个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魏鹏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